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更新时间:2023-02-17 12:34

倪光南(1939年~ ),浙江省镇海县人(现宁波市镇海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

倪光南于1956年考入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学习,1961年毕业获学士,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他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曾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1981年至1983年,倪光南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访问研究员。1984年11月,倪光南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personal computer,对微型计算机迅速走入中国社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倪光南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8年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

人物经历

早年求学

倪光南于1939年8月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为了躲避战乱,父亲举家迁回上海市定居,他的童年即在上海度过,平时爱好小电机、航空模型、无线电收音机等小制作,亲手制作收音机是他最喜欢的事。1950年倪光南在上海市复兴中学就读,1956年高中毕业后,出于兴趣爱好,倪光南考入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学士,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参与研制计算机

参加工作后,倪光南开始被分到第六研究室(外部设备室)输入组工作,与汉字处理、汉字输入密切相关。当时研究所正全力投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又称119机)研制,他又被调到专门成立的第八研究室,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组长,参加119机的研制。

1964年,119机研制成功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这是中国采用电子管的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到了每秒5万次,倪光南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组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先进工作者。

1968年,倪光南参与计算技术研究所“717机显示器”和“SK-1光笔图形显示器”的研制,为以后联想式汉字系统的研发进行有效的技术积累。

研发联想式汉卡

从20世纪70年代起,倪光南进入汉字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形显示等领域。1974年,倪光南代表计算技术研究所参加了原电子部召开的国家首个汉字信息处理工程(又称748工程)会议,按照748工程要求,倪光南组织立项开展汉字处理研究,为后来加入联想集团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1979年成功研制“手写文字识别机”和“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二等奖

1981年,倪光南接待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代表团访问,来访客人对图形显示中用模拟技术实现三维坐标的实时变换很感兴趣,当年8月即邀请倪光南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VRO),其间他接触到32位微处理机和c语言等国际先进技术,对后来开发联想式汉字系统很有帮助。

1983年5月,倪光南放弃加拿大高薪工作机会,返回中国,并把汉字系统作为研究主攻方向。

1984年,倪光南组织课题组研发出一台完整的汉字微机,即“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同年8月将LX-80移植到PC,成为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

为了转化科研成果,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办了全民所有制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集团前身),倪光南于次月应邀出任公司总工程师,并将联想式汉卡的全部技术带入公司,他带领团队于1985年5月公司推出了主打产品——适用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其后近十年不断创新升级,共推向市场8个硬件版本和更多软件版本,销售16万套,获得上亿元利润。

开发联想系列微机

1988年,联想式汉字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接着倪光南又投入到联想系列微机的开发中去,1988年倪光南领导团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研制并向国际同步推出“中国制造”的联想集团主板和扩展卡;设计出当时指标先进的联想286微机,在1989年3月德国举办的CeBIT(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首次向国际市场推出微机主板和扩展卡,相应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随着联想式汉卡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因“联想”品牌的影响力,1989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随后,联想集团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1990年在中国推出了联想系列微机,1992年和1993年分别推出中国第一台486和586微机。在倪光南主持下,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联想新产品在中国推出时间都超出在华跨国公司半年左右。联想系列微机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推动自主创新

倪光南在公司战略决策上与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存在明显分歧。1994年,倪光南提出与上海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研发与设计实验室,遭到柳传志否决,自此双方争论、纠葛不断。1995年6月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1999年联想集团正式解聘倪光南,同年他回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

1999年,倪光南开始推广以Linux为代表的国产开源软件,积极呼吁政府及企业大力支持Linux在中国的发展,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

为了研发中国自主CPU芯片并投入市场,倪光南曾参与“方舟芯片”重大项目。2001年4月“方舟1号”研发成功,倪光南正式出任研发公司中芯微系统战略市场部副总,负责拓展市场前期工作。之后国家陆续投入资金支持,但因缺乏配套软件,产品难以得到市场认同,在随后的研发中,“方舟3号”芯片计划屡屡搁浅,最终宣告项目失败。2011年,倪光南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1年12月,倪光南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选为“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

2013年,倪光南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TC)等单位共同筹划,成立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目标是整合相关资源,开发出信息安全有保障、能替代进口的操作系统。在此之后,步入之年的倪光南,虽然离开科研一线,却仍然专注于推动网络信息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他挤出时间参加研讨会、公开演讲、媒体采访和内部评审会,为发展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网络核心技术而奔走。

2015年,倪光南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8年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8年4月26日,倪光南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P链接与变现”高峰论坛上,以“国之重器:自主知识产权才是核心竞争力”为主题发表演讲。

主要科研成就

倪光南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他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提出并实现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中许多技术问题。

参与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倪光南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他参与研制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计算机,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组长,在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研制中国最早的汉字显示器——717机显示器,为以后研制联想式汉字系统奠定了基础;参与了“SK-1光笔图形显示器”的研制,通过增强汉字显示功能,实现光笔与显示屏的人机交互

开发汉字处理系统。倪光南是中原地区最早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的学者之一,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中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成功研制达到中国先进水平的“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和手写文字识别机,该两项成果均获中科院二等奖。此后又主持开发了联想汉字系统,2001年中国工程院主办的“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25项工程技术成就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名列第二。

研发联想系列微机。作为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的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带领团队在联想汉字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随后发展成为联想系列微机,打破了进口电脑的市场垄断,于1988年和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司将之作为主营业务予以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力主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倪光南是一位始终为提高中国第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奋斗、始终走在自主创新队伍前列的科学家。对于自主创新,他从最初的科研开发到倡导呼吁,一直是身体力行的先行者。在中国IT业刚起步的时候,倪光南就提出发展信息产业必须拥有核心技术,他始终坚持中国应当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操作系统、CPU等核心技术。从1999年起,他积极支持开源软件,促进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他秉承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的信念,推动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的工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要著作与论文

倪光南长期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研发工作,推广国产CPU、国产软件等,围绕科研和推广出版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摘录如下: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倪光南曾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二十名。倪光南担任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名誉校长的15年间,该所学校培养了近3万名学生。

讲座演讲

荣誉奖项

荣誉称号

以上信息来源:

科技奖项

以上信息来源:

担任职务

影响与评价

2016年11月1日,新华网刊文指出:倪光南是中国IT业倡导自主创新的先行者,也是国产操作系统、CPU、办公软件的坚定推动者。

2011年,倪光南获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三十周年终身成就奖,颁奖词写道:“”他致力于推进包括各民族语言文字在内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开源软件,主张中国发展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建立中国自主软件产业体系。”

2015年中国计算机CCF终身成就奖颁给倪光南,赞扬他“秉承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的信念,推动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的工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