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嘉缵 :无机化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5:23

倪嘉,1932年5月10日出生于嘉兴市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倪嘉缵主要从事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合物、稀土化学的研究。

人物经历

倪嘉缵的父亲为国画家倪禹功。他自幼随父迁居上海市,1949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当时正是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倪嘉缵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共青团。1952年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去西北新疆开发石油,第二志愿是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去参加建设。当他知道被分配到东北,便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征途,来到了当时东北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东北综合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前身),从此开始了他致力于化学研究的生涯,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倪嘉缵在研究所期间,他思想要求进步,服从组织分配,虽多次调动工作岗位,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最初他跟随当时研究所留用的日籍专家从事铁矿石的直接还原,不久因工作需要,被调从事计划管理工作,两年后又因国家要开发中国丰富的钨矿资源,急需搞清钨矿中的微量金属的含量,又被调去分析化学研究室,在陈琪的指导下,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荧光光度法等,完成了复杂多金属矿中微量银、铍的测定方法。1957年倪嘉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被选派赴苏联科学院无机及普通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从事铂的配位化合物研究。由于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结构分析工具,如红外光谱、磁性测量等阐明了在二价铂配合物中的一些特殊结构,先后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苏联最高的学术刊物科学院院报上,他在不到3年时间以优异的成绩提前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1958-1961年,前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78年,他被任命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他在科学管理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1980年春天,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成为与数学家杨乐、生物物理学家梁栋材等少数当时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1986年,倪嘉缵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选为中共吉林省委四届候补委员及五届委员。1988年10月-1992年4月,倪嘉缵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90-1998年,被选为吉林省人大常委。1991-1999年,被选为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1990-1999年,被选为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起,任深圳大学兼职教授,2002-2013年,被聘为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4年,被聘为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2020年12月16日,倪嘉缵被受聘为健康珠海市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倪嘉缵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希望继续从事铂的配位化合物研究,特别是当时已有报道这类化合物很可能成为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但由于苏联单方撤走专家,核弹的原料——及生产厂的建设被迫处于停顿状态,所内接受了国家的机密任务,抽调了一批年轻的科技骨干,成立了以当时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吴学周为室主任的核燃料研究室,倪嘉缵被抽调去协助主任进行工作,从此他就投入了一个他并不熟悉的新领域。他负责的研究组,解决了不少技术难度大的课题,例如他提出了从含大量硫酸根的介质中沉淀出不含硫的重铀酸铵从而减少了对后续灼烧过程的设备腐蚀问题。在核武器另一种原料——钚的研究中,他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萃取法铀—钚分离工艺的改进,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草酸钚沉淀条件的研究。因钚的毒性极大,当时几乎还没有人从事过固体钚化合物的操作,该项工作为以后生产钚提供了基础数据。倪嘉缵在工作中不断提出创新见解,当时干法进行核燃料后处理——即氟化法,在国外尚处于开始阶段,工艺简单但技术难度很大,他首先倡导开展干法的研究,并兵分二路采用精馏与吸附法,分离及纯化钚,他负责完成了用氟化物通过吸附进行铀—钚分离及钚纯化的实验室工作,为以后干法流程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他承担的是保密任务,所以在近八年的时间内,默默无闻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委托单位的合同,从未公开发表过一篇科学论文。研究成果提供给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作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这项工作后来获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奖。倪嘉缵正在为发展我国核燃料化学做出新贡献,努力攀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他被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力,遭受到残酷的迫害。1972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各方面工作迅速得到恢复,倪嘉缵被派去从事太阳能电池研究。虽然他从化学跨入半导体物理的领域,但他像一位开拓者,带领全组,从头干起,短期内便使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不久因需重建长春应化所具有优势的稀土化学研究室,他被任命为稀土化学研究室主任,带领全室同志从清理实验室开始干起,他强调选题要结合国家的需要,经过周密的调研,选择了一批对发展我国稀土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他虽然负责全室的行政组织工作,但仍未离开科研第一线,例如在他组织领导下完成了“环烷酸萃取分离氧化一步法从江西龙南矿中萃取分离高纯氧化钇”,“用伯胺包头市矿中萃取分离和稀土”解决了包头矿中放射性物质的分离问题;开展了国防任务“高压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与核裂变产物”及“稀土远红外辐射材料”、“彩色电视红色荧光粉基质(Y2O3)的剖析及制备”等一批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项目。随着科学春天的来到,倪嘉缵以出色的科研工作成绩和组织才华在核燃料化学及稀土化学方面赢得了一定的荣誉。倪嘉缵除完成了大量稀土配位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研究外,他感到稀土在我国已广泛用于农业,但进入人体后的作用尚不清楚,而该问题又已成为影响进一步推广稀土农用及医用急需解决的课题。虽然当时他已年过半百,但决心学习生物化学,他派学生去北京生物物理所向从事生物物理的专家黄芬教授学习,他与长春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合作,开展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经过近10年的积累,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结果,如稀土与细胞膜的作用机理;微量稀土对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刺激作用;稀土进入动物体后存在的化学状态等,并负责主编出版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专著等。同时,他又在研究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化学与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交叉渗透的抗体酶研究,并建立了从事生物化学、细胞化学的实验室,与吉林大学、北京微生物研究所、长春农牧大学等单位合作已在含的抗体酶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编写”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等专著三本。

人才培养

倪嘉缵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六十多名。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教授课程《生命科学进展中的化学问题》。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倪嘉缵的父亲倪禹功是国画家,也是位收藏家,著有《嘉秀近代画人搜》等专著,倪嘉缵是家中长子,倪禹功给儿子取名“嘉缵”或许寄托了承袭、承继家业之期望,虽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然而,包括倪嘉缵在内的兄妹五人都另辟蹊径选择了自然科学,作为终身职业。

倪嘉缵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拍照、溜冰、滑雪、游泳、集邮,收集贝壳、石头。回首青年时代,他和爱人常去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冰场滑冰,也经常跑到长春市的南湖拍摄荷花;来到深圳市后,他的足迹更是遍及各大公园,拍摄名花异草。

人物评价

倪嘉缵长期以来从事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合物,稀土化学及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等研究,为中国的原子能化学及稀土化学做出了贡献。在深圳大学师生们眼中,倪嘉缵院士代表了一个时代,德高望重,学术精湛,品行高洁。他的研究涉及核能燃料、稀土、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既是专家、也是“杂家”,还是诲人不倦、无私忘我的“大家”,他的精神激励着许许多多深圳大学师生在科研项目以及人生发展中不断拼搏。(读特评)

人物影响

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

2009年5月8日,深圳市红十字会与深圳大学医学院联合成立“深圳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收中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倪嘉缵参观了深圳市红十字会遗体接收中心,在深圳大学医学院老师的介绍下,他主动联系了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高敏得知消息后,立刻携带器官捐献志愿书赶到倪老的办公室。6月19日上午,倪老在器官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说:“没有遗体捐献就没有医学进步,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他同时也为器官遗体工作提出了建议:“器官遗体捐献知识尤其是捐献流程,还需加强宣传,建议宣传要从小学开始,要让我们的市民从小培养器官遗体捐献理念”。

无条件捐赠父亲的作品及收藏品

倪嘉缵的父亲百年之后,兄妹五人将父亲的作品及收藏品无条件捐赠给嘉兴市,共计437件(组),经鉴定,其中三级以上文物即有44件,捐赠品中不乏明代徐献忠倪元璐等100多位书画家的名家作品。嘉兴市图书馆及博物馆于2011年专门为此出版了“大爱有痕”大型画册。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倪家缵.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网站.2024-09-19

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24-09-19

倪嘉缵教授.szu.edu.cn.2024-09-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