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 :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更新时间:2024-09-20 13:52

关爱和,男,1956年出生,河南汝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人大十一届、十二届代表。长期从事中原地区近、现代文学史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1项,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代表著作有《“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悲壮的沉落》等。

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人物经历

1956年9月,关爱和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姜树生曾在汝南师范学校执教,其母关惠然曾任汝南师范学校附小校长。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关爱和自幼聪颖好学。在众所周知的十年浩劫中,关爱和高中毕业后被下放农村插队劳动。

1975年,关爱和被推荐入读汝南师范(现汝南县第二高级中学),成为政语班的工农兵学员。

1977年,关爱和考入河南大学。次年3月,河南大学(时称信阳师范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个新学年。关爱和跨入了这所令他爱慕已久的古老学府学习。

1978~1981年,关爱和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1年,关爱和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并考取河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1981~1984年,关爱和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文学史任访秋先生攻读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方向硕士。

1984年,关爱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期间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8年起,担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1996年5月,任河南大学副校长。

2001年9月,任河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8年7月—2017年9月,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活动经历

2017年3月9日,关爱和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任免信息

2017年9月12日上午,河南大学召开全校领导干部会议免去关爱和同志河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2018年10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聘任关爱和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学术成就

关爱和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他在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至五四时期文学思潮、流派、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的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近代文学学科建设作出了令学术界瞩目的贡献。

留校任教后,关爱和完成的第一个学术研究是协助任访秋先生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这部著作问世后,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并推荐为全国高校近代文学课程的通用教材,称得上是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在学术界反响强烈。接着,他又主持编选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一卷》。这部著作对近代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获国家图书荣誉大奖。

1996年以后,关爱和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1项。已完成中国社科院项目《中华文学通史·近代卷》和国家教育部项目《中国近代狭邪与侠义小说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材料资料》全文转载。其中,《守望艺术的壁垒——论桐城派对古文文体的价值定位》获1999~2000年度文学评论提名优秀论文奖,《清代嘉道之际的文学精神》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出版《中国近代散文大系·思潮流派卷》(上海书店,1996年出版),《中华文学通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9月),《中国近代文学思潮史》(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5月),《悲壮的沉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等十余部学术著作。主要代表著作有《“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悲壮的沉落》等。

人物荣誉

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

关爱和.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09-12

现任参事.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09-13

关爱和:推进“双一流”建设 高校要培育特色学科.今日头条-新华网.2022-02-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