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3-05-18 10:42

《刀锋》(The Razor's Edge)是英国作家威廉·毛姆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法,即作者担任主人公“我”,讲述了青年拉里对人生意义的漫长探索。

主人公拉里曾是一名美国飞行员,一战中好友为救他而牺牲,这给他带来的极大震动,使之重新开始思考人生意义。这种思索使得他在退伍之后也无法顺利回归大众眼中的“正常生活”,不仅拒绝顺应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也放弃了收入可观的金融工作机会、选择四处游历,期望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到生命中的超越性意义。最终在印度教中,他找到了自己探寻已久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刀锋》作为威廉·毛姆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自出版以来便广受好评。英国文学评论家和作家西里尔·康诺利称其为“《寻欢作乐》之后毛姆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毛姆本人也对《刀锋》很满意,曾表示“年迈之际还能写出这样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我特别满足...…”1964年,《刀锋》被改编为美国电影,影片曾荣获多项奥斯卡提名。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纷繁多变,它给每一位关注现实的作家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思索的空间。当时众多作家所面临的,一方面是大英帝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等人的学说带来的对人类世界新的认识,他们关于生存困境的揭示,使人们发现了现存世界的荒诞与不合理。在这种环境中,许多作家表现出一种精神人格的矛盾。萧伯纳大卫·劳伦斯斯蒂芬·茨威格等人都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失望与批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文化中心论渐入黄昏,整个欧洲被世界大战带来的困惑和幻灭感所笼罩,面临一种普遍的精神危机,于是,一批欧洲旅行文学家将目光投向东方,试图发掘具有异域性、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刀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作品。

个人背景

威廉·毛姆本人曾于1938年前往印度,旅途中印度教的神秘思想深深吸引了他,他先后研读了有关印度教、佛教、奥义书、吠檀多哲学的书籍。这无疑为后来《刀锋》中大量对印度及印度文化的描写提供了重要素材。在这本书中,毛姆试图从古老的印度文化圈中发现救治西方文明的解药。

《刀锋》初稿于1943年五月初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完成。但早在《刀锋》问世二十多年前,毛姆便已开始构思主人公拉里的形象。《刀锋》也与两篇二十年代初的作品:未发表剧本《上山的路》和小说《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拥有相似的主题。

内容情节

《刀锋》小说开头,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参与者的威廉·毛姆,在朋友埃利奥特的引荐下,见到了其外甥女伊莎贝尔和她的未婚夫拉里。埃利奥特强烈反对两人的婚约,因为拉里既没有钱,也没有兴趣去投身于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在相处中,毛姆得知,拉里在战争中经历了好友的死亡,由此而对人究竟应当如何生活下去产生了疑问。因此,拉里和伊莎贝尔为了他们未来的出路而争吵,究竟是工作和物质成功,还是上帝与人生的意义。为了找寻答案,他们决定将婚期推延两年,拉里与伊莎贝尔分别,去了巴黎。因为伊莎贝尔痴情于拉里,所以愿意等他两年时间。

两年后,拉里并没有如伊莎贝尔所愿回归“正常生活”。最终,伊莎贝尔由于无法忍受拉里漫无目而又无止境的“闲逛”,选择嫁给了另一个富裕的追求者,格雷。在与伊莎贝尔分别后,拉里在欧洲又游历了十年。他先是去了法国北部一个采矿场,又在德国一个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到西班牙,最后去了印度向一位瑜伽师学习。然而这些都没能给拉里的困惑一个满意的答案。直到一天在印度的山中看日出,拉里才恍然顿悟:“我不应遁世隐修,而要活于世,爱世间万物,并不为其本身,而为蕴涵其中的那种无限。”拉里终于找到了令他满意的答案,于是返回了巴黎

在与威廉·毛姆的一次会面中,拉里再次遇到了伊莎贝尔和她的丈夫格雷。拉里从谈话中得知,在股市崩盘后,格雷遭遇破产,几乎失去了一切,精神处于崩溃边缘,还饱受头痛病折磨,于是,拉里用他在印度的所学治愈了格雷的头痛,还用催眠帮助他恢复了自信。众人对拉里的改变感到吃惊,拉里告诉大家,他已经在印度找到了平静。

伊莎贝尔虽然与格雷结了婚,但一直爱着的仍是拉里。然而拉里偶然遇到了同学索菲·麦克唐纳,得知她的孩子和丈夫均丧命于车祸,自那以后她深陷乙醇和毒品选之中,拉里为了拯救她,选择了和她结婚。拉里的这一举动刺激到了还爱着他的伊莎贝尔。出于嫉妒,伊莎贝尔故意用一瓶伏特加酒诱惑正在努力戒瘾的索菲,从而破坏了两人的这段姻缘。后来,索菲在土伦被谋杀。在此期间,埃利奥特生病,他对上层社会的用处渐渐消退,人们都渐渐遗忘了他,埃利奥特因此伤心欲绝。威廉·毛姆为埃利奥特请来了牧师,举行最后仪式,埃利奥特的情绪得到一定缓解。

索菲下葬后,毛姆最后一次见到了拉里。拉里捐出了所有财产,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对这一职业非常满足,他告诉毛姆“钱对于你而言意味着自由,对我来说就是束缚。”而伊莎贝尔继承了死去的舅舅埃利奥特的财产,回到了美国生活。毛姆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见过拉里或者伊莎贝尔,但他认为他们都对自己选择的生活很满意。

人物角色

毛姆

《刀锋》中第一章透露的叙述者与作者毛姆同名,然而他自从在小说开头自我表明后,就从故事里消失了,仅仅在小说叙述过程中间露过几次面。他在后面的故事里把权利交给了作品的主人公拉里,自己则从故事中退隐。

拉里

拉里是本文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出身普通的美国青年,凭借着对正义的信念,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的拉里对人生有着美好的规划,计划复员后找一份体面工作生活。然而战争中,拉里目睹战友的死亡。战争结束后,他改变了。他认为原本规划好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陷入了善恶是非的迷惘中。拉里最终丢下一切,辗转印度等地,一面逃避现实,一面试图找回生活的信心。在印度,他折服于人们对物质的不屑,最终达到了顿悟。回国后,拉里把财产分给了亲友,自己则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伊莎贝尔

伊莎贝尔是拉里的曾经的未婚妻,埃利奥特的外甥女。一开始,她虽然无法理解拉里为什么不工作,却出于爱,她还是愿意等拉里两年。伊莎贝尔追求物质的满足,期望过上流社会的体面生活,无法接受拉里无止境地无所事事。拉里回来后,她试图说服拉里放弃他对人生虚无缥缈的意义的追求,说拉里太过不切实际。但拉里没有被她说动,两人最终分手。伊莎贝尔选择嫁给了出身豪门的格雷,与格雷的婚姻让伊莎贝尔得偿所愿在物质层面上得到了短暂的满足。后来,格雷破产,但伊莎贝尔继承了舅舅的财产,回到了美国生活。

埃利奥特

埃利奥特以叙述者的朋友身份出场,他是伊莎贝尔的舅舅。他身材高大,举止优雅,相貌堂堂,有着一头浓密的黑发。埃利奥特穿着讲究,表面上过着体面的绅士生活。在他看来,拉里无所事事的态度十分荒谬,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世俗的地位和名望。他在西方各国名流之间游刃有余,最终却在被人遗弃中离世。尽管埃利奥特在故事前半部分的叙述中给人以虚伪而势利的印象,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帮助了受到大萧条冲击而破产的伊莎贝尔和格雷,也展现出可爱的一面。

索菲

索菲又译作“苏菲”,是伊莎贝尔的同学,和律师鲍勃结婚并育有一子。但一场车祸夺走了她丈夫和孩子的性命,从此她一蹶不振,自甘堕落,并且开始酗酒。拉里为了拯救索菲,想要和她结婚,但最终因为伊莎贝尔的蓄意谋划未能实现。于是索菲继续深陷泥潭,最终在小说结尾被谋杀。

主题思想

思考人生

对人生的思索是威廉·毛姆赋予《刀锋》的一大主题。小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人生的意义何在,世俗的幸福和内心的宁静是否能够和谐共存。毛姆对个人存在与社会现实之间发生的冲突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通过刻画主人公拉里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展示了战后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和大众心理。毛姆刻画的世界虽然看起来充满荒诞色彩和虚无,但并不是丝毫不存在希望。主人公拉里的人生经历指向了一种积极地生活方式,那就是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人要面对现实、积极地融入生活,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批判战争

战争和死亡是拉里踏上一系列旅程的一大原因,战争引发了拉里对人生的思考,促成了其性格的改变。威廉·毛姆通过对拉里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他认为社会应当为战争付首要责任。毛姆通过拉里这一人物形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因此并不是主人公,而是一个转述者,主要任务就是批判泯灭人性的战争。

另外,毛姆认为战争是人类自我中心过于膨胀的结果。除去种种现实因素,规避战争的方法就是在心灵之中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达到“无我”的境界,在精神与宇宙的和谐相融、交流无阻中体味生命的无限。

价值观冲突

拉里与伊莎贝尔没有结果的感情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读,他们两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伊莎贝尔醉心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对此远胜于爱慕拉里,这已经暗示了这对恋人最终的分手,其根本来自各自本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揭示了美国新兴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巨大冲击。

另外,《刀锋》表达出了时代的空虚以及虚荣的社会心理,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带来的结果,它一方面导致财富的不稳定性以及货币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导致人们极力躲避政治生活,因此就直接造就了一个声望统治阶层主宰的社会。

艺术特色

叙事空间

威廉·毛姆在《刀锋》中设置的空间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空间意象与人物的内在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巴黎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塞纳河左岸是社会精英权贵的汇聚地,而拉丁区虽然简陋却吸引着一群不拘常规的艺术爱好者。巴黎是拉里求索真理之地,与此相反的是,伊莎贝尔则将这个“时尚之都”视为提升社会地位和融入贵族的捷径。

毛姆不但采用具有意象特征的城市空间,来支持人物心理变化,还利用空间来表达主题。毛姆将抽象的主题寄托于具体空间,通过对空间的描写批判了功利社会的黑暗,讽刺功利社会中人性的丑陋与虚伪。空间的运用还帮助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意义。拉里在印度之旅中找寻到了在西方世界无法获取的答案,还在印度瑜伽师的帮助下轻易治好了失眠症。这象征着东方文化对于危机重重的西方有着重要意义。

叙事视角

《刀锋》以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如威廉·毛姆文学评论集《巨匠与杰作》所说:“作者本人在讲故事,但他并非主人公,所讲的也并非他自己的故事。他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跟其他人物均或多或少地有着紧密联系”。《刀锋》中“毛姆”的视角,串联了不同时空之间、不同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这种叙述手法,既可避免全知视角下叙事松散单调的弊端,又能发挥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使读者对人物产生亲切感,并增加人物真实感。

除此之外,小说中其他角色,也向交际广泛的叙述者讲述自己的见闻。通过,叙事者的变换,既避免了单人叙事的枯燥乏味,又使得故事层次更加丰富立体,也增强了故事真实性;而其他叙述者也会对其见闻进行点评,这种叙述手法既可以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提醒读者,在自己与人物之间有个叙事者的存在。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在美国,《刀锋》出版后,销量又一次创下了威廉·毛姆作品的新高。另外,这部小说里的瑜伽等异域元素引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毛姆的作品中,国际社会的广阔背景、浓郁的异域情调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画廊共同构筑起一个绚丽的艺术世界,使读者流连忘返。评论家西里尔·康诺利称,毛姆创造的文学世界是独一无二、不朽的,能够带给读者一种快乐的、回到家乡的感觉。《纽约时报》的约瑟夫•比奇称这本书是一本“充满思想的小说”(novel of ideas),他赞美了毛姆叙述故事的娴熟技巧。

另外,威廉·毛姆在这部小说中推广的东方哲学在该书出版后的十年间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宗教多样性、超验主义、佛教、梵语和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等。

国际影响

毛姆是一位作品十分畅销的作家,《刀锋》作为其最后一部重要作品,销量接近150万册;就一部主题是禁欲主义生活、探讨善恶观念的小说而言,商业成就可谓斐然。本书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之后大受欢迎;上世纪中期,作家本人也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众文化偶像。特德·摩根在《人世的挑剔者——毛姆传》中,将毛姆作品在商业上所获的巨大成功与其文坛地位之间的巨大反差,称为“毛姆问题”。

《刀锋》于1944年首次出版后,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俄语葡萄牙语等;在中国,威廉·毛姆作为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引起了中国外国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兴趣。1981年到1988年间,毛姆的主要作品都被翻译到了中国,体裁涵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和散文。而《刀锋》一书在1982年3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是周煦良;同年6月亦有佩译本出版。

作品评价

《刀锋》作为毛姆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自出版以来便广受好评。英国文学评论家和作家西里尔·康诺利称其为“《寻欢作乐》之后威廉·毛姆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毛姆本人也对《刀锋》很满意,曾表示“年迈之际还能写出这样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我特别满足...…”

不过,部分学术界学者却对《刀锋》反应冷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者菲利普·霍尔登(Philip Holden)在对毛姆作品进行后殖民主义分析时直言,“毛姆的作品不是,也从未是英国和北美大学英语文学经典的一部分”。他还指出,《刀锋》中毛姆笔下的印度并非实际存在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哲学建构,而非真实空间。印度被殖民的历史被消解,而只留有对印度神秘魅力的描写。

中国学者侯维瑞评价道:“比起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来,他(威廉·毛姆)的作品可能缺乏深度与广度,也缺乏高度完美的艺术风格”。尽管如此,《刀锋》在中国读者中深受欢迎,小说的中文版一版再版,中国读书界还曾在80年代左右出现过“毛姆热”。

衍生创作

《刀锋》在1946年被改编成了美国电影,该片由埃德蒙·古尔丁(Edmund Goulding)导演。泰隆·鲍华(Tyrone Power)、简·泰妮(Gene Tierney)、约翰·佩恩(John Payne)、安妮·巴克斯特(Anne Baxter)、克利夫顿·韦(Clifton Webb)和赫伯特·马歇尔(Herbert Marshall)主演。该片获四项奥斯卡奖提名,其中索菲的扮演者安妮·巴克斯特赢得了最佳女配角奖。除此之外影片还获得金球奖最佳电影女配角奖和最佳电影男配角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