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印度本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更新时间:2023-05-28 22:40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印度民间信仰、佛教和耆那教等因素,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总称。

印度教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阶段一为前吠陀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多种自然神崇拜、盛行祭祀以及种姓制度初现。阶段二为后吠陀时代,奉行“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阶段三为沙门思潮时期,这个时期,婆罗门教受佛教和耆那教的冲击,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改造或抛弃以往不合理的教义思想,开始了向新婆罗门教的转化。阶段四为史诗与往事书时期,这个时期婆罗门教完成了向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转化,奉行三大主神崇拜,出现了化身说、两大教派、三种瑜伽以及以“达摩”为核心的道德和法律体系。阶段五为商罗改革时期,经商羯罗改革,印度教迅速发展,取代之前盛行的佛教,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派别。阶段六为虔信派改革时期,改革派受到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影响,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歧视;主张通过对神的虔诚崇拜来获得解脱,从而降低了婆罗门在精神上的重要性。阶段七为近代印度教,这个时期印度教进入现代化阶段,印度教的一些弊病被消除,信徒的文化素质和民族自信得到提升。阶段八为现代印度教,这个时期印度教和爱国运动结合起来,成为激励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重要思想武器。

印度教来源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者宗教相互融合形成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主要神是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等。主要经典是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在内的吠陀经。主要教派有毗湿奴派、湿婆派和从湿婆派分离出的性力派,并列为印度教的三大教派。他们的基本教义是承认吠陀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

名称释义

“印度教”(Hinduism )一词,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后来“Hinduism”一词被各国学者接受,特指南亚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Hinduism”源于印度河梵语名“Sindhu”,后演变成"Hindu”,意指居住于印度河两岸的民族,之后穆斯林征服者用“Hindus”来称呼那些不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

印度教徒喜欢用“达摩”来称呼自己的信仰,从不同角度又有不同的“达摩”叫法。第一个是“雅利安达摩”,意为“圣法”,印度教徒将自己的信仰视为一种必须履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法则。第二个是从印度教最古老、最富有杖威性的吠陀经典出发的“吠陀达摩”,凡是承认吠陀权威就属于印度教徒。第三个名称是从社会分工角度定义的“种姓达摩”,印度教社会有四个种姓,每个种姓都有自己应该遵守的法则。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曾说:“我是一个印度教徒。就是因为我信仰种姓达摩。”第四个名字是“永恒的达摩”,印度教徒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喜欢使用这个名字,在他们看来印度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的永恒的法则”。

诞生背景

宗教背景

公元前3000-前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流行着对母神、生殖器和动植物的崇拜。公元前1500年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当地居民达罗毗荼人。在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活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雅利安人接受了达罗毗荼人和农业相关的神明,并且其崇拜的神明也逐渐转变为和农业相关的神,例如象征庄稼增产,牲畜繁盛的的大地之母——萨克蒂女神,战神帝释天演化为“雷雨之神”或“丰收之神”。没有偶像崇拜习俗的雅利安人也学会制作神像和修建祈祷场所。

历史背景

历史上,印度数次遭遇外来势力的入侵,公元前 1500 年前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中世纪后,伊斯兰教统治者进入印度,先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近现代以后,西方势力通过海路侵入印度。这些外来入侵者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对印度教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另外,印度本身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信仰印度教的同时,又保持着本民族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所以印度教又融汇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从而构成了印度教在信仰和实践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矛盾性。

历史沿革

前15-前10世纪:前吠陀时代

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居住的达罗毗荼人盛行对母神、生殖器和动植物的崇拜。公元前1500年,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达罗毗荼人,两者的宗教相互融合形成了婆罗门教,其产生标志是经典《梨俱吠陀》的出现。《梨俱吠陀》的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跨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是雅利安圣贤集体传作的产物,最初只是口头传诵,后来才用吠陀梵语编写成书。印度历史学家把《梨俱吠陀》产生和形成的时代,称为“前吠陀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如下:

前10-前6世纪:后吠陀时代

公元前1000年,一些雅利安人迁移到恒河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教思想与文化也逐渐繁荣。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期间,又有许多吠陀经典陆续问世,印度史学家把《梨俱吠陀》之后各种吠陀经典产生的时代称为“后吠陀时代”。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奉行“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

前6-前2世纪:沙门思潮时代

公元前6世纪以后,由于婆罗门祭司的种种特权引起社会其他阶层不满,他们所提倡的大量宰杀牲畜的献祭活动也给农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所以在印度兴起了各种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和大雄·符驮摩那创立的耆那教是当时“沙门”思潮的主要代表,他们都主张众生平等,对普通的婆罗门教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公元前322-前185年)的国王阿育王大力推广佛教,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在佛教、耆那教的冲击下,婆罗门教被迫走上改革之路,在以后长时期的变革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教规,改造或抛弃自己不合理的东西,开始了向新婆罗门教的转化。

前2-8世纪:史诗与往事书时代

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者多信奉婆罗门教,故婆罗门教得以复兴,婆罗门教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约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6世纪,两大诗史《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薄伽梵歌》《摩奴法典》《往世书》以及六派哲学的各派经典陆续产生,因此,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两大史诗和往世书时代”,在这个时期婆罗门教也完成了向新型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转化。特点如下:

8-11世纪:商羯罗改革

8世纪,鸠摩哩罗·跋陀和商羯罗对印度教进行了改革。鸠摩哩罗重新解释了《弥曼蹉经》,确立了吠陀在印度教中的绝对地位,恢复了吠陀的某些固有祭祀仪礼。商羯罗通过结合自己对《奥义书》和《薄伽梵歌》的见解,提出了吠檀多不二论。并且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婆罗门教的某些思想作了新的解释,站在《奥义书》一元论的立场上改革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同时改革婆罗门教的实践行事。还在印度各地建立印度教寺庙,组织印度教修行团。这些措施推动了印度教的发展,加之印度教本身的包容性,使得印度教迅速发展,取代之前在印度盛行的佛教,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派别。

11-17世纪:虔信派改革运动

7世纪时,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统治者不断入侵印度;12世纪,阿富汗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印度建立伊斯兰教的德里素丹政权;公元1526年,蒙古的伊斯兰教统治者打败了德里素丹,建立“莫卧儿帝国”。在伊斯兰教的冲击下,尤其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影响下,从11世纪至17世纪,印度教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蔓延全国的改革运动,称之为“虔信派改革运动”。其特点如下:

18-20世纪:近代印度教

18世纪初,莫卧儿帝国日趋瓦解,英国侵入印度。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基督教也传入印度,面对基督教的挑战,印度教中的一些先进思想家从19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以宗教改革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又称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它批判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破除了愚昧的陋习,提高了妇女的权利;打破了种姓歧视,改善了低级种姓和贱民的地位;开办大量新型学校,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等。所以,它在改革印度落后愚昧状态、促进社会平等与进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初-至今:现代印度教

20世纪初,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许多民族主义领袖把印度教与爱国运动结合起来。比如巴尔·蒂拉克把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作为动员激励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思想武器;奥罗宾多·高士把印度教的精神注入民族主义的理论中,提出了“精神民族主义”的学说;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提出了“神就是真理”“坚持真理”的学说,开展了多次坚持真理运动,又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印度在1947年获得民族独立。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挑拨离间政策,印度教与穆斯林两大教派的斗争日趋激化,并且最终导致了印巴分治。独立后,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总理的印度政府,坚持世俗主义的治国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教派团结、民族统一的宗教政策。在尼赫鲁执政期间(1947-1964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教派斗争基本处于平静状态;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各种教派主义又重新抬头,教派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逐步增加。

教徒分布

印度教拥有约10亿信徒,据2000年《国际传教研究》,世界上的基督教徒为20亿,伊斯兰教教徒为12亿,佛教徒为3.6亿。仅从信众人口上看,印度教可谓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绝大多数印度教徒生活在印度,根据印度政府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总人口为10.28亿,其中印度教徒为8.27亿,占总人口的80.46%。几乎遍布印度的各个邦,最多的是北方邦,高达9000万以上;其次是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均在5000万以上;教徒人口超过3000万的邦有七个,如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杜邦和西孟加拉邦。

除印度外,信仰印度教的主要还有南亚诸国,如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不丹等。在尼泊尔,印度教被定为国教,全国约80%的人口为印度教徒,有1800多万。在斯里兰卡,约16%的居民信仰印度教,有300多万。在孟加拉国,约1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有1500多万。在不丹,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25%,有30多万。

印度教与民族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印度教的教徒也是由不同的种族、民族和语族组成的。在印度大小100多个民族中,大多数民族皆信奉印度教,其中较大的民族有13个:印度斯坦族、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卡纳塔克族、古吉拉特族、拉贾斯坦邦族、乌尔都族、奥利雅族、马拉雅兰族、比哈尔族和阿萨姆族。在这些民族中,除乌尔都族信仰伊斯兰教外,其他都崇信印度教。正是由于印度教在印度的广泛共性,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意识被弱化,从而被印度一些政治家利用,试图以印度教将印度人统一为一个民族。

主要人物

教义信仰

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教派、不同种姓在信仰、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也有一些印度教徒公认的最基本的教义信仰,如承认吠陀的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吠陀权威

吠陀经典是印度教最古老、最富有杖威性的根本经典,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关键。印度教的各个教派以及正统哲学流派都承认吠陀权威,而佛教、耆那教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因而被指责为“沙门思潮”。《摩奴法典》曾明确规定,学习吠陀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首陀罗由于等级低下是不允许学习吠陀的。出身高级种姓的人把学习吠陀看做是最大的荣誉和精神的再生。

梵我同一

“梵我同一”是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学说,这种学说起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公元8世纪商羯罗所建立的吠檀多不二论。奥义书把宇宙的本质概括为“梵”,另一方面又把它描绘成极乐福境,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奥义书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它位于人的肉体之中。“梵我同一”学说认为“我”只是“梵”在人世间的一种显现,“我”受到肉体各种欲望的束缚,一个人只要进行瑜伽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原于梵,达到永生极乐的境界。商羯罗继承和发展了“梵我同一”学说,并提出了上梵和下梵的观点。在商羯罗看来,世界万物是被主观化了的下梵,是不真实的,产生这种幻觉的原因就在于无明。因此,他主张一个人要获得解脱,就必须消除无明,变愚智为真智,证悟绝对的实在,即上梵。

业报轮回

“业报轮回”,与“梵我同一”“精神解脱"等理论相辅相成,构成了印度教的基本信仰。“业报轮回"认为肉体消亡后,灵魂可以在另一个肉体躯壳中复活或再生,生生死死不断循环构成“轮回”。人死后灵魂会在什么样的躯壳中再生完全取决于其生前的行为,又称为“业”。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引起“果报”,善业将有善报,恶业将有恶报,这就是所谓的“业报”。根据不同“果报”,奥义书提出了“三道四生”说。“三道"即“天道”(神)、“祖道”(人)、“兽道”(动物);“四生”指的是转生的不同形态“胎生、卵生、湿生、种生”。

精神解脱

印度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精神解脱,“梵我同一”“业报轮回"都是为精神解脱制造的理论根据。奥义书认为人之所以处于无限痛苦的生死轮回之中,是因为无明,即认识不到“梵我同一”的真理。修行的全部课程是为了亲证“梵我同一”,使“精神"不受任何束缚,而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它把解脱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有身解脱”,二为“无身解脱”。“无身解脱”就是死后的解脱,这种消极遁世的解脱思想,受到许多现代印度教思想家的批判。他们认为,人的最终命运不应脱离现实生活,而应当在活着的时候就能获得解脱。

瑜伽修持

“瑜伽”一词来自梵语“Yoga”,最初意思是“枷”或“驾”,后引申为“归一”“化一”之意。 “瑜伽”,就是印度教为实现解脱,达到“梵我化一”境界而采取的各种修行方法。按照《薄伽梵歌》的观点,主要有四种瑜伽,即智瑜伽(知识瑜伽)、业瑜伽(行为瑜伽)、信瑜伽(虔信瑜伽)、王瑜伽(心理修炼的瑜伽)。

修行

印度教徒采取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四种瑜伽,不同瑜伽强调的重点和修炼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证悟梵我同一的境界或达到人神结合的最高理想。

六派哲学

印度教哲学起源于古代奥义书,包括数论、瑜伽论、胜论、正理论、弥漫差论和吠檀多论。这六个流派,皆承认吠陀权威,并在吠陀经典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故称之为“正统”哲学。

数论派

是印度教最古老的哲学流派。其哲学基础是“因中有果说”,它主张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转化而来,而非神创造的。从“因中有果”出发,提出了“二十五谛说”,把世界万物分为二十五种,它的根本原因是“自性”,由“三德”构成的,“三德”平衡时,“自性”就处于隐蔽状态,不会转化成其他事物;当“自性”与“神我”相结合时,“三德”平衡被破坏,使“自性”进入显现状态,从而生出万物。数论继承奥义书中的“业报轮回”说,认为在轮回中的人充满了痛苦,只有学习和体验二十五谛说,证悟到“神我”和“自性”的差异,使自己从“自性”组成的世界中摆脱出来,才能获得解脱,从而达到一种永恒欢乐的境界。

瑜伽论

瑜伽论与数论关系最为紧密,被称为“姊妹哲学”。它直接在“二十五缔”的基础上另加了一个主宰神“自在天”代替数论中的“神我”,增加了瑜伽论的有神论色彩。该派创始人波颠阁利著的《瑜伽经》认为:“瑜伽,就是对心的变化的抑制。”瑜伽的目的,就是通过消除欲望和长期的修习,来抑制心的作用或变化,以达到“禅定”状态,实现解脱。瑜伽论的重点,是阐述瑜伽修行的各种方法和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步骤,这些方法不仅对印度教的各个流派,而且对佛教、耆那教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瑜伽修行几乎成了印度诸宗教不可或缺的修持手段。

胜论

胜论,原意为“殊胜”“区别”和“差异”。创始人为迦那陀,其所著的《胜论经》是该派的主要经典。另一部重要经典是慧月的《胜宗十句义论》。胜论哲学是印度教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唯物论学说,它的“六句义说”和“原子论”都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论因素。还开创了印度哲学用“句义”或“范畴”解释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在深入考察各种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力图从中探索世界的本质、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

正理论

正理,原意为“正确的推理”,后引申为“逻辑研究”。该派创始人为乔达摩,主要经典是乔达摩的《正理经》。由于在本体论上,正理论,借助了胜论的哲学体系,所以人们常把这两者称为“姊妹学派”。正理论主要是论述认识论和逻辑推理的问题,在其“十六谛义”或者“十六范畴”中,前九个范畴讨论认识的对象和方法、推理的方式;后七个范畴讨论辩论的性质和方式等。正理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四量说”,在逻辑学方面提出了一种很科学的推理方式——“五支论法”,可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式”推理法相媲美。正理论的思想对印度教的其他学派以及佛教、耆那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弥漫差论

弥漫差,有“思索”“审议”“审查考究”等义。弥曼差论是对吠陀的祭祀方法进行各种“审查考究”。因为其和吠檀多论都是以研究吠陀经典为主的哲学派别,故两者被视为“姊妹关系”。只是弥曼差论是以研究吠陀本集和梵书中的祭祀仪式为主,故称之为“前弥曼差”或“祭祀弥曼差”。吠檀多论是以研究奥义书中有关宇宙起源和人生哲理为主,故被称为“后弥曼差”或“知识弥曼差”。由于弥曼差论过分强调祭祀的作用,所以在中世纪以后,该派的影响力逐渐减少,到了近现代,几乎销声匿迹。

吠檀多论

吠檀多,原义为“吠陀的终结”,指吠陀文献的最后部分——奥义书,“吠檀多论”是指以奥义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吠檀多论经商羯罗之后,跃居六派哲学之首,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同中国的儒学(孔孟之道)。它的创始人为跋达罗衍那,成型于5世纪的《梵经》是该派主要经典。吠檀多论以研究“梵”(宇宙本体)、“我”(个体灵魂)和现象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宗旨,由于对这三者关系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论内部又分裂吠檀多不一不异论、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限制不二论、吠檀多二元论、吠檀多纯净不二论、吠檀多性力限制不二论等学派。

宗教经典

神祇

印度教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神性,千年来,印度教信仰的神明数量达3.33亿。这些神灵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类:第一类为主要崇拜对象,如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等;其次为各种人格化的自然之神,如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阉尼耶、水神阿帕斯、方位不同的四个太阳神苏里耶、莎维德丽、密多罗、特尤斯等等;第三类为人格化的动植物之神:如神猴哈奴曼、象头神伽尼萨、神牛难迪、蛇神那伽和摩纳 、大鹏金翅鸟伽鲁德、酒神苏摩等等;第四类是被神化的祖先、英雄和各种精灵,如人类始祖摩奴、主管祭祀之神祈祷主、毗湿奴大神的化身罗摩和克里希那、财神俱毗罗、主管地狱之主阎摩等;第五类是邪恶之神,如各种恶魔罗刹和罗刹女。最后一类是生殖崇拜,如男性生殖器——林伽,女性生殖器——约尼等。

上述表格参考资料:

教派

印度由于崇拜的主神、信奉的经典不同,对种姓制度态度不一,以及修行方法的差异,而形成许许多多的教派。并从教派中蔓生出众多的分支。毗湿奴派、湿婆派和从湿婆派分离出的性力派并列为印度教的三大教派。

毗湿奴派

该派崇拜的主神是毗湿奴大神和毗湿奴的种种化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如吉祥天女、悉多和罗陀等。毗湿奴派起源于公元11、12世纪,公认的创始人为罗摩奴阔。毗湿奴派教徒的修行方法注重对神的虔诚行为,把虔诚行为看得比内心的证悟更为重要。他们大都实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义的戒规,并把默念神的名字和坐禅看作是获得禅定的重要途径。毗湿奴教派在发展过程中又分离出许多分支,主要有六支。

湿婆派

湿婆派分布于印度各地,主要盛行于南印度。该派崇拜的主神是湿婆大神及其化身和配偶,有学者认为印度教宗教改革家商羯罗是此派的创始者;也有学者认为湿婆派是由古代兽王派逐渐演化而来的。与毗湿奴派相比,湿婆派恪守印度教传统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湿婆派内部的分支纷繁杂多,有注重苦行的商羯罗遁世派,有讲究宗教哲理的克什米尔湿婆派;有别具特色的林伽派;也有注重宗教圣典的传承派等等。

性力派

是以女神崇拜为中心的一个教派,盛行于孟加拉地区。性力派认为女神的性力,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源泉,崇拜神圣的性力。该派认为蛰伏于人体内的性力是女神力量的象征,一个人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绝对服从女神的呼唤,激发体内的这种神圣性力。他们的主要宗教仪式有牺牲、轮座和亲证。由于信仰的女神和进行仪式方法的差异,性力派又分化为两大分支。第一支为左道性力派,起源于公元10世纪,主要崇拜杜尔迦女神和迦利女神,他们的宗教仪式是以秘密的方式进行;另一支为右道性力派,是从左道性力派分裂而来,其宗教仪式是在寺庙中以公开的形式进行。

社团组织

除了三大教派外,印度教徒还建立了众多的社团组织 ,主要有印度教大会、世界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团、湿婆军、雅利安社、梵社、罗摩克里希纳传教会、印度人民党(前身为印度人民同盟)和猴王团等,这些组织在宣传印度教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场所

恒河

恒河在信徒们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恒河里沐浴,既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印度教的标志。印度教徒相信,用恒河水沐浴,可以洗去灵魂的罪恶,使灵魂早日升天。此外,印度教认为在举行贡帕庙会的安拉阿巴德、哈德瓦尔、乌贾因和纳西克这四个地方的恒河之水含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甘露之水,所以在贡帕庙会期间,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聚集在举办地,在恒河中沐浴,并且饮用这里的恒河水,期盼长生多福。

圣城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一部分。印度教没有明确的组织,种姓就是它的组织,它的神职人员就是一个固定的阶层,即婆罗门印度人称种姓为瓦尔纳 、阇提 。瓦尔纳本意指颜色,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雅利安征服者为把自己同土著居民区别开来,称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为“雅利雅瓦尔纳”,黑皮肤的土著人为“达萨瓦尔纳”。之后瓦尔纳失去颜色含义,成为社会等级的划分,即四瓦尔纳制度。分别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首陀罗(工匠和体力劳动者)。除了这四个瓦尔纳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又称作“不可接触者”,印度教徒并不把他们视为一个瓦尔纳,因为根据印度教教义,他们是违犯教规,丧失种姓地位者,无资格信奉印度教。阇提是在四大瓦尔纳的基础上分化繁衍而来,是一种更小集团的种姓体系。近代西方人到达印度时,看到的正是这种阇提集团,并将其称为“卡斯塔”(caste),它来源于拉丁语“castus”,意为纯净,表示相互隔离的、血统纯净的社会集团。

戒律

四大追求

印度教并不是单纯的轻视物质,重视精神的出世论,他们把世俗生活中物质财富的生产、人类本身的生育繁衍、社会的道德与职责,都与宗教的最高目标——精神解脱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视为人生的四大追求。

财富:印度教并不排斥财富的创造和获取,但是印度教徒必须树立正确健康的财富观念。即勿贪婪;不能采取非法或不正当的方式追求财富;除了养家糊口外,多余财富必须拿来慈善或施舍。

欲望:印度教徒应该只与自己的配偶进行性生活,且目的是为了繁衍,而非享受欢愉。

达摩:指一个教徒为了实现解脱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和道德规范。印度教经典对“达摩”有许多具体的规定,不同的种姓、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达摩”。此外,印度教的各种经典也提出了许多道德规范,要求教徒学习和遵守。例如《瑜伽经》的五禁制:“不杀生、不说谎、不盗、不淫、不贪。”和五劝制:“清净、知足、苦行、读诵经典、敬神。”

解脱:是印度教徒的最高目标,指一个人的灵魂从业报轮回的痛苦循环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实现永恒的欢乐。印度教徒要想实现解脱,就必须按照经典的要求,执行自己的“达摩”。

四个行期

为了实现人生的四大追求,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行期”,并对每个行期教徒应遵守的宗教职责、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修行方法皆有具体的要求。今天,许多虔诚的印度教徙,主要是婆罗门种姓,仍然把四行期作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梵行期:印度教儿童在8岁以后要举行入法礼,之后他要离开家,到“古鲁“(即宗教导师)家中接受教育、过禁欲独身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吠陀经典以及世俗知识。

家居期:大约在20岁左右,印度教徒便结束梵行期,开始世俗生活。在此期间,他要结婚成家,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各种职责,从事与自己种姓相适宜的职业。在此期间,印度教徒必须每天做五种祭祀,梵祭、祖先祭、天神祭、精灵祭和客人祭。如果忽略了这五种祭祀,就被视为不虔诚或犯了罪过。

林栖期:大约在50岁左右,家居者应当摆脱繁重的家务和世俗名利,把家业交给子女,离开家庭,到森林中去隐居。这个阶段的”达摩”就是潜心钻研经典,同时花大量时间修习瑜伽,静坐冥思,净化心灵,为人生的最终目标——解脱打好基础。

遁世期:到了晚年,大约60岁左右,印度教徒便走出森林,开始云游四方,一心一意寻求早日解脱。在此期间,他手持木棍、身带破钵、独自游化,靠别人的施舍为生。

其他

印度教徒爱牛敬牛,视牛为神,所以印度教禁食牛肉,宰杀或虐待牛是一种犯罪。

外在标志

绝大多数印度教徒都有一些外部标志物,例如,代表教派的标志象征,平安的吉祥志、象征种姓差别的“圣线”、背诵神名时所用的念珠等等。

相关宗教

衍生宗教

耆那教、佛教、锡克教这三种宗教都是从印度教衍生而来。公元前6世纪,耆那教和佛教从印度教内部兴起,并对传统的印度教发起冲击,甚至一度会取代印度教,然而印度教通过吸收融合它们的主要特征,重新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二十一世纪初期,耆那教是印度的一个少数派宗教;佛教虽然在亚洲其他国家有很大影响,但它在印度却只有少数追随者。公元15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之后,印度教吸收了伊斯兰教部分特征,成为了锡克教,但它一直都是一个少数派宗教,而且一直集中在现代印度的西北部。

对立宗教

8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人和莫卧尔人的入侵而传入印度,之后,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斗争就不断上演。印度教是多神论,奉行偶像崇拜;而伊斯兰教是一神论,且反对各种偶像崇拜。印度教徒把母牛视为神,宰杀和虐待牛是一种罪过;但穆斯林有宰杀牛羊、吃牛羊肉的习俗。两教在信仰、礼仪和习俗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冲突不断。另外,在12-15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统治者摧毁了大批印度教庙宇和神像,给印度教留下了深刻仇恨;并且由于伊斯兰教没有严格的种姓制度,使得许多低种姓的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使印度教感到极大威胁,加剧了两大教派的仇视和对立。18世纪,面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两大教派曾联合对抗英国殖民者,但之后在英国“分而治之”的策略下,两大教派的斗争又重新燃起。从那时起,印度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教派斗争和教派冲突,对印度现代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巴分治就是这种斗争的直接后果。

文化与艺术

建筑艺术

印度教的神庙建筑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在印度教造型艺术的神圣殿堂中,哲学乃是其灵魂,艺术只是抽象哲学的形象展示。

音乐和舞蹈

印度教的音乐和舞蹈皆起源于祭神仪式,唱歌跳舞是祭神仪式中取悦神灵的主要手段之一。

音乐:印度教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和风格,特别讲究乐曲的感情色彩,即“情味”。“拉格”(Raga),意思就是“色彩”或“情绪”,在乐曲中就是指曲调或调式。“拉格”(Raga) 代表的是男性曲调,在印度教传统音乐中,有六个基本的“拉格”,从这六个“拉格”中又演化出一些女性曲调,称为“拉吉尼”。印度教的音乐家们通过特定的“拉格”和“拉吉尼”的相互配合,就可以表现传统音乐中的九种不同的“情味”。

舞蹈:印度教的舞蹈是以赞美神灵为主旨,题材和内容都选自宗教经典中的神话故事或传说。印度教舞蹈注重运用手势,每一种手势表示一个意思,一个演员单手可做出28种姿势,双手可做出24种姿势,合计52种姿态,就能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感情传达给观众。印度教的舞蹈主要有四大流派,婆罗多舞派、卡塔卡利舞派、卡塔克舞派和曼尼普利舞派。

仪式

“祭祀万能”是古代印度教的三大纲领之一,所以印度教自古以来就崇尚祭祀、注重礼仪。经多次改革,祭祀活动在印度教已不再具有“万能”地位,但祭祀和礼仪在印度教徒的生活中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度教祭祀种类有两种,第一种为家庭祭,由家长按照《家庭经》的规定在家中举行,需安置一个火坛,规模较小。另一种为天启祭,由婆罗门祭司按照《天启经》的规定主持,须安置三个火坛,规模较大。

节日

印度教节日甚多,重要节日有二十几个,平均半月一个,所有节日都与神灵崇拜和神话传说相关。可分为全国性节日,不分教派;以及地区性节日,属于各个教派在自已所辖地区举行的节日庆典。一些重要的、独具特色的节日如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