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哲理探索 :刑事诉讼法哲理探索

更新时间:2024-09-20 19:02

《刑事诉讼法哲理探索》是由樊崇义教授70华诞庆贺文辑组编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7月1日出版。该书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哲学原理,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和探讨刑事诉讼法的机会。

内容简介

在樊崇义先生指导下写作《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10年来,时间尽付繁忙,居然没有静下心来,对写作博士学位论文那一重要的人生阶段进行总结。值此先生70华诞,想要写些祝福的话,做些祝福的事,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就开始在脑海翻腾,愈演愈烈。这才发现,它在先生与我之间的位置是多么重要。于是决定,祝福先生70岁寿辰,就从回忆那一人生阶段开始。

目录

文与道

——写作《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追忆(代序)

理念

刑事诉讼中公民权利宪法保护的理论基础

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对中国刑事司法传统的影响

刑事司法的人本化: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

诉讼人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人的形象

人性、人权与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人性论

主体性理念的规范表达与刑事诉讼主体权利的新认识

三方关系视野下的刑事诉讼本质探微

形式理性与刑事诉讼多元价值平衡

论形式理性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优位与实现

试论无罪推定原则

制度

刑事诉讼目的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再认识

理想与现实:中国司法独立的法理学思考

论检察权的有效行使

权力配置的结构类型与检察权

论检警关系基本原理

初论检察监督与宪法监督、法律监督的兼容性

——我国宪法监督实效性制度构建的另一视角

现代侦查理念探析

认识的实践标准视阈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权改革

联合国司法准则与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

——兼论刑事诉讼中人身自由权保障机制

刑事辩护法学理论基础之探讨

论刑事诉讼财产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无辜的侵犯

——中国犯罪嫌疑入境遇冷思考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工作中的运用

人民法院刑事错案追究制度研究

我国刑事司法国际合作法律体系的构建

证据

《诉讼认识论纲》写作追记

我所理解的诉讼认识论

法律真实之我见

我对法律真实的理解

事实之辩

——事实的哲学及逻辑学分析

裁判事实的两重性及其对司法的影响

证据排除的哲学分析

论证据与犯罪构成

论证人宣誓和郑重陈述

被告人口供的审查判断与正确运用

防止刑事错案证据理念研究

论推定

证据法学哲理化初论

程序

谈诉讼裁量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从程序的类型化到多样化

——以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为视角

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程序性处置论

论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价值

试论在我国推行刑事和解机制的困惑以及对刑事

司法改革的借鉴

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基础理论

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的历史回顾及我国周边国家的

实践与探索

刑事诉讼客体视角下的禁止重复追诉

行政执法中移送程序研究

其他

刑事诉讼法学论文写作方法研究

法意与人情

学不完的“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从樊崇义先生点滴记

在老师身边的日子

师父

师从樊崇义教授博士、博士后名录

·收起全部\u003c\u003c

前言

在樊崇义先生指导下写作《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10年来,时间尽付繁忙,居然没有静下心来,对写作博士学位论文那一重要的人生阶段进行总结。值此先生70华诞,想要写些祝福的话,做些祝福的事,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就开始在脑海翻腾,愈演愈烈。这才发现,它在先生与我之间的位置是多么重要。于是决定,祝福先生70岁寿辰,就从回忆那一人生阶段开始。

记得当时选题的时候,先生想让我写证据法方面的内容。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证据法将是我国下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领域。1993年前后,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尝试风起云涌,针对审问式审判方式日益显现的弊端,增加审判过程的对抗性。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对抗性要素,但由于没有解决证据法尤其是证据当庭采信的问题,使得庭审对抗的结果无法体现在证据和案件事实的认定上,最终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主要还是起诉方移送的证据,审判方式改革也就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的目的。我当时对这个题目也比较感兴趣,之前还发表过有关审判方式改革的文章,其中也涉及证据法的问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