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国家一级美术师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6

刘春华,男,汉族。1944年10月出生,出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国家一级美术师。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历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画院副院长、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联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版权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等。

简介

刘春华1967年创作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国画《屈子求索图》、《春必将至》、《滚烫的冬季》等;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人物兼及花鸟、山水。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深沉含蓄,笔墨洗练;作品参加七、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多次举办联展和个展,在国内外获得好评。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1990年出版《刘春华画集》。

2000年被日本《美术手贴》评选为“20世纪世界百年百件美术作品作者”(中国共有徐悲鸿等三人入选)。

作品风格

多年来遍游祖国大江南北,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努力把传统手法与对现实生活的表现结合起来,力求于平凡生活情景中以造型语言做人生哲理的表达。作品笔墨洗练、深沉含蓄、富于意趣,耐人寻味。

荣誉

在北京出版社从事编辑设计工作时,所设计的书籍曾参加“莱比锡市国际书展”。1979年入北京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多次出访、举办展览及讲学等。其国画创作不于一家一法,注重广采博收。作品深沉含蓄,笔墨洗炼。1967年创作油画《毛主席去安源》。1977年创作油画《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中国画作品《春必将至》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1990年出版《刘春华画集》。获“97’中原地区画坛百杰”称号。

艺术年表

1944年10月15日

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

1963年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四年毕业。

1968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毕业,在校时曾创作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毕业后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编辑过大型中国画画册。

1979年

入北京画院为专职画家,专门从事中国画创作。中国画《春必将至》等曾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及多种嘉奖。

1982年

任北京画院艺术室负责人。

1987年

任北京画院副院长。

1988年

北京市美术家代表大会当选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90年

任北京画院院长。

艺术评价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刘春华和他的《毛主席去安源

齐建秋

1995年春天,我在长城饭店参加一个文物鉴赏学习班。休息时,同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一个工作人员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他们最近准备拍卖一件非常有影响的油画。我问“是谁的?”他非常神秘地对我说“你猜吧,像你这个年纪的应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主席去安源!”我失声叫道。

《毛主席去安源》是文革中印刷最多,影响最广的一幅画。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幅画连同他的作者刘春华的名字一道传遍了全国。《毛主席去安源》给刘春华带来了很多荣誉,也带来了不少烦恼。这幅知名度极高的作品的上拍,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画最终被国家银行以高价竞得。

一幅《毛主席去安源》使当时的刘春华岂止大红,简直是红的发紫。他20多岁就担任了北京市文化方面的很多领导工作,按现在的说法都是局级的。刘春华也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文革后,他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画院院长。前不久,才从院长懂得位置上退下来。现在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春华,1959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79年入北京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他在创作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他的作品不囿于一家一法,注重广采博收,笔墨洗练,深沉含蓄。他的“柿柿如玉”图是代表作。作品布局大度,有张力,形神兼备,设色浓艳而不失雅致,柿子垂枝,益鸟立于枝间啼鸣,神态俱佳,情趣盎然,不失为写意花鸟中的佳作。

刘春华多次出访,举办展览及讲学,1990年出版《刘春华画集》,1997年获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坛百杰”称号,获2000年日本《美术手帖》评“20世纪世界100件美术作品作者”(中国有徐悲鸿等3人人选)。

(责任编辑:鲁婧)

毛主席去安源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风靡一时,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这幅身价百倍的油画,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历史。

精心创作油画,精确修改说明

1967年夏,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读书的刘春华,被选派参加展览的  筹备工作,他承担的具体任务是,画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刘春华当时只有24岁,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而且没有专门学过油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于这年7月初来到安源区矿体验生活,采访老工人,了解毛泽东多次来安源的情况,加深对毛泽东在安源革命实践的认识。

创作《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最重要的是表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形象和思想。刘春华等人广泛搜集了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章,以及有关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回忆录和安源工人运动史料,并反复学习和研究。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稍稍扭转的颈部,表现毛泽东不畏艰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紧握的左手,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右手挟一把雨伞,说明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

刘春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群众欣赏的习惯,利用油画表现力丰富的特长和中原地区传统绘画细致的优点,大胆尝试,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前夕,创作出《毛主席去安源》大幅油画。因为当时反对个人成名成家,故作品署名为“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后来有人提出,单幅油画作品很少有“集体创作”的,总不能你画人像,我画天空。此外,该画在当时又引起争论,有人主张毛泽东出现时,要阳光普照大地。还有人指责画面上就毛泽东一人,孤零零的,这不是影射毛主席脱离群众吗?但是作者刘春华坚持己见,宁愿承担巨大的风险,于是就在“集体创作”后面,又挂上了个人“执笔”署名。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该画说明词称:“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区”。10月18日,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少将观看展览后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有误,他记忆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

事后,王耀南打电话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直接向毛主席询问第一次到安源的时间。一天饭后,毛泽东与警卫战士在一起闲聊。汪东兴的秘书高长臣见主席说话兴趣正浓,立即凑上前问:“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吗?”毛泽东沉思片刻,操着浓厚的湘潭市口音,不紧不慢地说:“20年我有没有到过安源,记不清了,21年秋这一次是对的。”

1967年10月24日,王耀南向展览会的工作人员传达了毛主席的话。于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立即改为:“1921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誉为艺术之花,高温推向全国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刚刚问世,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的群众对这幅油画推崇备至,留言写满整整4本,有的呼吁出版该画,有的甚至说出版后要认购几百张。但展览筹备处无权决定此事。后来,《人民日报》拟刊用该画,将其制版送中央审查,时任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的江青当即批示:“总理、伯达、康生……我建议明天‘七一’人民日报、军报发表《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很好。这幅画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果实之一,它有高度的思想水平,构图、采光、着色等艺术方面亦是优秀的。听说是青年人画的,而同意发表。建议属「署」上作者名字。江青68.6.30”

1968年7月,该画在全国公开发表并大量印制发行。《人民日报》及各地报刊大造舆论,称该画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出的灿烂艺术之花”。随后,又用这幅画发行纪念邮票,制作毛泽东像章;当年,林彪、江青胸前都佩戴过该画的像章;周恩来住室里惟一的一幅绘画作品也是该画。同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装上彩车,与8个“革命样板戏”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游行队伍,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全国家喻户晓,并蜚声国外。

在安源,《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影响更大。196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7月8日,是安源区矿工们最幸福的一天。这一天,工人们日夜渴望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运来了,安源煤矿革命委员会连夜举行了授画仪式,矿工们手捧这幅革命油画……表决心、立誓言: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当时正在安源牛形山腰动工兴建建筑面积为320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正门中央的最高处,就选用《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头像,用瓷砖镶嵌而成。该馆的序厅和展厅中,均陈列了《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画。

毛泽东提出质疑,宣传逐渐降温

正当全国各地大肆宣传《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之时,毛泽东亲自审查了这幅油画,他对画中将他画成身穿长衫不甚满意。他说:“我在安源不是穿旗袍,是穿短衣。”毛泽东的这次谈话,通过非正式渠道在人们中间逐渐传开。从此,对《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宣传开始降温。

1972年9月,“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改名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该馆陈列内容也作了适当的调整。鉴于序厅中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出现霉点,加上毛泽东本人对这幅画不太满意,该馆便将这幅油画撤下。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开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79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画家叶浅予的文章《从油画〈追念战友〉说起》。该文在赞扬油画《追念战友》的同时,批评了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指出:“在这幅画(指《追念战友》———引者注)前,不禁又想起林彪、‘四人帮’鼓吹过的那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见过那幅画的内行人都说其构思、构图,甚至用色,无不脱胎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四人帮’把那幅画钦定为美术作品的样板,命令大量复制,凡楼堂馆所、公私房舍统统悬挂,并且大量印刷,广为分发。”这是惟一一次公开批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文字。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前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了恢复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在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对陈列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在这次修改中,考虑到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毛泽东本人对画中身穿长衫的形象又提出过质疑,再加上该画曾受到《人民日报》的批评,所以该馆将展厅陈列的最后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取下。

参考资料

人民网.art.people.com.cn.2012-12-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