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更新时间:2024-09-21 10:45

刘立忠,1944年出生于中国陶瓷重镇彭城,祖籍邯郸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几个叔叔都是陶瓷工人,他是第四代陶瓷传人。刘立忠现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磁州窑研究会副会长、磁州窑遗址博物馆馆长。他以家族背景为动力,追求陶瓷艺术,实现了陶瓷梦想。

人物经历

1964年刘立忠初中毕业,报考的第一志愿,就是邯郸陶瓷中专学校,在陶校美术班四年中,刘立中刻苦勤奋,毕业时,刘立忠被安排到陶瓷研究所。他先是拜陶瓷老艺人魏鸿宾为师,后又在中央美院陶瓷系毕业,还受到时任所长魏之喻老师的指导。

1995年,邯郸市陶瓷公司陶瓷研究所组建仿宋瓷研究室,刘立忠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一直肩负着磁州窑继承弘扬、开拓创新艺术的重任。正当做带着60多名科研人员大展宏图时,却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偌大个陶瓷研究所,穷得连煤都买不起,瓷土原料也断了顿。面对严酷的现实,刘立忠急的措手顿足。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堆废弃的瓷土,还可用来做现代陶艺。经科室60多名工作人员一齐动手,日夜赶制,很快制作出一批各种各样的现代陶艺品。没有烧窑的燃料,刘立忠就自己掏腰包。做好的作品烧出来拿到北京去卖,不仅十分抢手,而且还卖上了好价钱。刘立中也从中受到鼓舞,市场经济冲击带给磁州窑的阵痛还没过去,陶瓷研究所被兼并,大批人员下岗分流,端了大半辈子铁饭碗的刘立忠的处境就更难了,磁州窑绘画艺术工作没有办公室,陶瓷工艺品烧窑没场地。他只好拿自己的家当窑场,把好端端的房顶捅一个大窟窿,竖烟囱,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和想法,不管挣钱不挣钱,只要能继续干朝思暮想的磁州窑事业,损失再大也值。他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再大的风浪,磁州窑艺术绝不能丢,更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刘立忠深知自己肩上的使命。2000年,他被聘为磁州窑遗址博物馆馆长,终于又有了自己继续为磁州窑施展聪明才智的一块舞台。他常常和徒弟们一块脱坯、注模、设计、绘画,在全力提高磁州窑产品的档次上狠下工夫。他还常推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走街串巷,去一些瓷厂附近的垃圾堆、废料池捡被丢弃的一块块大大小小的陶瓷颜料,用手工一点一点剥皮清洗,经试烧识颜料的色彩,然后分门别类,一袋一袋装好,整整齐齐排放在库房里,足足有上百袋、几十吨。

刘立忠从事磁州窑传统艺术及技艺的研究工作近三十余年,掌握了磁州窑民间陶瓷制作“七十二道工序”,其中尤以“画工”见长。恢复失传技艺、技术种类近二十余种,如“色泥剔划装饰”、“珍珠地装饰”、“红绿彩绘”等。通过实地考察,收集整理了上万片的实物资料——磁州窑历代瓷片,手绘编写了两千余幅瓷片的图录。吸收传统的绘画风格、纹样,进行改革、创新,创作出了几十种独特的装饰纹样。根据出地的实物资料发现了许多古代磁州窑遗址、遗存,如“二里沟遗址群”“荣花寨遗址群”等遗址群落,为磁州窑古窑址的界定与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曾受邀赴美国、印度尼西亚丹麦日本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曾参加1976年“中国工艺美术展”、1980年上海市“中国磁州窑当代陶瓷艺术展”、1983年北京“磁州窑陶瓷艺术展”、198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代中国陶瓷名人名作展”、1999年邯郸市“刘立忠陶瓷艺术展”、2003年北京“全国名窑、名人、名作展”等。监制的四十余幅大型高温花釉陶板壁画,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铁等场所选用,并得到一致好评。

刘立忠还在“全国古陶瓷会议”、《中国陶瓷》、英国《东方艺术》《古陶瓷科学技术与2002年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论文《磁州窑黑色化装土的研究》《磁州窑黑彩研究》等。其作品在《中国民族图案艺术》《中国陶瓷》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内外媒体多次播报其制陶工艺的纪录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非遗之美——磁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立忠.中国瓷网.2024-03-11

磁州窑登上中国第一高楼!向世界展示“CHINA高度”!.澎湃新闻.2024-03-11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立忠 .搜狐.2024-03-11

刘立忠.工艺中国.2021-12-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