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水煎包 :山东省利津县的特色地方名吃

更新时间:2022-08-29 18:28

利津水煎包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一道老少兼宜的传统地方名吃,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利津水煎包的形状呈圆柱形,顶部有一层金黄的焦皮,面表呈麦黄色。馅料分荤、素馅两种。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2007年8月,利津水煎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

利津县水煎包因制作工艺中有“水煮油煎”这一工序,加之工艺成熟于利津,故名为利津水煎包。

诞生过程

利津水水煎包的前身为煎包,和现在的“锅贴”很相近。约在清朝光绪年间,煎包这种小吃传入利津,1916年,刘明远、刘凤岗父子的“茂盛馆”在利津县城西街开张,聘请了盐窝镇专营煎包的尚乐安来店一起合作经营煎包。最开始,水煎包用料并不考究,包子皮用的是全面,肉馅也是猪皮油渣之类的下料,所以在口感上远不如现在。

1919年,刘明远的儿子刘凤岗掌作“茂盛馆”。迫于生计,刘凤岗开始对传统煎包制作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原先的做法是包子入锅后,用清水烹煮,但这样出锅的包子不仅个儿小而且不相连。一天,刘凤岗在制作水煎包的时候不小心用加了面粉的水浇到锅里,待起锅时,嘎渣儿连成一片,形成的油面翅透明薄脆,桔红中透着金黄,而且包子的个头明显比之前大了许多。这个意外让刘凤岗惊喜不已,也激发了他改良技艺的兴趣。于是,他又在面和馅上做文章,后来经过反复实践,终于使锅贴色香味俱佳,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制作方法

以韭菜猪肉馅为例,温水和好面后,用新鲜的韭菜和猪肉做馅,韭菜切碎放入盆中,韭菜里什么调料也不放。猪肉要切成丁, 不能用剁馅或绞馅。 切猪肉丁很有讲究,要一刀刀将其切成黄豆粒大小,然后用甜面酱酱油等调料腌制入味。 包包子时用韭菜铺底,猪肉置于韭菜中间,包成圆柱形状即可。包子包好, 调好面浆水,就可以煎制了。用猛火热平底锅,锅底抹油,包子口朝下排放在锅内,用面浆水灌入包子缝隙,浸润包子高度的二分之一。快熟时,将包子翻转,改文火细烧热“蒸”。当浆水收尽,用油壶沿包子间注进豆油,细火烧煎,看准火候,适时出锅。

现在水煎包的馅料多样,有韭菜肉、白菜肉、石刁柏肉、粉条素等,其中当地人最受欢迎的是猪肉韭菜肉馅儿的。

口味特点

利津水煎包具有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脆而不硬,香而不腻等特点。因利津水煎包所用的馅料肉、菜分离,包子的味道全来自喂制的肉馅,所以味道与混合馅的包子大不相同。用筷子夹起咬一口,口中既可以感受到松软,富有弹性的面皮,又可以感受到肉馅的清香。

文化价值

利津水煎包以其味美价廉,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在它百年生存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厚的利津县文化底蕴。利津水煎包制作工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物质风貌,对民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入选非遗

2007年8月,利津水煎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5年11月,利津水煎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6年,利津水煎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技艺传承人

利津水煎包的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传承方式是家族传承,通过上一代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当前,利津水煎包的制作技艺主要传承人是刘秀娥,刘秀娥制作的利津水煎包以其味美价廉,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所获荣誉

2014年11月,利津水煎包获得东营市十大菜点。又获得山东省商务厅举办的“美食山东——十大特色家常菜大赛金奖。

2015年利津水煎包获“齐鲁名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