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23:19

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前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

是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在全国高等院校中首先组建的研究生院之一。经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1月25日正式成立。目前医学部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29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89人。研究生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全面素质。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创新平台,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以临床能力训练为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先后有11篇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医学部共毕业研究生5628人。

历史沿革

190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1904年,医学实业馆改称医学馆,迁入北京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由兴胜寺庙宇改建的馆舍,1907年停办。1910年,此馆舍被施医总局(当时的卫生部门)买去,为日后创立北京大学医学部提供了条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西医在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批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医学教育家立志通过发展医学事业,增强人民的体质,以洗刷长期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

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电召从日本留学归来正在筹建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的杭州市汤尔和到京,筹划创立医学校事宜。教育部以价银10,000两购买了已经停办的医学馆馆舍,划拨给北京大学医学部使用,10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任命组织学教授汤尔和先生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并于10月26日颁发校章。至此,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正式诞生。当时教职工9人,首批学生72人。汤尔和在开学典礼上以“促进社会文化,促进文明,减少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定位学校之办学目的。汤尔和在建校后当年,根据医学教育的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的《解剖条例》,多次呈文教育部请求公布,于1913年11月获准公布,这是中国第一个解剖法令,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对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贡献,使中国的医学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915年2月,学校诊察所正式开业。

1923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奉命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并首次将医学生学制设为六年制。

1927年北京市医科大学校与北京所有国立高等学校被改组,合并成立国立京师大学校,成为京师大学校的一个科,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同年,学校附设的诊察所扩充为学校附属医院

1928年11月,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为医学院,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1929年,根据北平大学的《组织规程》,规定医学院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宗旨。

1931年,建立我国医学校中第一个法医教研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西迁,部分医学院师生一同西迁。留在北京市的医学院院务完全停顿,1938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将原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合并办起“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为下设的六个学院之一。5月复课,并接收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师生继续学院的教学。

1945年12月北京各公立大学被统一编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北平大学医学院被编为“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

1946年7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市复校。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连同附属医院一同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院长先后为解剖学教授马文昭先生、生理学教授沈钧淇先生和皮肤科学教授胡传揆先生。胡传教授同时任医学院附属医院(亦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从此,学校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开始了新的历程。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院长为胡传揆教授。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部转中央卫生部拨付。北医校址迁至今日的海淀区学院路38号,由此,医学院开始了较大的发展。

1959年北医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4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重点建设10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唯一所医科学校,院长为医学教育专家马旭研究员。

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专家曲绵域教授任校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确立了教育发展改革纲要,明确提出“211工程”,即重点建设若干所大学,使之接近或达到或超过世界一流水平。1996年8月28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通过了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再次成为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从1991年至2000年4月,校长为血液病学专家王德炳教授。

2000年4月3日,首都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专家韩启德教授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并兼任医学部的主任。2003年,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柯杨教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至今。

经过95年的建设与发展,北医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的校风。

今日的北医--这所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正大鹏展翅,实现着她自己的最高目标:尽其所能,为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事业。

留学生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从1953年起,至今已有世界上五大洲73个国家的不同层次外国学生来校学习。海外留学生教育目前分为三个层次: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和进修学习,具有比较完善的对外医学教育体系。接受留学生渠道为两个:各国政府派遣来华的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公费学生和慕名到北医求学的自费留学生。

海外培训

为扩大国际医学界教育交流与合作, 开拓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医学部成立建立了医学教育海外培训中心,引进国内外教育人力资源和补充产业教育不足,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收集国内外医学科技信息,培养国际型医学专业人才并为医学专业领域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赴国外留学、发展及交流的机会。

成人教育

在医学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医学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医学部的医药卫生资源,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办学层次,近十年来办学规模有了较大发展,由50年代的百余人发展到目前在校生4000余人,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自1983年以来,夜大学培养了近万名具有专科和专升本科层次的各类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很多已成为医药卫生系统的骨干力量,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继续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面向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医学教育,现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同时开展学校内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带头人培训、高级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等高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了以临床能力培训为重点,全面素质教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确立了总培训目标、模式和工作方针,建立了一套保证培训质量的监控体系,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目前所有非附属临床学院或教学医院的住院医师均纳入医学部规范化培训。2003年以来,医学部17个学科44个基地成为卫生部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远程教育

2001年9月16日,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正式开学,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具有医学学科门类齐全,相关教育层次完整,教学经验丰富的基础。网络教育有专科、专升本科两个层次,设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在全国近十几个省市设有站点。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卫星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独立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远程教育。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