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4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中华缺翅虫)俗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除人感染外,华支睾吸虫寄生于食鱼的哺乳纲,狗和猫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

患者主要通过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生或半生的鱼和虾而感染。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腹泻、肠胃气胀和乏力。慢性期的临床表现为乏力、消化不良、头晕、眩晕、消瘦、水肿、贫血等,儿童患者有生长发育障碍。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长期成虫寄生可诱发肝胆管癌。在粪便、十二指肠抽吸液或胆汁标本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胆道手术中找到成虫也可确诊。该病以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首选药物为吡喹酮。无症状型或轻症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合并病毒性肝炎时,症状往往较重,病程迁延,肝功能也不易恢复正常。

华支睾吸虫流行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其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也有流行。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华支睾吸虫,1908年才证实在中国存在华支睾吸虫病。1975年在中国江陵县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中见该种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中国至少已有2300年历史。

病因

病原学

形态

华支睾吸虫成虫具典型吸虫成虫形态结构。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半透明,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雌雄同体。虫体大小约为(10~25)mm×(3~5)mm。口吸盘位于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腹面前1/5处。口位于口吸盘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两肠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排泄囊为略带弯曲的长袋,位于体后部中央,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3处,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连通储精囊,经射精管进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边缘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卵囊呈椭圆形位于睾丸与卵巢之间,与输卵管相通。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在腹吸盘水平处向下延至受精囊的水平线,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虫卵形似芝麻,甚小,大小为(27~35)μm×(12~20)μm。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

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是复殖吸虫生活史的典型代表,发育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纲(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如纹沼螺豆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家鱼和虾。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狗、猫等)的肝内胆管,虫多时可移居至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虫卵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腹足纲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为胞蚴,胞蚴经无性增殖产生许多雷蚴,每个雷蚴又经无性增殖产生许多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自虫卵进入螺体到成熟尾蚴逸出螺体约100天左右。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家鱼、虾类,遂侵入其体内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为成熟囊蚴。囊蚴呈椭圆形,大小平均为0.138mm ×0.15mm,囊壁分两层。囊内美国白灯蛾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含黑色颗粒。囊蚴在活鱼体内可活3个月~1年。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循胆汁逆流而行,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达到肝胆管内。将囊蚴注入动物腹腔,幼虫同样可破囊而出并移行达到肝胆管内。因此认为,幼虫能从不同途径达到肝胆管内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向组织性决定的。

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查见虫卵所需时间与宿主种类有关,在人体约需1个月,在犬、猫体需20~30天。人体感染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 000条的报道。在终宿主体内成虫可寄生长达20~30年。

发病机制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黏膜下血管,虫体在胆管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上皮增生及胆管局限性的扩张,扩张多呈圆柱形或囊状。受累胆管多呈腺瘤样改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引起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黄疸或胆管肝炎

胆汁中可溶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在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甘酶作用下变成难溶的胆红素钙,这些物质可与死亡的虫体碎片、虫卵、胆管上皮脱落细胞等形成胆管结石。此外,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还可以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胆管癌,主要为腺癌。

流行病学

华支睾吸虫流行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其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也有流行。全世界估计超过3500万人感染此寄生昆虫,6亿人面临感染风险。华支睾吸虫在中国分布极为广泛,但在不同流行地区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自治区)为重流行区,其次为黑龙江、辽宁、吉林、台湾和香港。据估算中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超过1500万。

病理生理学

病变主要在肝内中小胆管。早期或轻度感染可无明显病理变化,感染较重时,胆管可发生囊状或圆柱状扩张,管壁增厚,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感染时,管腔内充满虫体和淤积的胆汁。病变以肝左叶较明显,可能与左叶胆管较平直,童虫易于侵入有关。

该病一般不引起肝硬化,但是严重感染者,肝细胞可有变性坏死,儿童尤甚,如同时合并营养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成为死亡的原因。

传播机制

传染源

华支睾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除人感染外,华支睾吸虫寄生于食鱼的哺乳纲,狗和猫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

传播途径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通过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生或半生的鱼和虾而感染。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省的一些地区以及吉林省朝鲜族居民喜食生鱼佐酒;广东居民喜食“鱼生粥”;江浙一带居民喜食生虾或“醉虾”。这些食物加工方法均不能彻底杀死鱼虾中的囊蚴。中原地区南方农村儿童常将捕获的麦穗鱼用泥包裹后置火中烧烤后吞食,这种吃法也不能杀死鱼肉中囊蚴。另外,鳢科肉的囊蚴污染厨具、饮水等也可造成感染。

易感人群

人对华支睾吸虫普遍易感,在中国南北两端感染率高,这与当地的饮食习俗有关。在有食生鱼习惯的广东等地区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或来自这些地区的移民可能感染华支睾吸虫,并将其带入非流行地区。含有活囊蚴的冷冻、干制或腌制鱼类出口到非流行地区,所以从未到过流行地区的人偶尔也会感染。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可产生抗体,但不能预防再感染。

临床表现

感染程度

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大多没有症状且为良性病程。随着感染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增加,症状性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增加。“轻度”感染(每克粪便中吸虫<100个或虫卵≤1000个)很少引起症状。即使患者为重度感染,也只有约10%出现症状。

感染分期

急性期:在急性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吸虫数量往往较少,因此不会引起症状。5%~10%的患者感染相对较严重,并且存在非特异性症状,例如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腹泻、肠胃气胀和乏力。

慢性期:症状可发生于感染病程后期,乃因成虫引起了慢性机械性损伤和物理性胆管梗阻,尤其是成虫负荷较高者。表现为乏力、消化不良、头晕、眩晕、消瘦、水肿、贫血等,儿童患者有生长发育障碍。左叶肝大,质多偏硬,有压痛。重复感染可导致门脉性肝硬化

并发症

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疫区居住、旅游史且生食鱼(虾)史的患者,粪检即使没有发现虫卵,也不能排除华支睾吸虫感染导致的胆管炎

胆石症:华支睾吸虫与胆结石的形成二者有明显的关系。虫卵、死亡的虫体、脱落的胆管上皮细胞可成为结石的核心或诱发结石形成。

胰管炎和胰腺炎:成虫偶尔寄生于胰腺管内,引起胰管炎和胰腺炎。

糖尿病:合并胰腺炎者,少数伴有糖尿病。临床上可发生高血糖及糖尿。

肝癌胆管癌:长期成虫寄生可诱发肝胆管癌。

检查诊断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居住或到过流行区,有生食或食未煮熟淡水鱼虾史。

临床特征:急性感染者有寒战、高热伴消化道症状;慢性感染者以消化道症状与左叶肝肿大为主,或伴有其他肝胆胰系统症状。黄疸、腹水、水肿仅见于重症晚期患者。

辅助检查:在粪便、十二指肠抽吸液或胆汁标本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胆道手术中找到成虫也可确诊。影像学检查是有用的辅助诊断工具。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升高,可高达50×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增多(通常高达10%~20%),血清IgE水平升高。

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轻度损害。急性患者轻度黄疸,血清转氨酶显著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在重度感染者及有肝、胆并发症者,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良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虫卵检查:在粪便、十二指肠抽吸液或胆汁标本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感染后大约4周,可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检测感染的“金标准”是甲醛水溶液乙酸乙酯浓集法。轻度感染时可能无法发现虫卵,虫卵可能只有在浓集样本中检出。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ELISA是较为理想的免疫检测方法,但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假阳性,与其他寄生昆虫存在部分交叉反应。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无论患者有无症状,超声均可能查见异常。超声表现包括胆囊增大和(或)胆泥沉积、胆管炎症和(或)纤维化,以及肝大。超声还可能检出华支睾吸虫的聚集体,表现为胆管内无声影的回声灶。超声异常表现一般在治疗后恢复正常。在流行地区,吡喹酮治疗1年后发现胆囊内有浮动回声灶时,可能提示活动性华支睾吸虫病。

CT检查:研究发现CT比超声更能敏感评估复发性胆管炎,因为CT可以检出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相关的肝内小胆管扩张及增厚。

磁共振(MRI)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可在患者中检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管壁信号增强和管壁增厚、肝内胆管充盈缺损和管道狭窄,以及肝外胆管扩张。肝胆恶性肿瘤见于约1/3的患者。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多有肝炎的一般症状,肝脏呈弥漫性肿大伴压痛(可有脾肿大),并不以左叶增大为主。肝功能损害、病原血清学标志的检测及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皆有助于诊断。

原发性肝癌

病情多迅速恶化、肝痛较显著,肝脏进行性增大,表面可触及明显结节及肿块。甲胎蛋白显著增高,肝脏核素扫描、CT或MRI检查有诊断价值。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右上腹疼痛、肝大和偶见的黄疸。通过CT显示肝脏低密度病变、粪便镜检及血清学检测,可区分肝片吸虫病与其他华支睾吸虫所致感染。

血吸虫病

慢性日本血吸虫的临床表现包括门静脉高压征象、肝功能检测结果异常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学和(或)显微镜检查可以确诊。

类圆线虫病

类圆线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厌食、恶心、呕吐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也可能只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无其他症状。血清学和/或显微镜检查可以确诊。

蛔虫病

异位蛔虫病可致肝外胆道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和黄疸。血清学检测、显微镜检查和(或)ERCP可以确诊。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包括右上腹疼痛,以及符合胆汁淤积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超声检查可以确诊。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瘙痒、白陶土样便、深色尿、腹痛、体重减轻和发热。肝功能检测可见胆汁淤积的特点。诊断工具包括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单纯性消化不良

单纯性消化不良患者肝脏不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超声检查无华支睾吸虫病的典型图像,粪检、十二指肠引流液均未查见华支睾吸虫虫卵,抗华支睾吸虫抗体检测呈阴性。

治疗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重症感染并伴有较重的营养不良肝硬化患者,应先予以加强营养、保护肝脏、纠正贫血等支持疗法,如待全身情况好转时再予以驱虫治疗。

病原治疗

药物驱虫是降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水平、减少疾病负担的主要手段。

吡喹酮: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标准药物,同时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用于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和呕吐。尽管粪便中的虫卵常在治疗1周内消失,但临床感染症状可能需要数月才会缓解。

阿苯达唑:又名肠虫清。对华支睾吸虫病疗效良好,治愈率>90%。

三苯双脒:是由中国研发的广谱抗植物病原线虫药物,Ⅱ期临床试验显示了其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手术治疗

华支睾吸虫病合并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炎胆管结石时,应手术治疗。因为胆囊已成为炎性病灶,并无功能,且易引起结石,故应切除。如有相应指征者应尽早作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慢性胰腺炎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行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及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并可取出胰管内成虫。如伴有黄疸可行胆汁转流手术。

预防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生食或食未煮熟淡水鱼虾。

2.不要用未经煮熟的鱼、虾喂猫等动物,以免引起传播。

3.不用未经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不随地排便。

4.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下鱼塘,防止虫卵污染水源。

预后

无症状型或轻症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如能避免重复感染,重症患者甚至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一般情况和肝脏病变均可获得明显好转。华支睾吸虫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后者的症状往往较重,病程迁延,肝功能也不易恢复正常。

历史

华支睾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才证实在中国存在华支睾吸虫病。1975年在中国江陵县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中见该种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中国至少已有2300年历史。

2009年2月在里昂国际肿瘤中心(IARC)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生物致癌因素审定工作会议上提出“华支睾吸虫致人类胆管癌证据充分”。这是世界权威机构第一次对华支睾吸虫致癌证据充分做出评定。

公共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到2020年所有的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国家中75%的受风险人群接受药物驱虫。

对其他动物的不利影响

华支睾吸虫是中国最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昆虫之一,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常见终末宿主的肝胆管胆囊中,常造成各种肝、胆疾病。

在牛羊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牛羊疾病发生率也有明显递增趋势,其中华支睾吸虫作为一种寄生虫疾病,对牛羊机体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甚至会出现中毒现象,抑制牛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猪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多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消化不良腹泻、食欲减少、乏力、贫血、消瘦及轻度黄疸,甚至产生腹水,肝区叩诊有痛感等。

参考资料

华支睾吸虫病.ICD-10版本:2019.2024-04-03

华支睾吸虫病.用于死因与疾病统计的ICD-11.2024-04-03

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标准.疾病预防控制局.2024-04-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