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文化艺术节 :南江文化(连滩)艺术节

更新时间:2024-09-20 16:54

南江县文化(连滩)中国艺术节,源于有400多年历史的连滩镇张公庙会,主要活动时间在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的“庙诞”和农历八月初六的“秋祭”,是南江流域汉族壮族佤族等民族最具影响的民间文化活动。

节日起源

连滩民间艺术集会活动,相传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流传清代,民国时期最盛。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史实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张元勋奉命为广东省总兵,剿平乱贼,保持了广东一带国泰民安。张元勋曾经率部在连滩一带平定内乱,当地人民为了缅怀张公(元勋)的业绩建造张公庙,并以他的诞辰的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庙会”,称张公庙会。

名称变化

群众自发称为“张公庙会”;

1991年,这项活动正式以“民间欢乐节”的命名并举办了第一届;

1999年第四届起,易名为“民间中国艺术节”;

2000至2005年扩大为“西江民间艺术节”;

2006年起易名为“南江文化艺术节”;

节日背景

连滩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解放前是商家、官匪相争之地。土匪“大天二”更是以连滩为据点,四处抢掠,使穷人雪上加霜。于是各村民众自发组织民团,保乡护村,平时习武、玩狮;一旦土匪来犯,敲锣集结,共抗匪患。各乡村民团为壮声威,便以连滩张公庙的名义,定期举办以舞狮及武术比赛为主的“庙会”。商家店主深知此乃旺市之举,亦同意出钱赞助,故每年一度的庙会,热闹非凡。舞狮及武术比赛的奖品,多以“三牲”为主,也有少量的“花红”(现金)。得胜者披红挂绿;战败者,潜心苦练,以待来年。那时,各乡村均有自己的“堂口”(武馆),练武热潮兴起。各堂口都有自己的“啦啦队”助威(多以青少年组成),后来演变成民间艺术表演。

旧时连滩张公庙会于每年正月二十日举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市。事前,由乡绅父老选出首事作准备工作,如每年筹集资金、雇工搭棚、为菩萨制新衣、落实扮饰、准备各种需要的器皿、修好巡行路途等。“庙会”期间有烧炮、演戏、山歌唱酬、菩萨巡游(有飘色等各种表演)、烧炮等活动,热闹非凡。传统的民俗柔和着虔诚的祈望,是广大劳动人民新年祝福的重要内容。每年庙会,各乡村的表演队都会使出花招,表演地方传统的故事剧、土风舞,吸引民众支持,这便是连滩中国艺术节的雏形。

“炮会”是以张公庙名义集资举办,捐资多者称为“缘首”,主持人为“大总理”。每年正月二十,都举办祈福“炮会”。“烧炮”之时,万人瞩目。各乡村均组织人马“抢炮”。当时规定,不论任何人等,凡拾获“炮圈”者,均可领“炮屏”一个(用以命名),并可得“炮会”积存的现金若干,此现金归拾炮人拥有一年使用权,第二年“还炮”还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多用于丁、财、贵、寿、喜等吉祥名字命名)。因有一笔“无息贷款”使用,所以,“抢炮”是庙会的一大特色。“烧炮”当日午时,炮架高耸的平台上,用发射药集结于炮圈周周围,左右用几块生铁铸成的“铁”围着。火药点燃,“轰”的一声巨响,“炮圈”冲天,万人翘首,以等“炮圈”,一落,便你争我夺,全凭个人的力气,冲出重围并在炮屏前礼拜者获胜。获胜者披红挂花,抬着“炮屏”绕场一周,并有八音鼓乐“送炮”,煞是热闹。

解放初期,“文化大革命”中,受“左”的文化思潮影响,连滩的民间文化被打入“冷宫”,静止了相当一段时间。,“炮会”被取缔,“庙会”渐渐消亡。

直至改革开放,1991年,连滩镇党委高度重视,政府筹划与参与积极引导,重新发起举办张公庙会,发起人之一叶梓禄(时为连滩镇副镇长,主管文化工作。后为云浮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提议将“张公庙会”正式命名为“民间欢乐节”。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日期间都举办丰富多彩、面貌一新的民间欢乐节,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古为今用”,体现民间艺术的时代特色。

节日活动

中国艺术节活动丰富,主要内容有万人朝拜、八音贺诞、醒狮表演、扮饰游行、捐香油、求解签语、吃斋饭、上刀山、唱连滩山歌、演戏、烧炮、做醮、张公巡游、连滩飘色、跳禾楼舞等。其中尤为著名的是连滩山歌、连滩飘色和禾楼舞。

连滩山歌

据《西宁县志》记载,连滩山歌始于明朝隆庆年间,因源于郁南县连滩镇而得名。在过去,尽管社会封闭,交通不便,高山阻隔,但连滩山歌用它特有的形式,穿越广阔的空间,穿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刘三姐就是在连滩因唱山歌得罪了连滩当地的地主,被迫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才成就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广西刘三姐。南江县两岸的歌手代代辈出。他们经常聚众歌唱,逐渐成为当地风俗。

连滩山歌流行于郁南、罗定市云浮市、德庆及广西的苍梧县岑溪市等县,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连滩山歌最初的时候是四句板。到了清代发展到多句板,它的特点是句句同仄押韵。旋律和调式基本固定,唱的时候,套以不同的内容。唱的内容包括时事、爱情、婚姻、生活、历史故事等等。多数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发而为歌。

连滩山歌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群唱(打擂台)三种。山歌擂台是最热闹的一种场面,也是对唱形式的发展,通常是有一定水平的歌伯、歌姐做台柱,坐在舞台上或群众中间,应答四面八方群众的对歌。

连滩山歌一般在节日、喜事(包括婚姻、祝寿、进宅、添丁等)、丰年、集合、劳动之余咏唱,如《结婚敬茶歌》“堂前设茶敬新翁,新姑一于同敬重;子肖媳贤礼义重,忆记养育敢报功”。又如《祝寿歌》“福禄增加又添寿,东成而且又西就;荣寿纪庆天地久,岁增一百有零头。”连滩山歌表演手法有叠字歌、谜语歌、拆字歌、缠歌、大话(夸张)歌等。叠字歌需要有比较高的艺术技巧。

每年正月,连滩西江民间中国艺术节的山歌节,吸引了来自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地和附近乡邻踊跃参加。

连滩飘色

连滩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连滩飘色反映了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既具有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又是历史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民间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连滩飘色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色柜;二是色梗,即支撑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巡游表演时,每板飘色都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引人入胜,令人联想。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的“庙会”,都有飘色助兴。改革开放以来,连滩飘色得到发扬光大,多次应邀参加吴川市、中山举办的飘色大赛,远近闻名。

禾楼舞

“禾楼舞”是秦代南江县流域的壮族在庆祝丰收、祭祀神灵时跳的一种舞蹈。自形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少数民族留下的民间艺术瑰宝,蕴涵着古代百越之地(南江流域)所具有的独特地方文化色彩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是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百越以来的生产生活、信仰和民俗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岭南民间舞蹈史也有重要的价值。2008年,“禾楼舞”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禾楼舞”动作原始、粗犷,跳舞者头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头戴小竹笠,腰扎围巾,脚蹬麻鞋。领舞者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右手摇着1个系有彩带的铜铃,左手举牛头锡杖。其余舞者分别手拿禾穗,边唱禾楼歌边摆身、摇手、踏足,向着东南西北四方起舞。禾楼歌旋律固定,曲调悠扬。

“禾楼舞”于2002年5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奖,同年10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奖,2005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泛珠三角(广东汕尾)民间艺术大赛获银奖;2006年2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邀请赛获金奖;2011年,参加了上海市世博会“广东周”展演活动获好评。还30多次应邀出席省内外各种重大活动展演获热捧。

参考资料

新春走基层丨2024年南江文化艺术旅游活动节目加紧排练 非遗元素浓厚.搜狐网.2024-02-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