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艾蒿 :菊科蒿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6-20 11:41

南艾蒿(学名蒿属 verlotorum Lamotte),别名白蒿、大青蒿、刘寄奴等,为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植物,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南艾蒿多生于海拔600-7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荒野、草地、田边、溪沟边湿地。

南艾蒿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为50-120厘米,有香气。侧根多,主根明显,根状茎短。茎粗壮,直立,少数或者单生。叶片质地为纸质,基生的叶片形状为卵形,二回羽状分裂,叶柄有假托叶;中部的叶片一回羽状分裂;上部的叶片通常3裂。头状花序无梗,直立,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总苞片覆瓦状排列,外总苞片卵形,中、内层总苞片形状为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雌花的檐部颜色为紫色,花冠狭管状;两性花的檐部颜色为紫红色,花冠管状。瘦果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灰色。花果期7-10月。

南艾蒿的幼苗及嫩茎叶可食。其全草可入药,具有祛风逐湿、消肿止血、安胎的作用。

形态特征

南艾蒿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120厘米,有香气。

南艾蒿的侧根多,主根略明显;根状茎短。

南艾蒿的茎粗壮,直立,常有营养枝和匍匐茎,有纵棱,单生或少数,中上部常分枝,枝的长度为5-8厘米,斜向上和茎部相贴;枝与茎幼时略具短柔毛,后慢慢脱落变为无毛。

南艾蒿的叶片质地为纸质,基生的叶片长度为10-15厘米,宽度为5-10厘米,形状为卵形,二回羽状分裂,有3-4对一回裂片,二回为3裂,裂片宽4-6毫米,形状为披针形,全缘,顶端尖锐,叶缘通常反卷,叶面绿色,叶背灰色;叶柄有假托叶,柄长为2-3厘米;中部的叶片一回羽状分裂,有5-7枚裂片;上部的叶片通常3裂。

南艾蒿的头状花序直立,直径为2-2.5毫米,形状为长圆形或者椭圆形,无梗,在茎上组成复总状花序,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总苞片覆瓦状排列,有3层,外层的总苞片形状为卵形,较小,背面幼时有蛛丝状柔毛,后脱落变为无毛,边缘为狭膜质,中层和内层的总苞片背面无毛,形状为椭圆状倒卵形或者长卵形,半膜质或者边缘为宽膜质;有3-6朵雌花花冠紫色,形状为狭管状;有8-18朵两性花,花冠形状为管状,檐部的颜色为紫红色。

南艾蒿的瘦果颜色为灰色,长度约为1毫米,形状为椭圆形,无毛,有条纹。

分布

南艾蒿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为旧大陆南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广布种。

习性

南艾蒿常生于海拔600-7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荒野、草地、田边、溪沟边湿地。花果期7-10月。

繁殖

南艾蒿为蒿属植物,蒿属花色不显著,常为自花授粉,属于风媒传粉植物。

用途

食用

南艾蒿的幼苗及嫩茎叶可食,其含有芳香油胆碱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D淀粉酶、碘等成分。

医学药用

南艾蒿的全草都可入药,其性温,味苦、辛,具有安胎、消肿止血、祛风逐湿的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跌打损伤、感冒、神经痛、月经过多、经痛、头痛、吐血、久痢、疟疾湿疹、顽癣、绣球风、脚癣、鹅掌风、外伤出血、冻疮、小腿溃疡瘙痒症胎动不安等。

物种对比

南艾蒿和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为近缘种,两者区别如下: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南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3种病原菌炭疽病原胶孢炭疽杆菌、根腐病原茄镰孢、草莓炭疽病原人参链格孢)的菌丝生长,南艾蒿可作为三七的病害的农药用植物源。

延伸文化

南艾蒿又名刘寄奴,刘寄奴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来命名的中草药。刘寄奴本来是中原地区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大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