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寄生虫病

更新时间:2023-06-16 14:06

疟疾,英文中疟疾被称为“Malaria”,即意大利语“坏空气”的意思,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疟疾属于传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在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传染源为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在中国,疟疾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疟疾在中国被归类为乙类传染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控制。

疟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大汗等,可伴有肝脾大和贫血等体征。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青蒿素衍生物联合另一种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可以避免疟原虫产生耐药性。非重症疟疾或无严重并发症者,只要及时抗疟治疗,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重症疟疾病死率较高,原虫密度越高,救治时间越晚,预后越差。

据WHO报道,2020年全球有超过2亿疟疾病例,60多万死亡,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每年疟疾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的90%以上,绝大多数是恶性疟。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中国曾出现两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最高峰出现在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超过2400万。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零本土病例报告的重大突破。2021年6月30日,WHO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命名

英文中疟疾被称为“Malaria”,即意大利语“坏空气”的意思,古罗马人认为疟疾是沼泽地散发出的浊气引发的,概念大概和中国所谓的瘴气差不多。不但南欧地中海沿岸疟疾肆虐,就连欧洲西北部地区也有疟疾的踪影,甚至连大西洋上的英国也长期受到疟疾困扰,不过当时的英国人并不是特别清楚疟疾到底是什么,他们用来自古法语的“ague”来表示这种来得快、让人捉摸不透的热病

在中国,疟疾也是常见病。中国人对症疾有着种种形象的描述,如“打摆子”,“发寒热”,都是描述疟疾来袭时寒热不定,令人无所适从的场景。和西方类似,中国疟疾分布范围一度也相当广。当时疟疾流行之广可以在语言上看出——罹患疟疾在北方也被称作“发疟子”,此处的疟读音为yào,这个发音反映的正是宋元以来河北省地区的口语读音,而nüè音则是来自南方的读书音。

分型

疟原虫种类繁多,其中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中国主要为间日疟和恶性疟。

间日疟

潜伏期为13~15天,疾病两次发作之间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故称间日疟。流行广泛,是最主要的疾病类型。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病愈后的3~6个月可有复发现象。

恶性疟

也称为疟原虫性疟疾,感染后症状较重。发作时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有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三日疟

潜伏期为24~30天,间歇期约为72小时,感染后症状较轻,每三天出现一次寒战和高热发作。三日疟的感染范围较广,分布在全球各地。

卵形疟

潜伏期为13~15天,间歇期约为48小时。卵形疟相对少见,临床症状相对不严重,病愈后可有复发现象。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原学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疟原虫属于真球虫目疟原虫科疟原虫属。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和在蚊体内两个阶段。

人体内阶段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裂体增殖阶段为无性繁殖期。寄生于雌性疟蚊属体内的感染性子孢子于按蚊叮人吸血时随其唾液腺分泌物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迅速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经9~16天从裂殖子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当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时,释放出大量裂殖子。它们很快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的无性繁殖周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发育为早期滋养体,即环状体,经滋养体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裂殖体内含数个至数十个裂殖子,当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时,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引起临床上典型的疟疾发作。血中的裂殖子再侵犯未被感染的红细胞,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无性繁殖,形成临床上周期性发作。间日疟及卵形疟于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约为48小时。三日疟约为72小时。恶性疟的发育周期为36~48小时,且发育先后不一,故临床发作亦不规则。

间日疟和卵形疟既有速发型子孢子,又有迟发型子孢子。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的发育较快,只需经12~20天就能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迟发型子孢子则发育较缓慢,需经6~11个月才能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迟发型子孢子亦叫休眠子,是间日疟与卵形疟复发的根源。三日疟和恶性疟无迟发型子抱子,故无复发。

部分疟原虫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经3~6代增殖后发育为雌性配子体雄性配子体。配子体在入体内的存活时间为30~60天。

按蚊体内阶段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繁殖阶段为有性繁殖期当雌性按蚊吸血时,配子体被吸入其体内,开始其有性繁殖期。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分别发育为雌、雄配子,两者结合后形成合子,发育后成为动合子,侵入按蚊的肠壁发育为囊合子。每个囊合子中含有数千个子孢子母细胞,发育后形成具感染能力的子孢子。这些子孢子可主动地移行到按蚊的唾液腺中,当按蚊再次叮人吸血时,子孢子就进入人体,并继续其无性繁殖周期。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疟蚊属,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疟疾称为先天性疟疾或经胎盘传播的疟疾。

在中国,最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是平原地区间日疟的主要传播媒介。山区的疟疾传播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嗜人按蚊为重要媒介。在海南省的山林地区,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大劣按蚊。此外,中国传播疟疾的媒介尚有多斑按蚊、巴拉巴按蚊和嵌斑按蚊等。

人群易感性

人对症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再次感染同种疟原虫,临床症状较轻,甚至可无症状。当来自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员感染疟原虫时,临床表现常较严重。各型疟疾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流行特征

中国流行特征

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其次为温带。与疟蚊属的生活及繁殖环境密切相关。间日疟的流行区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三日疟和卵形疟相对较少见。云南省海南省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其余地区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其他地区发病以夏秋季较多。根据疾控中心公布的2021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2021年中国疟疾发病数为783例,死亡3例。

全球流行特征

疟疾在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目前全球约有93个国家27亿人居住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新发的疟疾为1.4亿-2.9亿例,病死21万-63万例,死亡病例中约2/3为5岁以下的幼儿。超过8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和对外人员交流的迅速发展,出现不少在境外疟疾流行区感染的输入性病例。目前,疟原虫对各种抗疟药的耐药性在增多、增强,其中包括对青蒿琥的耐药性。

根据WHO《世界疟疾报告》,2021年发生2.47亿例疟疾病例,2020年则为2.45亿例。2021年的疟疾死亡人数估计为619,000人,而2020年为625,000人。

在COVID-19大流行高峰的两年(2020-2021年),疫情相关服务中断导致疟疾病例增加了约1300万例,疟疾死亡增加了63,000例。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在全球疟疾负担中所占比例仍然过高。2021年,该区域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5%和疟疾死亡人数的96%。五岁以下儿童占该区域疟疾总死亡人数的大约80%。

四个非洲国家占全球疟疾总死亡数的一半以上:尼日利亚(31.3%)、刚果(12.6%)、坦桑尼亚(4.1%)和尼日尔(3.9%)。

病理生理学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一般无症状。当成批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时,它们作为致热原,可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引起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的典型发作症状。释放出来的裂殖子部分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而消灭,部分则侵入新的红细胞,并继续发育、繁殖,不断循环,因而导致周期性临床发作。患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此时虽仍有少量疟原虫增殖,但可无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成为带疟原虫者。

疟疾患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疟原虫的种类密切相关。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繁殖周期较短,只有36~48小时,并且能侵犯任何年龄的红细胞,可使20%以上的外周血红细胞受感染,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很高。因此,贫血和其他临床表现都较严重。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常仅侵犯较年幼的红细胞,红细胞受感染率较低,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受感染的红细胞常低于25000个。三日疟仅感染较衰老的红细胞,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受感染的红细胞常低于10000个,故贫血和其他临床表现都较轻。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时,可使受感染的红细胞体积增大成球形,胞膜出现微孔,彼此较易黏附成团,并较易黏附于微血管内皮细胞上,引起微血管局部管腔变窄或堵塞,使相应部位的组织细胞缺血性缺氧而变性、坏死。若此种病理改变发生于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则可引起相应的严重临床表现,如脑型疟疾。进食较少和寒战、高热消耗较多能狱引起的低血糖,以及细胞因子亦可能在脑荆疟疾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大批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疟,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尿毒综合征亦称为黑尿热。此种情况也可由抗疟药物如伯氨喹所诱发。

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细胞中可有明显的疟色素沉着。细胞因子在疟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但已发现α肿瘤坏死因子在恶性疟患者的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并与脑型疟的发生和死亡相关。γ干扰素对肝细胞内疟原虫的繁殖有抑制作用,但对红细胞内疟原虫的繁殖则没有抑制作用。

疟疾的病理改变随疟原虫的种类,感染时间而异,主要有:脾大、肝大,软脑膜充血、脑组织水肿由于脾脏有充血性改变及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疟疾患者常有脾大,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脾脏纤维化其他器官如肾和胃肠道黏膜也有充血、出血和变性

贫血及肝脾肿大

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并大量破坏红细胞,使患者迅速出现贫血。贫血的轻重程度与疟原虫种类和原虫密度有关。间日疟原虫和卵型疟原虫常侵犯年幼的红细胞,受染红细胞一般不超过2%,故贫血较轻;三日疟原虫侵犯衰老红细胞,受染红细胞一般不超过1%,故贫血较不明显。恶性疟原虫能侵犯不同年龄的红细胞,且感染密度较高,故贫血出现较早且显著。诺氏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周期为24h,在短时间内可生成大量的裂殖子,且裂殖子对寄生红细胞的要求不严格,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都可受到侵袭,与感染恶性疟原虫相似。为清除疟原虫、代谢排泄物和红细胞碎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活跃,故患者常出现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脑水肿

恶性疟原虫主要寄生在脑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中,其感染红细胞的表面有黏性凸起,可粘附于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并通过互相凝集与吸附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阻塞及细胞缺氧,可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及脑细胞损害,可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又称黑尿热,主要由血色素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堵塞肾小球基底膜并引起急性免疫变态反应所致,患者常出现酱油样黑尿、少尿/无尿及肌酸酐尿素氮急剧升高等急性肾衰竭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依疟原虫株的类别而不同。一般而言,恶性疟7~9d,间日疟11~13d,三日疟18~35d,卵形疟11~16d。但间日疟原虫温带株的潜伏期可长达数月。若系输血感染,各种疟原虫的潜伏期一般在一周左右。

普通型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初发者可有低烧、乏力、头痛、纳差等前驱症状。首次发作时,发热多为不规则,逐渐转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发作。

潜伏期

因感染方式以及人体免疫的差异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初次感染者常感乏力、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下降、不规则低热等。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三日疟潜伏期为24~30天,恶性疟潜伏期为7~12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寒战期

表现为畏寒,首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而后背部、全身发冷。可有口唇、指甲发,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持续约10分钟~1小时,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体温越高,可达40℃以上。发热以间歇热为主,高热患者可表现为辗转不安、妄、抽搐、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此外可有心悸病口渴等症状。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处常见疱疹

出汗期

高热后期,患者面部和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2~3小时后体温降低,常至35.5°C。患者可有困倦感,自觉明显缓解,而后进入间歇期。

整个典型发作历时6~10小时,而间歇期一般无症状。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1次,常见典型的隔天发作现象。发作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上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三日疟隔两天发作1次,且较规律。恶性疟发热较不规律,发热常达39℃以上,且无明显的间歇发作现象。

不典型临床表现

不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热型不典型(发冷-发热-出汗症状不明显),且发作周期不规律。部分从非洲返回的患者以发热加呼吸系统症状、或发热加消化系统症状、或发热加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易出现误诊。妊娠期疟疾发作可致流产、早产死产胎盘屏障受损或分娩过程中母体血污染胎儿伤口可表现先天性疟疾,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可有疟疾发作。年龄越小的患儿症状越不典型,另外可出现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巨脾等表现。

重症疟疾临床表现

多见于无免疫力人群感染者,虽然4种疟原虫均可引起重症疟疾,但多数由恶性疟原虫所致。以脑型疟较多见。

WHO将疟原虫检测阳性,且出现下列之一临床表现者,判定为重症疟疾:

复发与再燃患者的临床表现

复发

与肝内疟原虫休眠子或迟发型子孢子有关。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如仅采用抗红内期疟原虫药物进行治疗,当血液内疟原虫被清除后患者表现为临床治愈,但肝内疟原虫的休眠子或迟发型子孢子经一段时间休眠后可再次发育,进入血液并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因此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的临床抗疟治疗除用抗红内期疟原虫药物外还需要加服抗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恶性疟及三日疟没有复发。输血后疟疾及母婴传播的疟疾因无肝细胞内繁殖阶段,缺乏迟发型子孢子,不会复发。

再燃

与血液内残存的疟原虫有关。患者抗红内期疟原虫药物治疗不彻底,血液内残存的疟原虫可重新繁殖而再次发作。再燃常出现在临床治愈后1个月内,4种疟原虫均可出现。

检查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发病前有疟疾流行区生活史,蚊子叮咬史,近期有输血史等。

临床表现

疟疾的典型临床发作对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是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间歇发作的周期有一定规律性,如间日疟为隔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为隔2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都经过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热退的过程。一般较易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但应注意在各型疟疾的发病初期以及恶性疟发作常不规则,使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时出现神志不清、抽揣和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液的厚、薄涂片

经吉姆萨染色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寻找疟原虫,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薄血涂片中疟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易漏检。厚血涂片由于原虫比较集中,易检获,但染色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别较困难。因此,最好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涂片。评价是否为恶性疟疾或同时伴恶性疟疾,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恶性疟疾患者的疟原虫密度常较高,在一个红细胞内常同时有一个以上的恶性疟原虫寄生。于寒战早期患者的血液涂片中,较常发现环状体。发作数次后可发现配子体。间日疟原虫的环状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都较恶性疟原虫大,而且红细胞胀大、疟色素较明显。骨髓涂片的阳性率稍高于外周血液涂片。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具有检出速度较快、检出率较高的优点,但需用荧光显微镜检查。检测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链反应灵敏度高,每毫升血液中含10个以上疟原虫即可检出。

免疫学方法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等,检测血液中疟原虫的特异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具有方便快速、敏感的特点。鉴于患者常于感染后3~4周才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因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较小,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鉴别诊断

疟疾应与多种发热性疾病相鉴别,如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脑型疟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散发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发病季节、地区等流行病学资料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上述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亦有较大帮助。然而,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是确定其病原体。大多数临床上误诊的疟疾病例都是由于医生对本病缺乏警惕所造成的。恶性疟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如果忽视流行病学资料,则常致延误诊断。凡是不明原因发热,尤其是发作性,间歇性发热,都应及时做血液或骨髓涂片的疟原虫检查,绝大多数疟疾可获得明确的诊断。

治疗

基础治疗

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注意补足水分,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予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贫血者可辅以铁剂。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可药物降温。凶险发作者应严密观察生命征,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在疟疾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抗疟原虫治疗

选药原则

根据诊断是否为恶性疟疾,血中原虫密度大小,病情轻重,是否来自耐药流行区当地疟原虫的耐药类型,当地药物的可及性来选择药物。在全球大多数地区,恶性疟原虫已对氢、周效磺胺-乙胺嘧啶单独使用的其他抗疟疾药物等传统治疗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青蒿素衍生物与另一种有效抗疟疾药物的联合方案,这是目前最有效,并且可以避免疟原虫产生耐药性的方法。

常用药物

常用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药物(控制临床症状)

磷酸氯喹

4-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该药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2~3h达血浆有效浓度),在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内高10~20倍。在疟原虫寄生红细胞浓度比正常红细胞高20~25倍。氯喹代谢缓慢,半衰期约为74h。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等(停药后可恢复),偶见抑制心肌兴奋性和房室传导(心脏病患者慎用),大剂量使用可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害。成人治疗总剂量为磷酸氯喹(基质)1.2g,分3d服用。由于大部分疟疾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已出现抗性,因此已不推荐用于恶性疟治疗。

磷酸哌喹

也为4-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但与氯喹有交叉抗药性。该药口服吸收良好,先储积于肝脏,后逐渐释放入血,血浆半衰期可长达28d。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昏、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停药后可恢复),该药有肝内蓄积作用,可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短期升高,不建议1个月内重复使用,肝病患者及孕妇慎用。成人治疗总剂量为磷酸哌喹(基质)1.2g,分3d服用。

磷酸咯萘啶

苯并[a]芘类新型抗疟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可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该药可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吸收迅速(肌注0.75h,口服1.4h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较短(3d)。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对心脏无不良反应。目前,该药主要包括注射剂和与青蒿素类药物组成的复方口服片剂。

青蒿素类药物

由中国传统中草药-黄花蒿提取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新型抗疟药物,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体,并可阻碍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发育,广泛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该类药物口服1.3h浓度达高峰,静脉注射2~3min后达有效浓度,较易通过血脑屏障;且代谢迅速,血浆半衰期仅2h左右。目前主要包括青蒿琥酯与蒿甲醚注射剂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口服药物二大类。

青蒿琥酯注射剂:青蒿素的水溶性衍生物,经静脉注射后在肝脏迅速代谢为双氢青蒿素并发挥杀虫作用。该药已被WHO推荐为重症疟疾的首选治疗药物。

蒿甲醚注射剂:青蒿素的脂溶性衍生物,肌肉注射吸收后也经肝脏代谢为双氢青蒿素并发挥杀虫作用。该药已被WHO推荐为无青蒿琥酯注射剂地区重症疟疾的替代治疗药物之一。

为缩短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疗程并延缓抗药性产生,WHO强烈要求青蒿素类药物的口服制剂应采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ACT)。

WHO推荐的ACT复方制剂包括蒿甲醚/本芴醇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双氢青蒿素/磷酸喹片和青蒿琥酯/咯萘啶片。

WHO推荐的ACT联合用药包括青蒿琥酯-甲喹和青蒿琥酯-磺胺多辛-乙胺啶。

由于蒿甲醚本芴醇、青蒿琥酯-甲氟喹和青蒿琥酯-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未在中国注册,中国《抗疟药物使用规范》推荐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和青蒿素/哌喹片。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WHO推荐剂量)见表1。

表1 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剂量)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控制复发、中止传播)

目前,在国家药监局注册唯一能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为磷酸伯氨喹。磷酸伯氨喹能杀灭肝内期疟原虫防止复发,且能抑制成熟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减少疟疾传播,但对红内期疟原虫几乎无作用。该药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浆半衰期仅5~6h。伯氨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可致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出现严重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厌食、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偶有头晕、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因此,临床上伯氨喹常联合杀红内期疟原虫药物用于根治间日疟和卵型疟,但G6PD缺乏人群使用时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孕妇禁用。在恶性疟流行区,单剂低剂量伯氨喹也被推荐与青蒿素复方联合用于治疗恶性疟,以减少疟疾传播,且不受G6PD缺陷影响。

特殊情况的抗疟治疗

耐药的疟原虫感染者抗疟治疗

因青蒿琥酯和甲氟喹杀灭耐氟喹疟原虫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便宜,用于妊娠妇女及儿童安全性高,前者为中国首选,后者为欧美无青蒿琥酯国家治疗耐氯喹疟疾的首选药物。应采用联合用药,如甲氟喹加周效磺胺蒿甲醚加苯药醇、青蒿琥酯加苯芴醇、乙胺嘧啶加周效磺胺、咯萘啶加乙胺嘧啶等。

对耐氯喹恶性疟疾:可选用不同类型的青蒿素类联合,甲氟喹联合青蒿琥酯,喹宁联合多西环素或克林霉素

妊娠妇女疟疾的治疗

与非妊娠妇女比较,妊娠妇女对疟疾易感,并易发展为重症。可导致流产或胎儿先天性感染。

妊娠早期:氯喹敏感者选用氯喹。耐氯喹或恶性疟感染者可选用奎宁联合克林霉素;

妊娠中晚期:青蒿琥酯联合克林霉素,或奎宁联合克林霉素。

脑型疟疾的治疗

可选用以下四种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但中国最常应用的是青蒿琥酯的静脉注射剂型。

青蒿琥酯

成人用60mg加人5%碳酸氧钠0.6ml,摇匀2分钟至完全溶解,再加5%葡萄糖注射液5.4ml,使最终为10mg/ml青高琥酯溶液,作缓慢静脉注射。或按1.2mg/kg计算每次用量。首剂注射后4、24、48小时分别再注射1次。若患者的神志恢复正常,可改为口服,每天服100mg,连服2~3天。

氯喹

可用于敏感疟原虫株感染的治疗。用量为16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4小时内静脉滴注,继以8mg/kg,于2小时内滴完。每天总用量不宜超过35mg/kg。

奎宁

用于耐氯喹疟原虫株感染患者。二盐酸奎宁500m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4小时内静脉滴注。1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清醒后可政为口服。静脉滴注过快可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死亡。

磷酸咯萘啶

按3~6mg/kg计算,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作静脉滴注,12小时后可重复应用。神志清醒后可改为口服。

对症及支持治疗

脑型疟常出现脑水肿与昏迷,应及时给予脱水治疗。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应用低分子右旋糖,有利于改善微血管堵塞或加用血管扩张剂己酮可可碱治疗,可提高脑型疟疾患者的疗效。高热者可加醋氨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治疗可加快退热速度。对超高热患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

管理传染源

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根治疟疾现疟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灭疟蚊属,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孽生场所及广泛使用杀虫药物。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叮咬。

保护易感人群

疟疾疫苗接种与药物干预相结合将有望大大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研制的RTS,S疟疾疫苗是一种针对恶性疟原虫的重组抗原,在非洲进行皿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对儿童和婴幼儿有部分保护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将于2018年开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全球首个疟疾疫苗试点项目。

化学药物预防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措施。间断预防性服药,每周1次,有助于减少高危人群的感染,对高疟区的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酌情选用。成人常用氯喹,口服0.5g。在耐氯哇疟疾流行区,可用甲氟喹0.25g。亦可选用乙胺嘧啶25mg,或多西环素0.2g。孕妇、儿童宜服用氯喹、甲氟喹或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作预防。

预后

疟疾的病死率因感染的虫种不同而差异较大,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病死率很低,而恶性疟的病死率较高。婴幼儿感染、延误诊治和耐多种抗疟药虫株感染的病死率较高。脑型疟病死率达9%~31%,而且可出现偏瘫失语症斜视失明小脑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精神异常等多种后遗症。

历史

发现史

治疗史

大流行

公共卫生

2017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一项名为“E-2020”的特别倡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正在消除疟疾的国家进行支持。2021年4月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阐述了这些国家在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到2020年消除疟疾)方面取得的进展。

为了指导各国消除疟疾的进程,世卫组织制定了《消除疟疾框架》(2017年),提出了实现消除疟疾和保持无疟疾状态的关键要求,如国家病例监测系统、高质量的数据管理以及强大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该《框架》首次提出了对次国家一级消除疟疾情况进行核实的概念,这对巴西、中国和墨西哥等大国尤为重要。《框架》还提供了关于设定目标和建立体系的指导,以核实一国边界内的无疟疾地区,这可以帮助各国为国家认证做准备。

为准备认证,中国于2017年启动了一个次国家级的程序,由政府核实各省为无疟疾省。到2020年,以前存在疟疾流行的24个省和自治区均获得了消除疟疾的国家认可。

重要国家和地区的措施

非洲国家

作为全球疟疾负担最重的地区,非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疟疾。这包括宣传教育、疫苗推广、药物供应和分发、妊娠期疟疾管理等。

印度

作为全球疟疾病例第二多的国家,印度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疟疾。这包括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化学防治、疫苗研发和推广等。

中国

疟疾监测与报告,中国实施了疟疾监测体系,通过病例报告和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报告疟疾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中国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相关人物

拉韦朗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阿尔及利亚的军医院工作时,发现疟疾是由一种原生动物界疟原虫)造成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原生动物具有造成疾病的能力,同时也揭开了千年来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疾病——疟疾的病因。

因为对原生动物的研究与发现,诺奖评选委员会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拉韦朗。拉韦朗一生主要从事疟疾及原生动物的研究,先后获得法国科学院布雷安奖及被授予雷琼·特努尔勋爵士,并被聘为英美等十几个国家医学会的会员、名誉会员。

罗纳德·罗斯

罗纳德·罗斯于1895年3月20日在印度开始了他对疟疾的研究。在他的行李在海关清关之前,他就直奔孟买民用医院,寻找疟疾患者并开始制作血片。1895年5月,罗斯观察到蚊子胃内疟原虫的早期阶段,这是发现蚊子传播疟疾的重要一步。1897年7月,罗斯设法从收集的幼虫中培养出20只成年“棕色”蚊子,并且让这些蚊子成功地吸取疟疾患者的血液,随后他解剖了蚊子。1897年8月20日,他证实了蚊子肠道内存在疟原虫,他最初将其鉴定为“斑翅”(后来证明是疟蚊属的一种)。8月21日,他证实了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的生长。这一发现于1897年8月27日在印度医学公报上发表,12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

1902年第二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表彰其发现蚊子传播疟疾的途径。

帕特里克.曼森

帕特里克·曼森是热带医学的奠基人,一位丝虫病的专家,是他第一个报道说蚊子可能是丝虫病的中间宿主,但是当时只有少数几位科学家热情接受曼森的理论,到了1894年,他在伦敦碰到罗斯时,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疟疾的一切都告诉这个比他年轻12岁的英国人,鼓励他在印度这个条件较好的地区查明蚊子传播疟疾的途径。

曾经与罗斯共同研究疟疾的曼森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曼森离开印度之后回到了罗马的疟疾高发地区继续深入研究疟疾。曼森发现,最多的蚊虫叮咬总是发生在人们熟睡的时候,他在最容易患上疟疾的季节让受试者使用蚊帐睡觉,然后记录和统计受试者感染疟疾的概率。实验证明,夜晚睡在蚊帐中果然可以大幅度降低患上疟疾的概率,蚊帐的确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预防疟疾的方法。

佩尔蒂埃和卡文图

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和卡文图,从金鸡纳属树皮中提纯出奎宁。这是一种带有浓烈苦味的白色粉末,俗称“金鸡纳霜”。后来证明,奎宁正是金鸡纳树皮中抗疟的有效成分

保罗·穆勒

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发现,一种名为滴滴涕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有超强的杀灭效果。

为了表彰穆勒在DDT杀虫效果方面的研究,诺奖委员会把1948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颁给了保罗·穆勒。这是抗击疟疾的战役中,产生的第三个诺贝尔奖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1944年,27岁的美国化学家伍德沃德终于第一次实现了奎宁的人工合成,开始大规模广泛的应用。

196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伍德沃德,表彰他在有机合成方面的重大贡献。

屠呦呦

1955年大学毕业后,屠呦呦便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至5倍,这种瘟疫正是疟疾。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而此时,疟疾疫情同样也困扰着中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代号为“523”的特殊使命,研究指向防治疟疾新药。

两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接受“523”研究任务。凭借着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功底与广受认可的出色科研能力,当时在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组长。机缘巧合之下,39岁的屠呦呦被命运推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面前。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长期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病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然而创之愈烈,斗志弥坚——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也不放过,终于在《抗疟单验方集》与《肘后备急方》发现龙蒿的秘密:“青蒿一握,水二升。”

1971年,191号黄花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成功;1972年,青蒿素的真容终于展露。1973年,双氢青蒿素横空出世;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研制成功;1985年,双氢青蒿素开发研究开始;1992年,双氢青蒿素从实验室走到制药厂,科泰新出现,造福众生。

21世纪初,青蒿素广受青睐,屡次获奖。2004年,青蒿素获得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医学奖”。2011年9月,屠呦呦本人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此时,作为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2015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究进展

病媒控制

在病媒控制领域,正在研发28种新产品。正在评价的工具包括,例如,新型药浸蚊帐、吸引蚊子的有针对性的诱饵、空间驱虫剂、致命室内诱饵(屋檐管)和针对蚊子的基因工程。如果这些工具在控制疾病方面显示出效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制定新的政策建议或修订现有建议,以支持在受疟疾影响的国家部署这些建议。

预防性治疗

季节性疟疾化学预防是在疟疾季节性流行的地区预防疟疾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干预措施,指在每年的疟疾高峰期每月服用1个完整疗程的抗疟药物磺多-乙胺嘧啶(SP)和阿莫地喹(AQ)。一系列临床试验显示,SMC可为易感人群提供高水平的保护力。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28d内和29~42d的SMC总保护效果分别为88%和61%,提示SMC短期内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个人防护。而一项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分析了在7个非洲国家使用SP和AQ进行SMC的成本效益和成本节约,结果发现实施SMC干预可以为这7个非洲国家的卫生系统每年节约超过6000万美元。因此,SMC作为高有效性、低成本的疟疾预防干预措施,在控制疟疾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近年来疟原虫对SP的耐药性使得IPTp疗效降低,需要新的替代品。研究表明,孕妇对SP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耐受性良好,且预防疟疾有效性较高,此外联合IPTp与驱虫蚊帐亦可有效预防妊娠期疟疾感染。

疫苗研发

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最先进的疟疾疫苗是RTS,S/AS01(商业名称为“莫斯特瓦疫苗”),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药物生物技术公司葛兰素史克联合研发。该疫苗已经通过大规模试验,并在几个疟疾高负担国家进行了实地试验。

目前正在开发几种疟疾疫苗。与目前推荐的疟疾疫苗RTS,S一样,其中许多疫苗以进入人体肝脏之前的疟疾寄生虫为靶标(疟原虫在人体肝脏内可以迅速繁殖)。这些候选疫苗中进展最快的是R21,它最近完成了3期临床试验。其他候选疫苗寻求阻止疟疾寄生虫的传播,还有一些候选疫苗寻求保护孕妇。

WHO于2021年10月推荐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其他恶性疟原虫中度至高度流行地区的儿童广泛使用疟疾疫苗,这项建议是基于对儿童接种疫苗的初步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疟疾疫苗使恶性疟疾发病率降低了30%,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提高检测技术

寄生虫学检测是准确诊断发热患者疟疾的唯一方法,有多种检测手段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疟疾,多聚酶链式反应是疟疾检测中灵敏度最高的一种,其次为显微镜检查,然后是快速抗原检测。

围绕HRP2/3基因缺失的问题会影响检测恶性疟原虫疟疾的快速诊断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开发使用替代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使用唾液和尿液进行非侵入性诊断是另一个不断增长的研究领域,有可能在传统医疗环境之外进行快速筛查。

抗疟药研发

面对青蒿素部分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开发青蒿素联合疗法以外的治疗方案是研究人员的优先事项。正在开发下一代药物,例如依靠青蒿素和两种伙伴药物的组合来降低耐药风险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三重联合疗法”。正在评估的其他药物使用不同的化合物实体作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替代品;四种此类药物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机构与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

WHO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导机构,其疟疾控制计划旨在减少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疟疾联盟(Malaria Consortium)

Malaria Consortium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致力于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全球疟疾控制和治疗。

疟疾无国界组织(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疟疾无国界组织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性医疗组织,致力于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和支持,包括疟疾控制和治疗。

疟疾研究所(Malaria Research Institute)

疟疾研究所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疟疾控制和治疗方法。

疟疾基金会(Malaria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疟疾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支持疟疾研究和控制项目,以减少疟疾的影响。

社会经济

据资料报道,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表明,在宿疾流行没有得到控制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最低,原来为低集区和防治水平较高的国家,GNP持续增长,疟疾流行未控制的国家,GNP的年均增长率最低,消灭疟疾的国家,GNP年平均增长率最疟疾严重流行地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大。它破坏生产力,浩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修潜,导致个体健康不良,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冲击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加重了贫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世界疟疾报告》,全球疟疾应对供资总额(35亿美元)与所需资源(73亿美元)之间的缺口扩大,特别是在过去三年间。资金缺口从2019年的26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5亿美元和2021年的38亿美元。

尽管各国和伙伴提供了大量捐款,但第七次全球基金增资仅筹集到157亿美元,而预期目标至少为180亿美元。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疟疾应对工作的资金空间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相关文化

世界防治疟疾日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在2007年世界卫生大会上设立。

中国全国防治疟疾日

2007年中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4月26日定为“全国防治疟疾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