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鱼 :双孔鱼科双孔鱼属鱼类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9

双孔鱼(学名:Gyrinocheilus aymonieri),别名金苔鼠、食藻鱼等,是双孔鱼科双孔鱼属的一种淡水鱼类。其体长约为10~15厘米,体重约为17~50克。鱼体细长,前部略呈圆筒形,体被较大鳞片。眼侧上位,眼间距较宽、中部隆起,吻部圆钝,无须,口亚下位,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漏斗状”口吸盘。整体呈褐色或黑色,背部和体侧各有8~9个黑斑,偶见体表黄色的变种。

野生双孔鱼只分布在湄公河和澜沧江水系,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的水体底层,用口吸盘吸附在水底砾石上生活。而人工养殖的双孔鱼,在2012年之前就已经是国际市场常见的水族鱼类,甚至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存在人工养殖。作为观赏鱼类,其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是一种常规的除藻鱼类,但饲养条件相对苛刻。另外,在鱼类分类学研究方面,其也具有一定科研价值。

截至2011年,野生双孔鱼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2021年,其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双孔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体长约为10~15厘米,体重约为17~50克。其鱼体细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向后逐渐变得侧扁。整体呈褐色或黑色,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白色;背部和体侧各有8~9个黑斑,部分个体黑斑呈规则的两行排列、部分个体则模糊不规则;各鱼鳍呈灰色,仅尾鳍具有点状条纹。鱼体背缘和腹缘呈浅弧形,腹部圆且光滑。体被较大鳞片,侧线鳞40~41片。经过人工选育改良,其会出现黄色变种,外形特征、个体大小与普通品种无异,只是鱼体颜色变为黄色。

其眼部较小、侧上位,位于头后部,眼间距较宽、中部隆起;吻部圆钝,背面具有一弧形凹陷,下颌前缘具有角质,有一纵向瓣膜将分为两部分;无须;口为亚下位;前后鼻孔相邻,由鼻瓣所隔开,鼻孔至眼前缘距离小于至吻端距离。上唇与吻皮不分离,在口角处与吻皮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呈“漏斗状”的完整口吸盘。其具有两对鳃孔、头部上下各一对,无下咽齿,鳃耙126~133个。背鳍2根鳍棘,9根鳍条;胸鳍1根鳍棘,11~13根鳍条;腹鳍1根鳍棘,7根鳍条;臀鳍3根鳍棘,5根鳍条;尾鳍17根鳍条。背鳍起点在胸鳍和腹鳍起点的正中间,胸鳍、腹鳍、臀鳍均较小,尾鳍呈叉形。

口吸盘是双孔鱼比较独特的形态特点,吸盘内表面具有许多排列整齐的乳突。显微观察下,这些乳突呈细小的“钩子状”,表面相对粗糙。整个口吸盘结构由高度灵活的软骨组织构成,使其能够较大范围的开合。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双孔鱼只在湄公河水系澜沧江水系有分布,包括澜沧江下游,湄公河、湄南河、夜攻河及马来半岛北部部分地区。原产地国家一般有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但作为一种观赏鱼类,2012年以前,其已经是国际市场常见的水族商品,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存在人工养殖。

中国范围内,其数量较为稀少,仅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腊县,多见于流沙河和南腊河流域。

栖息环境

双孔鱼是一种底栖鱼类,且生境较为独特、单一。野外条件下,其喜欢栖息在山涧的清澈河流里,水温一般为22~28℃。尤其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地形险阻、水底砾石块和礁石较多的水域。这种环境对于一般鱼类来说难以生存,但却是双孔鱼较好的栖息地。另外,其也可以在静水中生活,偶见于水库、水坝的护坡上。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日常生活时,双孔鱼主要是用口吸盘吸附在水底砾石上,在水库、水坝则是吸附在护坡上,偶尔也会在礁石间跳跃。特殊的口器结构令口吸盘与颊部、咽部的空腔分隔开,一定程度上形成“真空”状态,加之口吸盘内“钩子状”的乳突有较强的抓附能力,使其可以很好地适应特殊的生活方式。

觅食行为

双孔鱼是一种植食性鱼类,主要摄食着生藻类、浮游植物、植物碎屑等,也会摄食少量砾石碎片以助消化。进食时,其多是在用口吸盘吸住附着物后,用下唇褶皱刮取上面的食物。

呼吸方式

双孔鱼的呼吸方式相对特殊。呼吸时,水流并不会从其口吸盘进入,而是从头部的两个上鳃孔泵入。完成气体交换后,水流再从头部的两个下鳃孔流出。因为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其需要每分钟呼吸230~240次,远多于一般鱼类。也因为这一特点,其口吸盘能够专门用来营附着式生活。

生长繁殖

双孔鱼交配集中在每年6、7月份,正值其栖息水域河水猛涨的时期。雌鱼产卵多在早晨或黄昏,产出的卵呈圆形、灰绿色,为半浮性卵。受精卵发育1~3天后,会孵化为仔鱼。其成鱼平均寿命约为5年。

饲养照料

作为一种观赏鱼类,双孔鱼比较常见的养殖场景是被放入水族缸中饲养、观赏。其能够吸附在石块、玻璃表面,清除上面附着的苔藓植物藻类,是水族爱好者在养殖观赏鱼时较为常规的选择,其“金苔鼠”的别名也由此而来。

饲养双孔鱼对水族缸的要求相对苛刻。首先,鱼缸容量尽量在100升以上;其次,水环境要相对温暖,温度要在23℃以上,pH值在5.8~8.0之间;另外,要安排充足的光照和完善的过滤系统,并且缸体需要配有盖子;最重要的是,缸内需要尽可能地模拟野外环境,比如在缸底铺上砂石,栽种水草,用石块和沉木搭建人工洞穴以便其栖息生活。准备就绪后才可放鱼,放鱼时要注意先放1尾雌鱼,待其适应环境后,再放入1~3尾雄鱼。

鱼缸的水质条件对双孔鱼存活率影响极大,较差的水质容易导致其患病死亡。因此需要定期维护和监测水质,保持鱼缸清洁,并把藻类的数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既要满足双孔鱼摄食要求又要防止水质变浑浊。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至201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全球野生双孔鱼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一、生境单一,适应能力较差;二、在产卵季节遭人类捕捉;三、水坝及其他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栖息地被破坏。

为保护双孔鱼种群资源,中原地区在部分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如2005年,在云南南腊河流域建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双孔鱼保护区。

保护级别

2012年,双孔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2015年,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其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价值

双孔鱼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科研价值。因为其特殊的生活习性、相对较小的体型以及能适应水族缸的生活环境,在2013年以前其就已经是一种国际市场常见的水族商品。此外,由于其分布范围较为有限,可以在鱼类分类学和比较解剖学方面作为研究物种。

参考资料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双孔鱼.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年版).2023-05-28

双孔鱼.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四鳃孔鱼.生态中国网.2023-05-28

..2023-05-28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2015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5-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