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中国内地男作家

更新时间:2023-08-11 14:53

叶兆言,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苏州市,中国内地男作家。 叶兆言祖父为叶圣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8年叶兆言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毕业进入金陵科技学院当了一年老师后再次考入南大中文系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1985年,叶兆言中篇小说《悬挂的绿苹果》发表。之后相继出版的蜚声文坛的“夜泊秦淮”系列,奠定了叶兆言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87—1988年,《追月楼》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2023年4月27日叶兆言被聘任为江苏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8年4月21日叶兆言凭借长篇小说《刻骨铭心》、散文集《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获得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杰出作家”奖。2023年5月7日,获第六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作家奖”。2023年12月20日,叶兆言获得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7年1月,叶兆言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的书香门第,虽然叶兆言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文学工作,但是都不曾有意识地培养他当作家,父亲甚至希望叶兆言将来远离文学,从事理科或者工科。虽然家庭没有给予叶兆言成为作家的鼓励,但是叶兆言仍然从家中的“书墙”中得到了读书的习惯,1974年叶兆言高中毕业后,进工厂当了四年的钳工,那段岁月里叶兆言仍然坚持读了很多文学书。1978年叶兆言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的底蕴深厚、淳朴宽容让叶兆言受益匪浅,大学期间叶兆言对于读书如饥似渴,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写作经历

在上大学期间叶兆言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10月上大二的叶兆言的两个短篇小说《无题》和《舅舅村上的陈世美》,分别被两本著名的文学刊物《雨花》和《青春》刊登,这算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发表。

就在文学道路似乎一帆风顺之时,叶兆言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困顿,之后整整五年一篇小说也发不了。在这五年间叶兆言本科毕业,进入金陵科技学院当了一年老师后,再次考入南大中文系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这种困境没有打倒叶兆言,反而让他内心真正涌起了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1985年,叶兆言中篇小说《悬挂的绿苹果》发表,1986年叶兆言顺利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班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的几年叶兆言迎来了创作“井喷”期。1987年、1988年中篇小说《状元境》《枣树的故事》的相继问世,为他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赢得了文坛的高度瞩目。《状元境》和之后的几部中篇小说《追月楼》《半边营》《十字铺》,组成了蜚声文坛的“夜泊秦淮”系列,奠定了叶兆言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8年4月21日,凭借长篇小说《刻骨铭心》、散文集《乡关何处》《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获得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9年4月叶兆言的《桃花扇底看前朝》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散文奖 。2019年11月10日叶兆言的《刻骨铭心》获第三届钟山文学奖长篇小说获奖。2019年12月13日,收获文学排行榜在上海发布,叶兆言《南京传》摘得长篇非虚构榜第二。 2019年12月29日,作品《滞留于屋檐的雨滴》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2020年10月,作品《南京传》获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2023年5月7日,获第六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作家奖”。2016年叶兆言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20年10月叶兆言担任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成员。2021年12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叶兆言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22年11月10日以飞行嘉宾身份参加今日头条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 2023年4月叶兆言担任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2023年4月27日叶兆言被聘任为江苏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很久以来》《刻骨铭心》,散文集《南京传》《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年旧事》等。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散文集

参考资料

创作风格

叶兆言作品里最大的独特性,在于一份当代写作里罕有的典雅,接续于现代文学传统的不仅有典雅特质,还有一种整体性的文学观念。除却大量小说外,叶兆言的散文、文化随笔、创作谈,甚至包括访谈与对谈录,都是其文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虚构性文本与非虚构文本相互补益,呈现出宽阔的文学风貌。

以《南京传》为例,叶兆言的历史书写并不是纯粹的历史记述,他背负着一份“大记忆”,同时又有自己的价值观,与观察对象之间的疏离感为叶兆言温和的表达增添了几多现代意味,一种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由此诞生。

叶兆言小说观照的重要方面一直是与爱情、婚姻有关的日常生活,在叶兆言笔下, 爱情与婚姻总是呈现为分离、对立的紧张状态。例如《状元境》有意对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进行了戏仿与解构。《枣树的故事》中的云在避难时仓促嫁给尔汉,她后亲临丈夫被杀的现场,表现得无动于衷。类似的婚爱观念在《花煞》《花影》和《一九三七年的爱情》等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又不免存在概念化、类型化的趋向,似乎是为了单纯表现情爱的非正常状态而写作,较少正面追踪和描摹人物内在的心理变迁。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人物贡献

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截止2021年已创作发表文字近千万,出版各类版本图书(包括重版和翻译出版)二百多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中篇小说《追月楼》《马文的战争》等。其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江苏省文学艺术奖、紫金山文学奖丁玲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各种奖项。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叶兆言曾概括中国文化是一只箫、一把剑,其中颇有微言大义,而叶兆言的不同作品中,也或隐或显地透露出箫的声音与剑的光泽。(苏童评)

在叶兆言身上,我们看到中国作家个人所具有的重要性,他能以个人之力牵起一种历史、一种我们需要顶住的闸门。(陈晓明评)

汪曾祺之后写小说的人当中,我感觉文人气最重、小说最接近文章的就是叶兆言。(李洱评)

从“悬挂的绿苹果”到枣树坚硬枝干的阴影,从模糊不清的“魅影黄昏”到刻骨铭心的抗战烽火,从秦淮河夜色下的“镜”“楼”“营”“铺”到疏风细雨中的旧都金陵,叶兆言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带来了太多惊喜。(中国作家网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