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3-09-25 12:3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吉林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前身是1952年东北地质学院建院之初所设三个系之一的地质矿产勘查系;1997年5月,发展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原长春科技大学与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吉林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个系、9个教研室,开办4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共有教职工168名,其中专任教师113人;在读本科生920人,在校各类研究生共914人,其中博士生225人(含博士留学生1人)、学术型硕士生338人(含硕士留学生 1人)、工程硕士生350人、高级进修生1人。

历史沿革

1951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喻德渊俞建章、马振图教授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地质学校——东北地质专科学校

1952年,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及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系部分合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并设立地质矿产勘查系,第一任系主任为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俞建章教授。

1957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

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地质系。

1980年,结晶学与矿物学教研室及找矿勘探教研室化探部分从地质系分出与学校中心实验室合并组建了岩矿测试与地球化学系,探矿工程教研室从地质系划归地质仪器系。

1984年,由地质系分出沉积岩教研室、石油地质教研室、沉积学教研室以及动力地质教研室的一部分组建了能源地质系。

1992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1997年5月,地球科学系与能源地质系合并组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科学学院(1996年12月30日,吉林大学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

2000年6月,原长春科技大学与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吉林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保留地球科学学院建制,同时原文管学院的国土资源系并入地球科学学院。

2011年5月16日,中共吉林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21次会议研究决定,吉林大学测试科学试验中心业务职能调整,朝阳校区部分并入地球科学学院,命名为地学测试科学试验中心。

2018年9月,学院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被评选为2017年度十大优秀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12月,学院兴城实践教学基地获批成为中国地质学会首批“地球科学科普研学营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个系、9个教研室,开办4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

根据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11年3月3日更新数据显示,学院地球科学学科进入该学科ESI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数字地质科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海洋科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数字地质科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资源经济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海洋地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地质工程、资产评估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海洋地质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

师资力量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83人,专任教师124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51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人、银锤奖4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3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吉林省高校“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设课程实验57项、课外研究性综合性实验项目46项、课外实验基本技能训练项目24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7门、吉林大学“百门精品课程”1门;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特色专业: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地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矿床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吉林省精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地球科学类基础地质教学实习、石油地质学

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地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大学资源勘查实践教学中心

• 教学实验/实训基地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8个基础实验室、6个科研与教学实验室、2个综合实验室;设有地学测试科学试验中心,下设10个测试室。实验室(测试中心)具有实验面积近6000平方米;仪器设备1600余台件,价值人民币3000余万元;藏有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和矿床等教学、科研标本50余万件。

学院建有长春市周边、辽宁兴城两个本科生实习基地;建立了吉林红旗岭大型铜矿床、珲春小西南岔大型铜金矿床、黑龙江省乌拉嘎大型金矿床、内蒙古自治区拜仁大坝超大型银铅锌矿床、东北石油局等多个专业实习基地。

• 奖助学金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五四”青年奖励基金、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环境研究所和原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埃尔拉多黄金公司等单位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

• 教材编写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60年来编写教材数十部。其中,《地质学基础》和《变质岩石学》曾获地质矿产部“高等地质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矿相学》和《矿床学基础教程》获地质矿产部“高等地质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学院新编(修编)了《矿相学》、《矿床学教程》、《矿产勘查学》、《矿山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导论》等多部国家和吉林大学规划教材。其中,《矿相学》被评为“2007年度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矿山地质学》被先后评为“吉林大学第四届本科优秀教材”一等奖和“2011年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获奖”一等奖。

• 学生成绩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全国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名学生被评选为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中心5个、校级研究所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

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原国土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油母页岩与共生矿产成矿及勘查开发实验室、吉林省油页岩原位裂解及相关资源开发技术工程实验室

校级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数字地质研究中心、吉林大学长白山火山地质研究中心、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油页岩实验研究中心、海洋地质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油气与盆地研究所、能源地质研究所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分析与预测(负责人:张兴洲教授)、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藏的成因与识别(负责人:王璞教授)、油母页岩与油气资源评价与成矿规律(负责人:刘招君教授)

研究成果

建院初至20世纪九十年代,以俞建章董申保张秋生张贻侠等学者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发现并以俞建章教授名字命名的建章珊瑚,先后主持或承担的项目有:中国变质地质图编制;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规划的中国11条地球科学大断面之一“中国满-绥地学断面(GGT)”;国家早期矿产资源规划与科技攻关、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大庆石油会战、辽北冀东前寒武地质与矿产科技攻关、攀枝花铁矿和胶东金矿研究等矿产资源基地建设。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构造演化与油气远景”“中国东北油气资源勘查基础地质研究”“全国油砂资源评价”“全国油母页岩资源评价”“吉黑东部矿产资源潜力综合调查与评价”“青藏高原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中生代高镁闪长岩及深源岩石包体制约”“兴蒙海槽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解剖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中生代在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火山岩与增生杂岩证据”“黑龙江省东部隐伏黄淮平原油气地质条件综合调查”“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辽西兴城)解剖研究”“兴蒙造山带东段多块体拼合与成矿体系”“东、西昆仑地区的区域成矿条件、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研究”“辽吉成矿带本溪-临江市地区三维地质研究”等一批国家重大(点)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863”、“973”项目课题。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承担着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原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十二五期间累计科研经费4.8亿元;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个人科研成就奖7项;两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内)学术论文。

十二五期间,学院累计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5项,其中以地球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人的获奖项目7项;1人入选2014年度地球行星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篇论文入选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篇论文入选2014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每年派出师生参加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多次受邀做大会报告,多次成功主办或承办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要包括:“全国金矿地质、找矿学术讨论会”(2000),“中国古生物学会东北地区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01),“国际对比计划(IGCP)第420项第四次工作组会议”(2002),“第二届东北亚国际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2002),“第九次中韩东北亚地壳演化学术研讨会”(2002),“西藏羌塘高原及临区地质与资源学术研讨会”(2003),“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全国油砂油母页岩资源评价工作会议”(2004),“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2010),“全国第五届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2011)”等。

十二五期间,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伊春市地质古生物国际研讨会、大陆天然流变学研究研讨会、全国矿物科学发展论坛、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长白山火山国际研讨会、实验岩石学与计算地球化学前沿研究专题学术讨论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邀请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及野外地质考察并做学术报告。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先后有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辽西兴城)解剖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中生代在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火山岩与增生杂岩证据、中俄合作兴安盟佳木斯市—布列亚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鄂霍茨克板块构造体制叠加过程与成矿背景等10余个国家级项目与俄罗斯(4项)、美国(2项)、奥地利(1项)、加拿大(1项)、德国(1项)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

合作交流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日本等16个国家的60余所国际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交流与协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紫金矿业大庆油田等15个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了多位来自中国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来学院讲学。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院共接受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各类留学人员75名,其中访问学者32名、本科生10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11名;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黄金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协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院徽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徽呈蓝色圆形,中间为世界地图,上方为吉林大学四个字,下面两侧由和平鸽环绕,正下方为指南针和学院的始建时间,将和平鸽分开。院徽外环上下分别写着学院的英文和中文名称。

社团文化

学院通过“蒲公英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吉林大学学生发展与成长培育基地”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在学习路上”系列工作认真抓好学生学风建设;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地球科学之春”文艺演出、“李四光”杯地学知识竞赛、OEC英语演讲比赛、足篮排联赛等多项文体活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