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7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海洋地质专业。 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调入至同济大学。1975年,在海洋物探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海洋地质系。 2002年5月,学校成立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撤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

学院简介

1991年批准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2、1993年先后获准设立应用地球物理学硕士点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4-2006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点。学院下设海洋地质系和地球物理系,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资源开发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学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国家“九五”和“十五”“211”工程支持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建成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4年,占地100亩的上海海洋科技中心,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深海观测临港基地一期建成。

学院每年组织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14年7月,暨2010、2012年后,由学院及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参与组织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超过1000名科学家、研究者参会,正成为全球华人地学领域的盛会。

学院在中国深海海洋科学研究、地震油气勘探领域处于引领地位。

师资力量

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现有“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多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各部委跨世纪与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多人;学院现有教授3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1名,副教授13名。各类本、硕、博在读学生600人左右。

下属机构

学院有以下机构:海洋地质系、地球物理系、学院办公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花粉应用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宝石检测中心、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等。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实验室以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73、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大型科研课题,发表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论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2010年在科技部组织的地球科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在37家实验室中被评为优秀。

教学科研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学术方向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和资源为总目标,坚持和发展海洋与陆地,古代与现代,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观测、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特色,探索和发展海洋及相邻陆区资源、环境定量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本学科成为以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海洋地质学科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成为中国海及西大平洋边缘海古环境及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中心之一。学院的科研工作主要依托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大型仪器十余套,包括XRF岩心扫描仪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环境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地球物理学数据处理系统等。

学院院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资助额1.8亿)、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1999年以汪品先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南海大洋钻探计划0DP184的成功实施,使同济大学的深海研究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3月,以学院李春峰林间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综合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在南海实施,推进我国深海研究快速进步。

截止2011年为止,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老师担任的973项目共有3项,三人分别是汪品先院士,知敏教授,周怀阳教授。

2013年4月13日,同济大学联合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海底观测科学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四校签约仪式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厦门大学副校长叶世满、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浙江大学陈鹰教授代表四所高校签约。汪品先院士和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2013年6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首位“乘客”下潜,这位“乘客”是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下潜区域仍然是17日“蛟龙”号下潜的南海冷泉区。本航次蛟龙号下潜,同济海洋学院共有杨群慧副教授等3人参加。

目前,IODP中国办公室挂靠本学院。

精品课程

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科学绘图技术的计算机优化教学。

研究方向

孢粉、藻类学;综合地球物理;海洋沉积;大陆边缘构造与盆地分析;地震波的传播与成像;沉积与古环境;微体化石与古环境;古海洋学;地球系统演化。

科普工作

学院积极推动科普工作。早在2008年,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就在学院楼内一楼,建成国内首个以深海为主题的科普陈列馆。2014年11月,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在同济大学东校区开馆,该馆旨在向公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传播深海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科技,尤其期望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热爱、对深海大洋的兴趣。

海洋学院在建设实体性的深海馆的同时,还在网上开通了“深海探索数字博物馆”   ,方便公众在网上直接浏览、交互体验。该网站已成为中国数字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学生组织积极组织校内科普宣传,每年组织海洋节、深海科普志愿者讲解、校内外科普图片展览等。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24-01-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