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 :代表作《怎样教初学者英语》

更新时间:2024-09-20 19:42

吴青,女,1937年出生于北京,原名吴宗黎,祖籍江苏江阴;是已故中国著名作家冰心和社会学家吴文藻的幼女。196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校任教。

自1984年首次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就开始遵循《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积极为选民进行维权活动;1989年至2004年,又连续三届被海淀区人大代表推举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2001年,她获得了由菲律宾政府颁发的“拉蒙·麦格塞塞公共服务奖”(Ramon Magsaysay Award for Public Service),丈夫为陈恕,同样为英语翻译家。

人物经历

吴青196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校任教。

1977年至1979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教 "电视英语"并主持中央电视台的"星期日英语"节目。

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都市研究与规划系进修美国社会、历史及社区建设等课程,回国后担任本科生美国社会与文化及研究生的现代美国社会的授课工作。

1993年至1994年参加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在斯坦福大学历史系进修一年。

由于受到美国社区建设的感触,吴青欣然接受了中共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的提名,并成功当选。

自1984年以来,5次被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

自1984年开始,吴青将每周二下午设为“人民代表接待日”。这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设立选民接待日”的人大代表。

自1989年以来,3次被海淀区人民代表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她一直关注公民的权利,尤其是妇女权利,自2005年起为“亚太妇女参政中心”董事;

现任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董事。

个人作品

获得荣誉

3次获得"北京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奖",5次获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

1986年和198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1996年至1997年被评为 优秀研究生教师。

2001年,吴青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律宾拉蒙·麦格塞塞公众服务奖。

2003年被施瓦布基金会选为“世界杰出社会事业家”。

2003年被改革杂志农村版评为最关心“三农”问题的二十人之一。

2006年应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的聘请为“世界和平教育奖的评委”。

2006年被评为中国少年出版社第三届金译作家;

2008年被昌平区教委评为2007年度民办教育“先进个人”。

主要成就

创下三个第一的人大代表

吴青在1984年和1988年,分别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和北京市人大代表。有意思的是,吴青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的时候,母亲送她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这本《宪法》没有离开过她,执行任务时遇到困难,她常会援引《宪法》来办事。有人因而称她为“手握宪法的人大代表”,也被媒体称为“最犀利的人大代表”,。

吴青十分清楚,人大代表的职责是监督和为选民服务,在她心目中,宪法和选民能为她带来力量。她说:“作为人大代表,我首先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宪法,认真研究宪法,因为我知道中国必须要实现法治,而不是人治。”

吴青会有这种想法,是有其来由自的。1950年反右运动中,她的爸爸、哥哥、舅舅先后被打为右派,文革中又被抄家,她的家庭曾经因此而七零八碎,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使她无法认同人治,她认同的是法治。

73岁的吴青说话铿锵有力,讲话十分干脆,经常直截了当,十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说出自己的看法。她说:“作为人大代表,我创下三个全国第一。我是第一个以《宪法》维护权利的人大代表;也是全中原地区第一个设立‘选民接待日’的人大代表;还有,从1984年开始,我就不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我也是第一个不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的人大代表。”

吴青最叫人津津乐道的是,作为人大代表,她才一上任就以“反对票”引起注目,甚至轰动一时。在那时候,母亲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

1988年,吴青第一次参加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当时,大会正在审议“专门委员会”的人选,但她发觉,议案审查委员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候选人中,竟然有部分是政府官员。

吴青说:“我觉得这很不对,官员不应该也成为‘专门委员会’的委员,道理很简单,就好比运动员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为那就失去监督的意义,失去公正,于是那天投票表决时,我投了惟一的两张反对票和两张弃权票。”

吴青的这一个举动十分大胆而特立独行,在这之前,像这样的投票都是“一致通过”,从来没有人会公然大唱“反调”。

对吴青而言,敢敢投下反对票是说真话的体现,这正是母亲对她的最重要的教育。事实上,“真”字也是冰心坚持一生的文学观,她曾经提出,自己对文学的理想:

这其中只有一个字“真”。所以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

创办农家女学校

这些年来,吴青担任过中国全国妇女扫盲项目的教师,最重要的是,吴青于1998年和中国妇女报副总编、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谢丽华,创办具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农家女学校,目的是以“送你一颗果子,可以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可以受用一生”的办学理念,帮中国贫困的农村妇女,教导农家女拥有作为人、作为女人的独立人格及掌握生活技能。

吴青说:“从小妈妈就对我说,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一直意识到要做一个独立的人,要自爱、自强。”

吴青说,妈妈对她的理想的支持,不但表现在精神上,也表现在实质上。她说:“1998年,妈妈95岁的时候,悉数捐出《冰心全集》的9万元稿费,给《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以此为基础,杂志社成立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专门用来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妇女。”

农家女学校免费为农家女培训,为来自农村的学员们营造充满爱的学习环境,由于掌握生活技能与知识,她们原本黯淡的人生开始有光彩。

农家女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内外热心人士和机构、企业、群团组织、基金会的捐赠,这些年来,吴青不断努力,在国际讲坛上演讲,为中国农村妇女募捐教育基金。

回报社会

1983年,在美国进修一年;回国后,正好遇到海淀区人大进行换届选举。由于受到美国社区建设的感触,吴青欣然接受了中共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的提名,并成功地在1984年3月5日,首次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母亲冰心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女儿当选区级人大代表后,她送给吴青一本198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吴青开始运用《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积极为选民进行维权活动。

自1984年开始,每周二下午,吴青设为“人民代表接待日”。这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设立选民接待日”的人大代表。同时,她还是“第一个手捧《宪法》维权”,“第一个不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的人大代表。1989年,她被海淀区人大代表以“十人联名”推举的方式,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此后,她连任五届海淀区人大代表,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根据吴青的说法,在2004年争取第四次北京市人大代表选举时,地方党务机构负责人明确阻止吴青获得提名。因为,“市级人大代表”选举采取的是“间接选举制度”,因此吴青未能获得提名,最终落选。但是,“区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选产生的,吴青则一直保留着海淀区人大代表的身份。

人物事件

维权事例

事例一

1984年,海淀区四季青乡将化粪池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宿舍楼旁,污染了教职的生活环境。初次当选人大代表的吴青,依据《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强调“把粪坑建在别人生活区旁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在海淀区政府部积极争取;最终,促使化粪池搬离。

事例二

北京市修建的西三环,将北京外国语大学分为东、西两院间,使得这里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地方。吴青自当选人大代表后,就坚持不懈,奔走呼吁,要求修地下通道。最终,北京市政府才于1990年修建了安全通道。

事例三

在2001年的北京市人代会上,吴青连同其他46名人大代表,质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领导越权干预海淀区法院执法;被媒体称为“最大胆之举”。

观点

吴青不赞成政府官员也可以做“人大代表”。她认为政府官员应该是被监督者,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北京市人大会议主席团选举时,她曾投出反对票。

参考资料

..2023-12-01

吴青:“最像冰心的孩子”_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网.2023-12-01

吴青.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01-08

吴青:踏实做人,永不放弃,你会慢慢实现自己的目标.凤凰网 .2024-02-09

冰心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做客“三春湖”讲坛.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网.2024-01-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