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20:11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10日,是中国教育部指定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作为中国文学、历史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平台,致力沟通文、史、哲不同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化研究,并努力推动各种新文献和新资料的整理,建设一个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国际性、开放性的学术研究机构。

介绍

文史研究院院长为葛兆光教授,研究院设有学术委员会和国际评鉴委会。2010年起,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十一名海内外学者组成,负责制定学术发展方向、拟定研究课题并鉴定、验收研究成果、协助审查研究人员资格;国际评鉴委员会由七名海内外学者组成,对研究院的各种工作给予监督与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院内有院务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研究院的内部行政工作,加强与校内各院系联系,以及开展日常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等事务。

目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共有十名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各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此外,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也将继续招聘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成立三年来,文史研究院在复旦大学校方和院内同仁的协力推动下,坚持明确的研究方向、严肃的学术品格与充分的国际合作,在学术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讲演、人才培养及教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了海内外同行的好评。

职能

一、五个研究方向。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动“从周边看中国”、“批判的理解国际中国学”、“交错的文化史”、“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与“中国思想、宗教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五个方向。

二、国际学术合作。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进与海内外同行机构的联络与合作,包括人员交流、合作教学以及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以上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充分的沟通。

三、系列出版物。继续推进学术著作集“复旦文史丛刊”、论文集刊“复旦文史专刊”、学术演讲集“复旦文史讲堂”与“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的出版,并于每年出版四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通讯》。继《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之后,还将致力于域外中国文献的编辑出版,如《朝鲜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等。此外,将继续在《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建设“文史研究新视野”专栏,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四、“复旦大学文史讲堂”与“小型学术研究会”。有选择地邀请国内外高水准的人文科学概论者讲演,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此外,将继续举办小型学术研究会,在专业和学术的范围内,讨论学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五、教学工作。除专职研究人员在复旦大学各人文院系开设有关课程之外,研究院还将努力建设“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的博士课程方向。

六、团队建设与工作室。继续从海内外招聘专职研究人员、访问研究人员与博士后人员,在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之后,还将组建其他几个方向的工作室。

七、资料室与网站。文史研究院资料室除了继续补充必须的图书资料、扩大订阅领域内的海外学术期刊之外,还将重点购置海外中国学论著、域外汉文文献以及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研究院网站也将继续以较高的更新频率发布最新研究动态,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术资料。

研究员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论著曾译成多种外文,并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届长江读书奖、第三届与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新近发表的论文

《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之中—再读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

《“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清代道光年间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

《从“西域”到“东海”—一个新历史世界的形成、方法及问题》

《自家宝藏的失而复得—晚清久佚唯识典籍由日本反传中国之影响》

李星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西安美术学院文学硕士,东南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及美术考古。目前主持8卷本《中国陵墓雕塑全集》(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美术分类》的组成部分)的编撰工作,该全集正在陆续出版;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隋唐墓俑艺术研究》(批号:07JA760018),2010年12月完成。

著作

唐代墓室壁画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入选2007年中国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唐朝五代十国墓室壁画中的山水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19期,2007年6月。

关中唐代皇室壁画墓图像系统的划分〉(韩语),韩国美术研究所《美术论坛》23号,2006年12月。

〈唐代李寿墓志的造型与“灵龟负书”的传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2004年第1期。

〈隋唐墓志四神十二生肖装饰图案中的易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2003年第6期。

北朝唐代壁画墓与墓志形制和宇宙图像之比较〉,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2003年第6期。

兵马俑头像的肖像性及其文化审美特征〉,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2003年第1期。

《中国陵墓雕塑全集·4·两晋南北朝》(双主编之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董少新兰州大学学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葡萄牙里斯本访学两年。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时期中西关系史研究。目前正主持文史研究院科研项目“何大化《远方亚洲》译注与研究”,预计2010年完成;以及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十七世纪耶稣会中国年报研究”,预计2011年完成。

专 著

1、《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明清鼎革之际的何大化》,撰写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