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纲 :环节动物门下种类最多的一纲

更新时间:2023-09-22 18:07

多毛纲(学名:Polychaeta)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门下一纲,是环节动物中种类最多、比较原始的一类。该纲中代表化石有印痕化石、虫颚化石、潜穴化石以及虫管化石等,其中多毛纲动物的印痕化石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前寒武纪末的埃迪卡拉动物群中;虫颚化石较少,最早见于奥陶纪,主要出现在古生代,而虫管化石则最早见于寒武纪,龙介虫(Serpula)和螺旋虫(Spirorbis)是一类最常见的钙质虫管多毛纲化石。截止至2024年,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将多毛纲分为7目,94科,1653属,13702种,常见的物种有沙蚕(Nereis),鳞沙蚕(Aphrodita aculeata)等。

该纲动物的特点在于它们有发达的头部,有疣足。它们形态差异较大,小的只有1毫米,大的可到达2-3米长;常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大多数多毛纲动物具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而原始的多毛纲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体壁密布微血管网,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该纲动物多为海生,自温暖的浅海至深海都有,但在热带温带、浅海和深海中的种类却往往不同。它们中相当多的种类是营管居生活的,部分种类与其他动物有共生或寄生关系,既可作为宿主,也可作为寄生物,还有部分会钻穴生活。

截止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仅有Mesonerilla prospera一个物种被列为极危(CR)动物,Eunice viridis一个物种数据不足。截止2022年,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和日本刺沙蚕(日铜罗花金龟)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品种,其中以双齿围沙蚕的养殖规模最大,产值最高。该纲动物除了具有经济价值以外,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如该纲美国白灯蛾在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生物量构成中常常占据优势,其幼体又是鱼类及肉食性动物繁殖和成长的优质饵料。但是,该纲动物中某些种类也会危害珍珠贝养殖,危害农作物等。

起源演化

印痕化石

最早在澳大利亚前寒武纪末的埃迪卡拉动物群中,发现了多毛纲动物的印痕化石,其中包括体长约为3.8厘米的枝沙蚕(Springgina),其身体分节,拥有40对足。而在加拿大的中寒武统布尔吉斯页岩中,同样发现了多种多毛类化石。此外,德国上体罗统索伦组的泥灰岩中,也保存了体长9.1厘米的Eunicites化石,其头部甚至仍保持着虫颚。

虫颚化石

虫颚是多毛类咽内的甲壳质颚器,由许多颚式破碎机颚板所组成。颚板微小,呈栗色或黑色,化石中常分散保存。虫颚化石较少,最早见于奥陶纪,主要出现在古生代。在北美,虫颚化石可作为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标志化石。

潜穴化石

多毛类的潜穴一般呈管状、简单分叉管状或U形管状等,如现代沙(Aremicola)的潜穴,呈U形管状,头端洞口呈漏斗状,末端洞口有泥条状的蚓粪盘曲在其周围。沙蠋的潜穴化石多见于古生代以来的地层中。由于其他不同门类的水生底栖动物,在相似的沉积环境中,也常会形成与多毛类相似的潜穴,因此,在化中,往往难以把它们区分开来,但可作为一种用来分析古沉积环境的遗迹化石

虫管化石

多毛类的栖管又称虫管,虫管化石是多毛类化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保存形式。虫管化石最早见于寒武纪,龙介虫(Serpula)和螺旋虫(Spirorbis)是一类最常见的钙质虫管多毛类化石。龙介虫是呈不规则弯曲的柱状虫管,常成群聚集在一起,自志留纪至现代,螺旋虫是呈蜗牛状旋卷的细小虫管,虫管常带有棱脊状纹饰奥陶纪至现代。在钙质虫管多毛类中,螺旋虫在古生代三叠纪占据着优势地位,自侏罗纪起,这种优势地位逐渐被龙介虫所替代,在德国侏罗纪地层中,由龙介虫类组成的龙介虫类灰岩,有的厚达50多米。中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早第三纪陆相半成水沉积地层中,也常见有多毛类化石,主要是钙质虫管多毛类,如中华角管虫(Sinodilrupa)和管虫(Acerrotrupa)等。

分类

分类历史

中国多毛纲分类学研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早期研究主要是少数国外学者针对中国近岸采集标本所作的零星记录,多为沙蚕科种类。德国学者卡尔·格鲁伯(Grube)于1850年建立了多毛纲的分类阶元,“Polychaeta”这一名词被首次提出并使用至今。最初针对多毛类的分类主要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并且首次将其同环节动物门门下的环带动物区分开。传统上将多毛类划分为游走类和隐居类这两大类,随后,学者便以这两大类群作为分类基础,在游走和隐居两大类群下划分出包含不同科阶元的若干个目,最开始分类学者将这两大类群各划分成4个目,后期有学者依据不同部位的特征,将多毛类整体划分成为14个目,但没有对各个目间的亲缘关系有着详细的描述。

1866年Quatrefages依据多毛纲动物的躯干部是否分区这一特征,将多毛纲分为足刺亚纲(Errantiae)和隐居亚纲(Sedentariae)两大类群。游走亚纲身体无明显分区现象;而隐居亚纲身体通常可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刚节各自特化成不同形状,它们之间形态差别显著。游走亚纲和隐居亚纲的定义对之后的多毛纲高级分类阶元的划分影响很大,许多学者直接沿用这个系统或在此基础上作修订。1955年乌沙科夫(Uschakov)在Quatrefages(1866)系统的基础上,对足刺亚纲和隐居亚纲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将游走亚纲划分为4个目,将隐居亚纲也划分为4个目。

1997年,吴宝铃等人在《中国动物志.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 I. 叶须虫目》一书中,结合前人对多毛纲分类系统所做工作,在乌沙科夫(1955)的基础上,将多毛纲81个科划分为8个目14个亚目。同年,Rouse和Fauchald等人根据多毛类的形态学特征首次建立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将多毛类划分为尖锥虫目(Scolecida)和触须虫目(Palpata)这两大类群,并且通过其相应特征进行详细划分。该分类被大多数多毛类的分类研究者认可,但在后期仍然有修订与争议。吴旭文(2013)、隋吉星(2013)和王跃云(2017)分别在《中国海矶沙蚕科和欧努菲虫科分类学和地理分布研究》《中国海双栉虫科和蛰龙介科分类学研究》及《中国海多毛纲磷虫科和竹节虫科的分类学研究》中沿用了该系统。多毛类的分类系统仍处于不断变化中,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分类系统。

下属分类

截止至2024年,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将多毛纲(Polychaeta)分为3亚纲,7目,94科,1653属,13702种。截止2024年,国际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认为多毛纲下有3亚纲,9目,95科,813属,3204种。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中,多毛纲共收录2目,22科,488种。其中两个目为沙蚕目(Nereidida)和叶须虫目(Phyllodocida)。根据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多毛纲动物的部分分类情况如下: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该纲动物形态差异较大,小的只有1毫米,大的可到达2-3米长。常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有的头部明显,位于体前端,有眼和项器等感觉器官,咽可以翻出,未端具顎1对,用以捕食,头部的附肢也变成1至数对触手和1对触须,例如游走目。有的终生管栖,无可翻出的咽和顎,头部附肢变成许多触丝,合成一个触手冠,借以呼吸和取食,例如隐居目。

疣足

多毛纲是环节动物门中具有疣足的一类。疣足多为叶片状,一个典型的疣足分两叶。其中,在背方的称背枝,在腹方的称为腹枝。其边缘各生一束刚毛,中间各具一根起支持作用的足刺,背腹面各具一根须条。一般疣足的功能虽作游泳用,但是对不同生活的适应,疣足也起了种种不同的变化。最多变化的是背须。如游走目中的叶须虫(Phylodoce),背须特别发达,叶状,司游泳;矶沙蚕(Eunice)背须栉状,司呼吸;多鳞虫(Polynoe)背须变成鳞片状,借以保护身体。

内部构造

消化系统

消化道为一纵贯全身的直管,包括口、吻或咽(如吻不存在时,则形成口腔与咽)、食道、胃、肠、直肠及肛门。食道两侧有一对消化腺,可分泌消化酶,如脂肪酶及蛋白酶等,有消化作用。还有的种类在消化道的背中部内陷形成盲道,以增大消化面积。

循环系统

大多数多毛类动物具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其基本结构是由背血管、腹血管及连接它们的环血管所组成。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其中血液是由后向前流、腹血管位于消化道腹面,血液由前向后流,在消化道的前端,背血管与腹血管通过一个或几个环血管或血管网直接相连。腹血管在每个体节发出血管分支到疣足、体壁、肾管和肠道,相应的背血管接受血液,因此构成了闭管式循环。其中血液的流动主要是由背血管管壁的收缩而引起的。血液含血色素,呈红色。

呼吸器官

原始的多毛类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体壁密布微血管网,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大多数多毛类,特别是穴居及管栖的种类,具有鳃作为呼吸器官。鳃实际是由体壁的突起组成,其中含有血管丛,形状有叶状、羽状、丛状或树状等。还有许多种类的鳃是由疣足的背须或背叶改变形成的。

排泄系统

多毛类的排泄器官在不同种类之间有很大区别,有的种类每个体节有一对肾;有的种类整个虫体仅有一对或几对肾。排泄孔位于疣足腹侧的基部。另外,体腔细胞与肠壁细胞对排泄也起辅助作用,特别是在肠壁及血管壁周围,常有成堆的淡褐色或绿色的细胞团,称为黄色细胞,被认为是中间代谢及血色素合成的地方,它们所表现出的颜色是由于细胞中存在着色素,而这些色素可能是其代谢产物

神经系统

多毛类有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包括脑、围咽神经环及腹神经索三个部分。由脑发出神经,支配触手触须、眼等感官。由围咽神经环发出神经可以支配吻或咽的伸缩。每个体节神经节发出2~5对侧神经,支配体壁、疣足、体节的肌肉及其感官。感觉器官在游走多毛类中比较发达,除了触手、触须、眼外,还有项器和平衡囊。项器是一对具纤毛的感觉窝或感觉裂缝,存在于许多多毛类的头区脑的附近,受脑的支配。项器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对发现食物有重要作用。平囊开口在头部两侧,囊内含有硅质或石英颗粒,外有甲壳质包围。如果破坏其平衡囊,沙蠋则失去方向感及平衡能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多毛动物种类多,分布于所有海洋生境中,对纬度、深度和底质都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如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为日本及中国黄海潮间带、潮下带(17~53m)、东海普陀山)、平潭县厦门市北部湾底质软泥中分布较广的常见种。华美盘管虫广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内湾海域和中原地区沿海。

栖息环境

该纲动物多为海生,自温暖的浅海至深海都有,但在热带和温带、浅海和深海中的种类却往往不同。有少数种足陆栖的,也有少数种可进入河口或淡水中生活。但是真正营游泳生活不多,很多居住于石缝或自身分泌的栖管中,栖管包附于坚硬的底质或其它物体上,也有掘土穴居的。沿海的松软土、贝壳、泥土和石以及水生植物丛生的海底,是它们的主要栖息环境,且愈近岸边种类愈多。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多毛纲动物的食性及取食方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存在着不同类型。表栖多毛类都为食肉或杂食性动物;内栖多毛类多为食泥或滤食性动物。其中,沙蚕幼体浮游期主要摄食单细胞藻类,底栖穴居后则以动植物尸体碎片和腐屑为食,能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营养成分。

生活方式

管居生活

该纲动物中相当多的种类是营管居生活的,它们利用外界的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再由自身的分泌物粘着,做成各种形状及质地的管道,并用这种管作为保护自己的巢穴或捕食的隐蔽所。这种管居生活的矶沙蚕在形态上与表面生活的沙蚕类没有很大的区别,头部具发达的感官,疣足亦发达,常常用疣足在管内爬行。矶沙蚕科(Eunicidae)的物种多属于这一类型,主要分布于潮间带泥沙底质环境中。

共生与寄生生活

该纲动物中部分种类与其他动物有共生或寄生关系,它们既可作为宿主,也可作为寄生物。许多管居或穴居的多毛类,其管道内或穴道内共生或寄生有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或其他别的多毛类,这时多毛类是作为一种寄主生活的。另一些多毛类则可作为寄生物存在,例如鱼沙蚕(Ichthyotomus)是海鳝的体外寄生物,以其口刺附着在海鳝的皮肤或鳍上,吸食其血液。另外,吸口虫(Myzostoma)也是一种著名的寄生多毛类,其身体呈圆形、扁平,体长仅几毫米,具五对足,主要寄生在棘皮动物的体表、体腔消化道内。

钻穴生活

吻沙蚕科(Glyceridae)、花索沙蚕科(Arabellidae),小头虫科(Capitellidae)等营钻穴生活。它们多在海底泥沙中钻穴移动,同时分泌粘液,形成一粘液环绕的走道,并在其中生活。这些钻穴生活的种类的口前叶相应变得小而尖,眼、触角触须等感官消失,疣足不发达,但体壁的肌肉及体腔间隔膜较发达,使其在穴道中易于蠕动及收缩运动。沙蠋科(Arenicolidae)、丝鳃科(Cirratulidae)等营隐居生活。还有一些多毛类是在珊瑚礁上或贝壳的钙质中营钻孔生活。例如帚毛虫科(Sabellaridae)及蛰龙介科(Terebellidae)的一些种。可分泌粘液到牡蛎科的壳上,溶解壳的有机质及碳酸钙,以钻成孔穴,在其中生活。

表面爬行生活

多毛纲中的许多种类可以自由生活在浅海海底表面、石块或贝壳下、珊瑚礁及海藻等植物表面,例如沙蚕科(Nereidae)等。营表面生活的多毛类动物口前叶触手、眼等感觉器官,疣足发达,躯干部体节相似,一般善于运动,运动是通过疣足、体壁肌肉及体腔液的联合作用而完成的。疣吻沙蚕的步行运动是由疣足完成的,游泳运动相似于爬行运动,疣足像桨一样有力地向后划动,使水流产生反作用力,以推动身体更快地向前游动。

远洋生活

多毛纲中一些种类在大洋中营浮游生活,例如玻璃虫科(Tomopteridae)等。它们像其他浮游动物一样身体往往是透明的,其运动的方式也像沙蚕的爬行运动一样,例如玻璃虫(浮蚕属),其疣足特化成膜状羽枝,刚毛已消失,触手极长,适合于浮游生活。

生长繁殖

该纲动物生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一些多毛类在生殖时期会出现异型化和群婚等一些特征性的生殖现象。异型化现象是指沙蚕矶沙蚕、裂虫等在生殖时期离开它们穴居的生活环境,开始在水中游泳,同时头部、体节、疣足、刚毛等会发生形态改变而出现异型化。群婚现象是指性成熟的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如光强度的改变,使异型虫体成群地离开海底,游到水面,雌雄个体相互环绕游动,进行群婚。行群婚的沙蚕往往是能生物发光的个体,当群婚时,常使其周围的海面出现一片光环。沙蚕在生殖季节有行婚现象,常在月满的夜晚,雌雄合群于海面上游泳,进行排卵和撒精。有的集群游入淡水河中进行生殖,如珠江疣吻沙蚕受精卵后,受精卵行螺旋状卵裂,并以外包法形成原肠胚,最后发育成担轮美国白灯蛾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在多毛纲中是存在的,主要是断裂生殖出芽生殖。如裂虫(Syllis)、自裂虫(Autolytus)、帚松毛虫属(Sabellaria)等,分裂时身体分成两段或几段。再生能力强,触手触须,甚至头部都可能再生。一些种类有自切现象,即遇有强烈刺激时,身体可以自行切断,刺激消失后再生出失去的部分。

断裂生殖

断裂和出芽常是多毛类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又可包括自发断裂和规则断裂。前者如钙珊虫(Dodecaceria)、叶鳞虫 (Phyllochaetopteus)和自裂虫(Autoltus)等,它们可本能地断裂成单个体节或短的片段,然后再生为一新个体,有的还可重复产生一系列的子个体;后者如斯氏缨鳃虫(Sabella spallanzanii)、裂虫科(Syilidae)和生石灰虫科(龙介虫科)的属种,它们常在一定的体节准确地断裂。

出芽生殖

由亲体上出现的突起(芽体)形成新的个体,在多毛类中虽不多见,但变化却很大。如多育钻孔裂虫(Tnpanosyllis prolijera),几乎所有的体节都能产生头部,而且新头的链出现在连续的体节上。

此外,多毛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其触手触角触须、鳞片和其它软弱部分失去后会很快再生。如磷虫(Chaetopierus variopedatus)和胶管虫(Myxicola)仅留一个体节就可再生完整的虫体;缨鳃虫(Sabella)触手冠和胸部被鱼食去后,再生的体节数最多不超过3节;腹部体节可改造为胸部体节。

有性生殖

多数种类行有性生殖,雌雄异体生殖腺仅在生殖季节出现,性细胞由体腔上皮产生。有的种类几乎每个体节中均可产生性细胞,而有的只在某几节内;性细胞成熟后落入体腔,经由体壁临时开口或肾管排出。但在缨鳃虫、裂虫、生石灰虫等科的个别种中也有雌雄同体者,如缨鳃虫腹部前段产生卵,腹部后段产生精子。裂虫有先雌后雄的现象,矶沙蚕的眉萼花臂尾轮虫(Ophryotricha)则有先雄后雌的性反转现象。

人工养殖

该纲动物中,沙蚕是海产鱼、虾、鳖、贝等的主要饵料,还可作为鳗鱼及其它特种水产类配合饲料极好的添加剂和诱食剂。但是长期大量的人为采掘已使沙蚕的天然资源量严重衰退,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开展沙蚕的人工养殖既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养殖现状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俗称海蜈蚣、海蚂蝗、疣吻沙蚕等,隶属游走目(Erranta)沙蚕科(Nereidae)围沙蚕属(Perinereis),是中国沿海潮间带多毛类生态类型的主要代表和优势种类,广泛分布于浅海和滩涂。截止2022年,中国沿海主要养殖品种有双齿围沙蚕、疣吻沙蚕和日本刺沙蚕,其中以双齿围沙蚕的养殖规模最大,产值最高。2020年中国全国双齿围沙蚕养殖产量约4200t,其中浙江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广东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福建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

养殖技术

沙蚕养殖可根据养殖条件、生长需要而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沙蚕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水泥池养殖、室外土池养殖以及滩涂放养三种。其中,室内水泥池养殖方式的优点是养殖条件易控制,风险小;缺点是养殖规模较小。室外土池养殖是指利用一些室外的浅池洼地进行大面积的养殖,其优点是养殖规模较大,缺点是管理困难,易受多种生物的侵害,单位面积产量低。此滩涂放养模式的优点是养殖规模大,对沙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缺点是管理困难,产量不稳定。

保护情况

种群现状

截至2024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多毛纲有2个物种被列入,无物种的数量处于下降趋势,1种物种数据未知。

致危因素

由于过度开采和海岸滩涂的污染等因素,沙蚕资源已出现萎缩现象,虫体范围越来越小,部分区域已无开采价值。过度的捕捞以及海洋资源的污染加剧,中国广饶的海洋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链受到严重破坏,潮间带的沙蚕生物量也逐年降低。

保护级别

截止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仅有Mesonerilla prospera这一个物种被列为极危(CR)动物,Eunice viridis这一个物种数据不足。

保护措施

中国通过沙蚕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当地的沙蚕种质资源,并开展沙蚕增养殖,加快沙蚕资源恢复速度。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该纲美国白灯蛾在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生物量构成中常常占据优势,其幼体又是鱼类及肉食性动物繁殖和成长的优质饵料。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多毛类是食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螅扁虫、其它多毛类、软体动物门和棘皮动物的捕获物,也是经济甲壳亚门和鱼类,尤其是鲽形十腕总目皱唇鲨等近底层和底层鱼类的饵料。另外多毛类幼虫在浮游生物中亦占一定数量,是经济动物幼体的滤食对象,其担轮幼出也是对虾属幼体的较好食料。因此,多毛类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价值

多毛类多为高蛋白食品,部分种类,如疣吻沙蚕,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维生素B1也特别丰富,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养殖和围捕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多毛纲动物中做为采捕与养殖对象的多为沙蚕科中个体较大的种类,如多齿围沙蚕、双齿围沙蚕、疣吻沙蚕等。

科研价值

多毛类动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海洋药物研究旨在海洋生物中发现许多抗菌素、抗凝血药、抗肿瘤等具有药理学作用的物质。而在农药领域,多毛类环虫有着一定的科研价值。据报道已大量生产的新型杀虫脒杀螟丹就是从索沙蚕科(Lumbrineridae)的异足索沙蚕(Lumbricomereis heeropoda)中得到启发进一步人工合成的,它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其杀虫效力高而对人和家畜无毒性(温血动物可将其分解排出),称沙蚕毒素

海洋环境的指标

多毛类可做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指标,如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一种沿岸受淡水影响的底栖环虫,吞咽型食性,近厌氧呼吸,对有机化合物有很强的耐受力,每年3--5月份可大量采到。又如海稚虫科的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是11-12月份离岸稍远的有机物污指标生物。根据它们在生物群落中出现的优占度,可以说明海洋底质的污染程度。此外,有的多毛类是仅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种,如强刺鳞虫、双齿围沙蚕、岩虫,智利巢沙蚕等;有的则只生活于冷水环境的冷水种,如毛齿吻沙蚕、囊叶齿吻沙蚕等。它们的存在,可以做为环境冷暖程度的指标。

主要危害

该纲动物中某些种类会危害珍珠贝养殖,如才女虫属(Polydora),才女虫能分泌腐蚀贝壳的物质,在蚀透贝壳钻孔而居的过程中导致珍珠贝被细菌感染而发生脓肿溃疡,致使珍珠贝的死亡率,危害甚巨。此外,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生物)会导致经济藻类失去食用价值、工业海水冷却系统被堵塞失灵、航灯航标的失效、定深水雷的下沉、海上石油钻探设施受损、航船的被迫停航等。在附着的多毛环虫中以生石灰栖管的龙介虫(石灰虫)和螺旋虫危害最大。龙介虫多附于岩石、贝类、珊、海藻叶片、船只、码头和其它硬物上。

还有,广盐性的疣吻沙蚕(Tylorrhychus heterochaetus)和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能在低盐和淡水中生活,在南方常栖于沿海稻田,食根,危害农作物,实为农业上的害虫。

代表类群

齿吻沙蚕科

截止2024年,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所收录的齿吻沙蚕科(学名:Nephtyidae)种类共151种。该科动物虫体长目扁,横切面为四边形,犹足的背腹足叶分得很开。由头部、躯干部和尾部3部分组成。口前叶(头部)较小,为多边形或卵圆形。齿吻沙蚕是食肉者,常摄食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和其他多毛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出吻沙蚕又是泥沙滩习见种,潮间带、潮下带数十米或数百米均有分布。

裂虫科

截止2024年,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所收录的裂虫科(学名:Syllidae)种类共1112种。裂虫科多为小型细线状沙蚕植物病原线虫,体圆柱形或背腹扁平。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3个部分。头部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口前叶明显,圆球形或园边形,具2-3对眼(有时口前叶前部具1对附加小眼𫚉)、常呈梯形排列,1-3个头触手,2个触角(分离或仅基部或全部愈合)。围口节于唇部变窄,腹面具口,两侧具1-2对触须。裂虫生活时无色、橘黄色或浅黄色,色斑有或无。多无栖管,活动范围小,且多为自由生活的浅水种。常见于硬底质的牡蛎科壳下,淤泥表面,海藻、水螅、海绵中,特别在珊瑚礁中很丰富。

海女虫科

截止2024年,生物分类(Catalogue of life)所收录的海女虫科(学名:Hesionidae)种类共218种。该科动物虫体短、体节数少,体圆社状或背腹扁平。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尼部3个组成部分。头部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口前叶圆球形、卵圆形、方形、双叶形或心形,具0-2对眼、0-1对简单光滑或具环轮的角、2-5个触手。围口节背部宽,唇部变窄且与体前1-4体节沿愈合,具2-8对有内足刺的围口节触须。海女虫类分布广,数量少。在潮间带栖居者,大多摄食硅藻原生动物界和碎屑。一些大型且较活跃的种类,如海结虫属(Leocrates)是肉食性的,可捕食挠足类、有孔虫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