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

更新时间:2024-09-21 05:40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是一本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隐,主要讲述了唐太宗伪造《兰亭序》真迹的背后,隐藏的历史阴谋。

内容简介

今日流传之《兰亭序》,竟是李世民亲手伪造?

《兰亭序》原名《临河序》,在东晋时期史无记载。直到南梁刘峻所注的《世说新语》中才提到此文,全文共153字。到了唐朝,《临河序》改称《兰亭序》,在序文中增加了167字,全文共324字,此版本最终流传后世。1965年,郭沫若曾发文指出《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作,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学术大辩论。而在唐代,拉开悬案大幕的却是一桩自古未有的刺杀案。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

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原来,武元衡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留下一道连环谜题,解谜者必须步步踏对,倘若棋错一着,真相就将永远湮灭。裴玄静接受使命,开始了机关密布、阻力深重的解密之旅。此后,名动天下的女刺客聂隐娘、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的韩愈之侄韩湘子、“鬼才诗人”李贺等纷纷牵扯入局;藩镇势力奇计连连;朝廷权臣各怀心机;甚至皇室深宫中也是人影闪动,鬼胎暗结,试图遥控局势。

但真相终于越来越近,终极答案指向的竟是一个最不可能而且至高无上的人……

作者简介

唐隐,70年代生人,外企金领,现居上海市

悬疑推理狂热分子,烧脑文学达人。

热衷于研究唐朝历史文化,对唐朝人物风情、隐秘文化、历史悬案等尤为痴迷。致力于为悬疑小说读者、悬疑影视剧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创作最为醇正的“中国风”文化悬疑故事。曾创作小说《狄仁杰》系列,网络点击破亿,影视剧筹备拍摄中。

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悬疑小说第一人”。

名人推荐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引起的现象与效应,使人们把目光转向王羲之及《兰亭序》,在客观上对弘扬王羲之及传统文化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王羲之基金会主席、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王羲之国际研究会秘书长聂邦瑞

《兰亭序》是一种创作,到底是真是假,已经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的出版应该是一件好事。

——王羲之第五十五代孙、绍兴市学者王云根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受《达·芬奇密码》的影响,对文献资料和笔记小说进行了合再加工。对于写小说来讲,能够对文献资料、笔记小说这样活学活用,值得赞赏。

——《兰亭序》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一梅

读者媒体评价

悬疑小说的关键在于布局之间的环环相扣,一个谜解开再系一个结,显然平铺直叙太过单调,而将谜局之间并联起来,用故事情节来引导读者揭开谜局,才是悬疑推理小说的最高境界,《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恰到好处的实现了这一布局。全书故事节奏非常紧凑,依托历史、官场、军事、文化来呈现环境背景,结合事件、人物的描写来凸显惊心动魄的谜局,使本书成为难能可贵的历史悬疑作品。

——豆瓣读者 钉子

事实上,女性在侦探小说史上挑大梁的情形并不多见,在《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中,女神探裴玄静的出场让这部探案悬疑故事添多三分好。

——媒体人 安小羽

历史小说多讲权斗,让人看到血腥,残酷以及人性的美丑。作者唐隐的《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则独辟蹊径,通过设置谜题,探寻谜题,最后揭示出历史的真相,其情节扣人心弦,让读者在知晓谜底时获得一种紧张感、成就感。同时通过作者的娓娓讲述,我们还可以对唐朝的历史掌故、趣闻轶事、文学知识等加深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全新的文化体验。

——作家 彭忠富

作者选择“《兰亭序》真迹”这一悬而未决、争议颇多的主题无疑在抓住读者眼球方面领先了一步。

——文化名人 金永

读者在《兰亭序密码》不光体验到的是破案式的一惊一吓,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唐的人文风情,厚重的历史。这得益于本书作者唐隐深厚的古文功底,对唐朝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

——知名书评人 张帮俊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最为读者称道的就是宰相武元衡为女神探裴玄静留下的谜题被发现是一首“离合诗”,而离合诗就是古代的密码题。汉字的博大精深通过离合诗在《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京华时报》评

繁体中文版

2016年6月7日,《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繁体中文版在台湾地区上市。

据悉,在《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简体版上市仅一周,其繁体中文版权即被台湾春天出版社迅速抢购,并作为该社年度重点项目进行全力打造。甫一面世,本书就以在台湾诚品网络书店、金石堂网络书店、乐天书城等网站销售榜位列第一,引发广泛关注。

凤凰网、光明网、新浪、网易网等多家媒体先后以《\u003c兰亭序密码\u003e,以传统之美勾连两岸》做出相关报道。

图书目录

楔 子

第一章:迷离夜

第二章:刺长安

第三章:幻兰亭

第四章:新婚别

第五章:镜中人

精彩试读

枫岫主人

唐朝贞观二十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夕阳余晖还没来得及从永欣寺的屋脊上褪尽。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古刹绵延数百年的宁静。

晚课的僧人们纷纷向外张望,只见一位老僧边喊边跑,跌跌撞撞地冲出禅房,一头栽倒在洗砚池边。

“是辩才?”“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僧人们面面相觑。

服侍辩才的童僧阿尘跟着跑出来,冲上去搀扶辩才,“师父,您起来呀!”

“不见了!不见了!”辩才却只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什么不见了?”

“是、是兰亭……”辩才突然住了口,瞪圆两只血红的眼睛吼道,“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偷走的!”

他?阿尘好像明白过来了——三天前有个姓萧的穷酸书生来到永欣寺借宿,不知怎么就和辩才老和尚打得火热。辩才七十多岁了,性格孤僻,平常和寺里众僧都谈不到一块儿,偏偏与这个萧生一见如故。两人聊起琴棋书画来似乎很有共同语言,就在昨夜,辩才还邀那萧生在自己的禅房谈了个通宵。阿尘在旁边烹茶服侍,听二人又是对诗,又是比试书法,还谈到了什么王羲之的真迹……师父说的“他”莫非就是萧生?此时此刻,辩才也在回想昨夜,却已五内俱焚——

那萧生究竟是如何令自己卸下心防的?也许是他写的诗,“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深深打动了辩才。于是辩才用真心和道:“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就在这一来一去之间,辩才以为结识了一位平生难得的知己。所以当萧生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炫耀时,辩才才会自豪地说:“你这几纸虽真,却非上佳。真正的佳品在我这里。”

萧生反驳:“除了《兰亭序》,世上也没有比我这些更佳的了。”

辩才含笑:“我就有。”

“你有?”

……辩才无法再回忆下去了。《兰亭序》!为了保住师父智永,也就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传下的这件稀世珍宝,当今圣上几次三番派人来求,都被辩才以经乱散失挡了回去。实际上,那件宝贝就藏在禅房的房梁之上,世上再无第二个人知晓。可是偏偏在昨夜,如鬼使神差一般,辩才就在那萧生的蛊惑之下,亲自爬上房梁,从密洞中取出《兰亭序》,展示在萧生的面前!

是了。如今辩才想来,那萧生见到《兰亭序》时面色大变,原非亲眼目睹珍宝时的震撼,而是奸计即将得逞的兴奋!

“天哪!我怎么这样蠢!”辩才和尚捶胸顿足。

今天一早萧生不告而别。辩才整日心神不宁,晚课到一半再也忍耐不住,偷偷返回禅房。刚踏进门,便看到了房梁上那个被凿开的洞。

《兰亭序》不翼而飞!

“阿尘!快,扶我起来,跟我走!”

“你要去哪儿啊?师父?”

“去找那个姓萧的畜牲啊!”

阿尘不动。“师父,”阿尘的语调既困惑又恐惧,“那个人……他又回来了。”

永欣寺前确有一队人马徐徐而来。辩才半跪着抬起头,昏花的老眼辨识不清为首者的面容——是萧生吗?可他何以通体火红,似沐血色残阳?

那人终于来到辩才跟前。老和尚看清了,确实是萧生。只是原先的褴褛布衣换成了一身色衣冠。官服。

辩才激越的心情突然冷下来。

萧翼尽量不去看辩才的脸,而是紧盯手中的黄绫,朗声宣道:“大唐皇帝诏曰,僧人辩才藏匿国宝《兰亭序》,屡以虚言犯上,已属欺君之罪。现命监察御史萧翼取得《兰亭序》。朕念辩才护宝心切,不予追究其罪,另赐帛三千缎,谷三千石。”顿了顿,方压低声音道,“辩才,谢恩吧。”

辩才和尚匍匐于地,许久一动不动。

惭愧和内疚使萧翼无法立即拂袖而去。他想,手段的确卑鄙了些,但若非老和尚不知好歹,自己又何必出此下策?毕竟,是当今圣上想要《兰亭序》啊!

奉旨而行,哪怕烧杀劫掠亦为正道。

皇帝的喜悦和嘉奖,以及由此带来的许许多多荣华富贵的想象,终于战胜了最后一丝良心的谴责。萧翼走了。永欣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阿尘带着哭音叫起来:“师父……”从地上搬起辩才的身子。老和尚双目紧闭,一缕鲜血正沿着嘴角淌了下来。

丛书信息

《大唐悬疑录》文化悬疑系列小说还包括:

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

参考资料

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当当网.2015-12-08

历史韵味十足(评论: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豆瓣.2016-06-23

大唐悬疑录系列.豆瓣.2017-04-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