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街道 :重庆市合川区下辖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0 19:12

大石街道(原大石镇)位于合川区北部,距主城区近10公里,是主城通往渝南片区其它镇的交通枢纽,也是合川区城市组团之一。大石街道辖3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22.1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

大石街道总人口80346人,城镇非农业人口4951人,2786户。场镇常住人口10767人,城镇化水平为16.22%。大石街道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海拔高度在200米上下,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等特征,街道内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国道212与太大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

依托距离合川区主城区仅几公里的区位优势、距渝武高速公路出口几分钟路程和212国道横跨全境、兰渝铁路、重庆三环经过大石的交通优势,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盐卤丰富的资源优势,地势平坦的地理优势及正在积极打造的职教基地劳动力充足等综合优势,街道党工委行政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努力培育除主城区、华蓥山片区之外的渝南片的新型工业带。

交通状况

大石街道位于合川北部,驻地距合川主城区仅11公里,国道212线、太(和)大(石)、云(门)大(石)公路贯穿其中,兰(州)渝铁路穿境而过。村级公路呈管网状,水路交通十分方便。拥有52公里的嘉陵江干流贯穿于街道的金钟、高坪区、犁头、无缝、黄坡、沙砣、牛颈、牌湾、塘庙等9个村,区域内溪流交错,沿溪流有窄、长、陡等特点。

水文特征

大石街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早,气温多变;夏长、干旱;秋短,多绵雨;冬迟少霜雪,云雾多,日照少。辖区内常年平均降雨约1100-1300mm。降雨时空上分配极不均匀,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6.4%,而1-3月和10-12月降雨量仅占23.6%。

地形地貌

大石街道属于浅丘切岩地形地貌,岩性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2S2的紫红色沙泥岩互层,最高海拔为阜陵寺山顶452米,最低海拔为嘉陵江岸边内口码头以下中坝198米,平均海拔为280米左右。

大石街道辖37个行政村,259个农业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22.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6.48万亩(其中:土4.20万亩,田2.2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粮大镇。大石街道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番薯为主,大宗农产品多,传统农业多,精品农业少,科技含量较低。辖区内蚕桑产业、水产业、PIC生猪产业、蔬菜产业蓬蓬发展。以枇杷生产、杂柑、梨属培植的水果产业为全镇人民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水利基础设施

大石街道有小(二)型水库11座,可提供水量219万m3,小(一)型水库1座,可蓄水量100万m3,主要分布在普岩、石柱、牌湾、塘庙、双石、高顶、竹山、阜陵、大觉、楼子、石观等11个村。有蓄水量千方以上山平塘672口,可蓄水量529万m3,蓄水量千方以下山平塘79口,可蓄水量6.7万m3,石河堰35处,可蓄水量67万m3。提灌设施24处,装机容量1796KW,抽水能力564万m3。为全镇农业生产较快发展提供了水源保证。

发展思路

紧紧抓住合川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 十二项重大任务实施,特别是主城区向大石扩展、渝武高速通车的大好机遇,以街道带村、以线带面、以工促农。以工业园区拓展建设为中心(一心),以国道212线、太大路、内口支路为依托(三线),以大石中心场镇、尖山场镇、利泽场镇、内口场镇建设为支撑(四点),在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上有所突破,在小城镇规模和面貌上有所突破,在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上有所突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突破(五突破),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

一是集中智力协助做好兰渝铁路、利泽航电枢纽、云大路等大项目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围绕盐卤,谋划死海嘉陵江水上游项目,发展盐化工业及其产业链中、下游延伸项目。三是依靠、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打造职业教育基地。四是积极争取利泽航电枢纽建设大件路建设项目,谋划利泽航电枢纽的“带动”作用。五是策划做好“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大石油、大化工”项目,做好四口钻控工作,争取尽快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

和谐社会

努力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基本解决全镇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农村公共卫生和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农村经济

树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大农业观,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农村经济类别比例。坚持调整品种与调整数量相结合,调整数量与调整质量相结合,调整质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掌握各种农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特产品规模和质量,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气候、土地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沙沱村无公害蔬菜基地、花椒基地和渝南公路沿线枇杷特色产业带,推出农业观光旅游,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依靠科技,以PIC生猪饲养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扶持现有加可欣纸厂、长江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世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PIC专业合作社等企业,促进全街道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