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 :个人税后收入减必要支出后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更新时间:2023-10-13 22:26

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是指个人或家庭在扣除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用后,可以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通常用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来表示。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同时,在计算可支配收入的时候,往往需要扣除各类税费。

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宏观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税收体制、人口数量和通货膨胀等,微观因素有职业技能水平、行业、家庭结构和创业与投资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可以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够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并且能够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方法主要有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居民就业、改革税收制度、增加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劳动市场条件、加大社会福利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统计时存在着未考虑财富分配、地区差异、价格水平、非货币因素和时间因素等局限性。

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2023年同期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基本概念

定义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在扣除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用后,可以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通常用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来表示。

可支配收入,就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这是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可支配收入概念制定的,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

国际上,美国是按照收入法计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即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机构部门的收入后得到的私人部门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数

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或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影响因素

就业水平

就业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达成的就业协议数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就业水平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就业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从而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水平越高,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劳动市场中,从而获得工资性收入。同时,就业水平的提高也会带动经济增长,增加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等其他收入来源,进一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另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会反过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就意味着居民的消费能力和需求越强,从而刺激生产和投资的增加,扩大就业岗位的需求。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会改善居民的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条件,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和就业质量,增加高收入工作岗位的供给。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地说,经济发展越快,居民的工资收入和资产收入的增长也越快;反之,则较慢,甚至有可能下降。经济增长通过系统传导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不仅为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通过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报酬等影响初次分配,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大转移支付等影响再分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税收体制

税收体制也是影响国家、企业、居民可支配收人形成的重要因素,税收是国家集中和分配一部分国民收人的工具。国家征收的税款,会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的收入。税率越高,居民到手的税后收入就越少,那么最后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也会越少。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快速人口增长,会导致土地压力加剧、生产成本上升、家庭支出增加、基础设施供应紧张,同时导致就业问题恶化。此外,人口增长减缓资本形成速度,可能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都会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到影响。

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而消费水平的下降又限制着下一阶段生产的发展。公众的实际可支配收人减少,其储蓄能力也被削弱。而且,通货膨胀使本金贬值,可支配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也会受到影响。

利率变动

利率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和储蓄的一个重要价格因素,它影响了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和消费替代效应。当利率上升时,消费者的储蓄收益增加,消费者会倾向于减少当前的消费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这样会降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同时,利率上升也会增加消费者的借贷成本,抑制消费者的借贷消费,这样也会降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相反,当利率下降时,消费者的储蓄收益减少,消费者会倾向于增加当前的消费而减少未来的消费,这样会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同时,利率下降也会降低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刺激消费者的借贷消费,这样也会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实际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物价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消费者会倾向于减少消费支出,这样会降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同时,物价上涨也会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会倾向于增加储蓄以维持未来的消费水平,这样也会降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相反,当物价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消费者会倾向于增加消费支出,这样会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同时,物价下降也会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消费者会倾向于减少储蓄以享受当前的消费水平,这样也会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微观因素

教育及技能水平

教育和技能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技能水平越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也越高。例如,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可见,教育与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教育和技能也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而提高可支配收入

职业与行业

不同的职业和行业往往有不同的收入水平,这与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程度、劳动强度、风险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需求的行业和职业,收入水平也较高。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亲属关系等特征,它影响着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一般来说,家庭成员越多,家庭收入水平越高,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越低,因为需要分摊更多的家庭开支。

创业与投资

创业与投资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就业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创业与投资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比如,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创新等。

主要作用

提供政策制定依据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用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衡量收入翻番、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同步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反映收入分配状况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为计算一些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提供数据基础, 为制定收入分配相关政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如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等数据都需要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进行衍生计算。

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

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时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了解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福利水平,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表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提高,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改善,经济的内生动力增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会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意愿,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局限性

未考虑财富分配

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平均数,它忽略了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的分配状况。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差距很大,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大多数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一个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但如果财富分配不均,那么大部分人仍可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反映社会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贫富差距。

未考虑地区差异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1年为35128元人民币,但是按照省份划分,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027元人民币,而贵州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996元人民币。

未考虑价格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货币汇率、供求关系、政策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其物价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生活成本高的地区,人们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因此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上可能较低。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异。

未考虑非货币因素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货币因素。非货币因素包括居民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环境质量、文化娱乐等方面,它们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未考虑时间因素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静态指标,它只提供了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收入水平。然而,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人们的收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反映收入的波动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

改善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够让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比如,可以通过壮大实体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同时,要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提高创新水平。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有效途径。

促进就业

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就业质量可以增加高收入工作岗位,从而提高工资性收入。例如可以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增加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力度。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开业指导等服务

改革税收制度

税款的征收会直接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减少会直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改革税收制度可以优化税负结构,降低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例如,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可以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途径,使更多工薪者享受到减税红利。

增加教育和技能培训

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它可以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教育和技能培训需要有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比如,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覆盖,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和培训机会,鼓励社会参与等。

改善劳动市场条件

劳动市场条件是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流动性和灵活性等。改善劳动市场条件需要有政府的监管和引导,比如,制定和执行劳动法规,减少不正当竞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公平,提高就业效率,鼓励劳动者的跨地区、跨行业、跨职业的流动等。

加大社会福利支持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个途径是加大社会福利支持,包括提供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社会援助等。社会福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体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提高其可支配收入水平。例如,健全的医疗保险系统可以减轻个体因医疗支出而面临的负担,失业救济则为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时期的经济支持,社会援助可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家庭。这些福利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家庭实际收入,还有助于社会公平和减轻社会不平等。

鼓励创新创业

创业创新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就业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比如,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等。

数据公布

2023年,中原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2023年同期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358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403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539元,增长6.9%。

相关概念

职工人均工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劳动工资统计中的职工人均工资是统计工作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统计指标,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口径不同。

(1)调查的范围不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查统计的范围是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收入,包括家庭成员中的职工与非职工的收入;劳动工资统计中的职工人均工资调查统计的范围是城市在职职工的工资性收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

(2)反映的内容不同。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减去记帐补贴及家庭从事副业生产支出的费用。职工人均工资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职工工作单位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即包括计时工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包括超额工资)、各种工资性的奖金和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包括职工从工作单位得到的福利费(如洗理费等)、生活困难补助费、上下班交通费、自行车补助费、独生子女费、保健用品费、文娱费、差旅费及会议补助费、误餐补助费等。

人均收入中位数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1%。

截至2023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增加可比性,国际上一般采用人均购买力平价美元 (PPP) 来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例如,2007 年中等人类发展经济体组别达到 3963 美元,高人类发展组别 12569 美元,非常高人类发展经济体组别37272 美元,OECD 国家 32647 美元,中国 5383 美元,仅为 OECD 国家的 1/6。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每人占有的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人均国民收人增长与国民收入总量增长成正比,与人口总量增长成反比。如果人口增长速度慢,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快,则人均国民收人就会较快增长:如果人口与国民收入以同一速度增长,人均国民收人的增长则呈现静止状态。由于各国经济与人口发展状况不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也有较大差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