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齿蟾 :角蟾科齿蟾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1:44

大齿蟾(学名:Oreolalax major)是锄足蟾科齿蟾属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等地,多生活于山溪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峨眉山。为中原地区特有种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该蟾生活于海拔1600~2150 m的山区林木茂盛的小流溪附近。成蟾营陆栖生活,多栖于山溪附近的石洞或草皮下。5月至6月入溪联会繁殖,1980年5月4日在四川泸定和1995年6月18日在四川洪雅流溪中发现卵群,卵群呈环状或片状,黏附在石块底面; 蝌蚪栖于溪边石间或水底部落叶层下。

形态特征

外形与凉北齿蟾Oreolalax liangbeiensis相近。大齿蟾体形较大,成蟾雄性体长59.2—68.7mm,雌性体长65.0—70.0mm;后肢较长,胫长几乎为体长之半,左、右跟部重叠;咽喉部及四肢腹面有醒目的棕灰色或黑色麻斑;雄性腹部两侧有细小黑刺。蝌蚪唇齿式为I∶4+4/4+4∶I,个别为I∶5+5/4+4∶I(或5+5∶I)。卵粒全乳白色。形态 依据四川峨眉(3雄、2雌)、洪雅县(2雄)、沪定(1雄)、卵及蝌蚪标本。

成体

雄蟾体长65mm,雌蟾体长68mm左右,头部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清晰,吻长于眼径;鼻间距较宽,颊部向外倾斜,略凹陷呈一沟槽;眼大,白天瞳孔纵置呈一窄缝;鼓膜隐蔽;褶较厚,斜置达肩上方;无犁骨齿;舌后端缺刻窄而深,咽鼓管孔大。

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端球状、色浅,指浑圆而长,第一、第二指等长,显然短于第四指;关节下瘤扁平而不显;内掌突较大而低平,外掌突略小。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重叠,胫长几为体长的一半;趾端球状、色浅;趾侧缘膜较宽,第一、第二趾间约为2/3蹼,第三、第五趾为1/2蹼,第四趾为1/3蹼;关节下瘤扁平而不显;内突椭圆形,不及第一趾长的一半,无蹠突。 头部痣粒小而少,比较光滑,上、下唇缘有小黑刺疣;背部满布大、小圆疣,疣粒上有一枚至多枚黑刺;体侧及四肢背面的小疣粒稀少,且较均匀分散。腹面皮肤光滑,腋腺小而色浅;股后腺大,低平而不明显。雄蟾胸腺上有刺,腹部两侧有细密刺粒。

生活时背面橄榄绿色,体侧黄色均缀有醒目圆黑斑,疣粒正好位于黑斑中央;四肢背面横纹较宽大,黑色与浅黄绿色相间,前臂有2—3条,股部有3—4条,股部的更为醒目;当四肢褶起时,覆盖部位的颜色与体侧相同。腹面浅黄色,但下腹部色较深,咽喉、胸部及四肢腹面有醒目的棕灰或黑色麻斑。

第二性征:雄蟾前臂粗壮,后肢较长;第一、第二指背面有细黑婚刺,有1对胸腺,宽大而长,斜置达腋部,满布细密黑刺;腹部两侧由前向后至胯部有细小黑刺;无声囊,无雄性线。

卵粒乳白色,直径3.8mm,卵胶囊直径4.5mm。

蝌蚪

体大而壮。小蝌蚪头体青黑色,尾部色浅、无斑点,随着个体增大,体色逐渐转为棕黄或棕褐色,尾部有少数深棕斑点,这个特征可与峨眉齿蟾蝌蚪相区别。最大的全长可达84mm(洪雅县的达87mm),尾长为头体长的184%左右;一般全长49—50mm左右时,已长出后肢芽;该蝌蚪皮肤厚实,出水孔位体左侧中央,无游离管,坐骨直肠窝脓肿贴于下尾鳍下方,肛孔斜开于下尾鳍右侧;尾鳍起于尾基部。口部位于吻端下方,上唇中央唇乳突微缺,口角部副突上有小齿;全长30mm以上者,唇齿式多数为I∶4+4/4+4∶I,个别大蝌蚪(第37期以上)为I∶5+5/4+4∶I或I∶5+5/5+5∶I;角质颌强,口腔下部第一对舌前乳突多指状。一个即将完成变态者,体长26mm、尾残留6mm、后肢长37mm时,外部特征基本与成体者相同。

大齿蟾幼体蝌蚪比父母更大的。生活在中国高海拔的横断山区,它们的体长可以达到10厘米~12厘米,而抚育它们的父母体长仅8厘米左右。这些蝌蚪生活在冰冷的溪水中,利用强而有力的唇齿和角质颌刮食石块上的藻类。由于环境温度较低,食物少,营养差,蝌蚪发育较慢,它们要在水中生活3~5年的时间才能变态成为幼体。较长的发育期和低温环境是造成大蝌蚪的重要原因;同时胚胎发育研究也表明,蝌蚪发育慢也显示出这类蝌蚪具有冷域性动物种(生活在寒温带、高海拔的物种一般称为冷域性物种,其共同的特征是冬眠期较长)的特征。

生态分布

大齿蟾分布在中国高海拔的横断山区,模式产地在峨眉山。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洪雅县都江堰市、汶川、泸定县)。

生长繁殖

生活在海拔1600—2150米高山林木茂盛的小流溪附近。4月底在四川峨眉山发现成蟾栖于流溪附近的崖洞中或草皮下,5月中旬发现在溪中石块下抱对产卵。1957年5月2日养于室内的一对成蟾在玻缸内开始交配,抱握在胯间,到5月9日下午开始产卵,缸内盛有河沙,斜放一瓦片,瓦片一半浸入水内一半悬空,所产的卵黏附于瓦片底面

1980年5月4日,黄永昭等曾在四川沪定县磨西海拔2150m的山间的一条平缓小流溪内石下见到一只雄蟾和一个卵群,该蟾胸部和腹侧刺群(第二性征)甚明显。1995年6月18日,费梁等在四川洪雅县海拔1885m处一条山溪瀑布下的缓流处石下见到一只雄蟾和一个卵群,该卵群胚胎已发育到第18—20期;1996年5月14日又在洪雅一流溪内见到一只雄蟾,但未见到卵群,两只雄蟾胸部和腹侧刺群均较明显;在同一环境中还见到第30—37期的蝌蚪。根据以上见到的卵群发育情况分析,该蟾的繁殖季节可能在5月初至6月上旬。

峨眉山该蝌蚪常与峨眉齿蟾蝌蚪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栖于流溪石块或石缝较多的水凼内。冬季多隐于石块缝穴内,很少游动;夏秋季比较活跃,很少有集群现象,常游于岩石或沙滩边的浅水中,觅食腐殖质藻类,当受到洪水冲击或其他惊扰,迅速游到石块缝穴中去。蝌蚪发育较慢,属越冬类型,通常要经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