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堂 :曾任中共晋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1

孙光堂,灵石县人,研究生学历,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山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共晋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孙光堂在左权县榆次区两地首创并实践的生态庄园经济,是中国农业领域的一大创新性变革,曾多次受邀走进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做有关生态庄园经济的专题讲座。

2009年8月,孙光堂被评为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的专著《左权之路——一个贫困县的发展与变迁》,被誉为“关于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启迪之作”。2013年5月出版了《媒体眼中的生态庄园经济》一书,以媒体的第三方视角解读了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反响。2014年3月,又出版了《专家学者论生态庄园经济》一书,通过专家视角进一步解读了生态庄园经济的价值,丰富了生态庄园经济的理论,对研究生态庄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任职履历

参加工作后在灵石县英武公社工作;

1978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学习;

1985年12月任灵石县马和乡党委书记;

1990年10月任灵石县两渡镇党委书记;

1992年12月任共青团晋中地委副书记;

1995年6月任榆社县委副书记;

1997年3月任太谷县委副书记;

2000年12月任左权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5年5月任左权县委书记

2010年4月任榆次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副厅级)、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

2011年8月任晋中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山西榆次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榆次区委书记;

2012年6月任晋中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个人荣誉

2009年8月被授予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生态庄园

初冬的北京市,寒意渐浓。11月6日,清华大学的“时事大讲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晋中市委常委、榆次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榆次区委书记孙光堂。当晚,200多位清华师生仔细聆听了孙光堂讲解的 《生态庄园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报告大厅响起了数十次热烈的掌声。

11月7日,同样的激荡和成功在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演绎。无论在清华还是天大,年轻学子们最深的感受是:来自基层的实践,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启迪和感悟。

2009年2月,山西省林业厅首次邀请时任左权县委书记的孙光堂,作了左权庄园经济的讲座。之后,孙光堂生态庄园经济主题讲座的邀请从未间断,北京人民大会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省委党校、省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研究生班、山西农业大学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孙光堂的“足迹”,生态庄园经济开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受到关注和推广。

从“庄园经济”到“生态庄园”

2005年,在孙光堂的大力倡导和倾力推动下,当时的左权县委、县政府依托大规模移民搬迁遗留下来的耕地、“四荒”等资源,一批社会能人和工商资本,以多元化的方式筹集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尝试探索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政府主导的创新之举,很快得到了工商界人士的全力配合,左权县内县外投资者积极主动响应政府这一行动,左权庄园经济应运而生。应该说,左权县山西省最早提出并大胆实践庄园经济的地方,并很快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特点。“农民下平川,老板进深山,四荒着新绿,旧村变庄园”成为左权庄园经济开发的生动写照。

到2010年底,左权生态庄园累计已达221处,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蓬勃发展的左权庄园经济受到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们的强烈关注。2009年4月18日,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左权县庄园经济研讨会,由于左权庄园经济大多以林业开发为主,并兼有绿色养殖,有着明显的生态经济特征,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将左权庄园经济更名为左权生态庄园经济,谓之左权庄园经济的“4·18”共识。

“4·18”共识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左权生态庄园经济走出了一条山区县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创新之路,极具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2009年7月21日至22日,省政府在左权县召开了生态庄园经济现场会,左权发展生态庄园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59个山区县大力推广,以左权模式为标志的山西省生态庄园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生态庄园有望叫响全国

2010年7月,孙光堂离开他工作了10年的左权县榆次区任区委书记,在调研中,他惊喜地发现,榆次个别有经济实力的大户和企业家,开始利用“四荒”等资源进行农业规模化开发,已具备庄园经济的雏形,而榆次特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农业产业基础优势、巨大的投资潜力、广阔的发展空间及省委书记袁纯清考察晋中时提出的打造省城后花园的讲话精神,使榆次更适合发展都市农业为特征的新型生态庄园经济。“嫁接”左权生态庄园建设经验,全力推动榆次区特色的生态庄园建设,很快由设想变为轰轰烈烈的实践。仅一年时间,榆次区生态庄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庄园总数已达106处,共利用各类土地11万亩,累计实现投资9.64亿元,并涌现出来丰润泽、明乐、凯众等具备休闲观光,吃住游玩各具特色的“十大魅力生态庄园”。

2011年9月8日,榆次区第八届文化旅游节除了传统的榆次老城后沟古村、常家庄园外,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旅游产品——魅力生态庄园,令来自全国的游客耳目一新。10月22日,由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主办的山西生态庄园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副省长郭迎光代表省委、省政府发去贺信,信中指出:“左权县榆次区的发展表明,生态庄园经济具备了在全省推广的条件。”本次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们共同通过了 《山西生态庄园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指出:“左权县榆次区是全国生态庄园经济的发祥地,发展前景广阔远大,必将成为农民增收的希望,农村发展的希望、农业转型的希望。生态庄园经济不仅是中原地区农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造,也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还是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从2009年的“4·18”共识,到2011年的“10·22”宣言,山西省生态庄园的使命越来越明确,正如《宣言》指出的:“山西应该在全国的生态庄园建设方面起积极的示范作用”。

不仅仅是生态庄园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出生在灵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至今难以忘记我在农村的岁月和那里的父老乡亲……”孙光堂在清华大学园学术报告厅的开场白立刻迎来了清华师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清华大学、在天津大学,孙光堂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生态庄园,还不时穿插他的执政风格,人生感悟,在清华大学,当一位来自贵州省的学生问到孙光堂做事的原则时,孙光堂答道:“我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就是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实事,诚心诚恳地去做,对待信访百姓,我从不回避,不推迟,给他们倒上茶水,认真听他们讲述,十年时间我没有换过手机号,群众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

在天津大学讲座完后,财经学院的王成才同学这样说道:“孙书记的讲座给我们以生动的感召,一是感召我们青年学子到基层去,基层大有作为,基层能创大业,二是孙书记踏实为民办事的精神、亲民的情怀,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2000年,孙光堂走马上任左权县长,左权从此“不平静”,工商企业“二次改革”,乡村煤矿改革、信用改革、粮企改革……这些率全省先河的大胆改革在革命老区左权县相继展开,左权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脱胎换骨”,一时间成了全省县域经济大胆改革的前沿阵地,这种改革所释放出的发展动力、潜能和成就迅速显现,因此而产生的“左权现象”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2005年,孙光堂担任左权县委书记,此时,左权工商业和城市化高速发展,大批山庄窝铺农民纷纷移民搬迁到城镇谋求更好发展,针对这一全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孙光堂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庄园经济并付诸实践,很快被誉为当今县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创举……

创新的激情、务实的品格、亲民爱民的情怀构成了孙光堂最明显执政风格,2009年8月,他被授予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如今,身兼数职的孙光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受邀到各处讲座,而每一场讲座,他留给听者最深的往往是讲座内容所折射出的——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人格的影响力。

决策者要有长远眼光

这种做法短期看是一种浪费,但从长远来看,却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回想10年来在左权县的工作,我对这句话体会很深。

城市化左权县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作为一个山区县,15.9万人口分散在1000多个村,平均一个村不到200人,这需要决策者拥有长远眼光。

根据实际,我们确定了一批基础好、潜力大、位置优、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中心村,以县城和中心村为主体,合并周边行政村。人口集中后,整顿出来的可开发土地有46万亩之多。

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土地和原有的基础设施?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态庄园经济形式可以有效解决移民搬迁形成的资产闲置和移民生计问题。

生态庄园就是引导社会能人用工业商业上的资本去开发群众搬迁后留下来的耕地和基础设施,用租赁或者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去搞综合开发。从2005到2010年,左权县发展了211处庄园经济,造了6万多亩生态林、63万亩经济林,还养了3万多头畜禽。

现在的左权,城市变大了,道路变宽了,农民储蓄余额从2亿多元增加到30多亿元,县财政收入从不到4000万元增加到6亿多元。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做法让老百姓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家园,原来的耕地也可能撂荒,多年形成的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废弃了,似乎是一种浪费。但从长远来看,却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省里还决定在山西省的59个山区县推广这种做法。

县委书记走上清华讲台

没有官腔、不讲套话县委书记进清华“接地气”

没有官腔、不讲套话,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低调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孙光堂此间来到清华大学,向200多名学生讲述他曾“受益匪浅”的“生态庄园经济”,以及自己的做官心得。

由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与中国县域经济报社主办的“县委书记与清华学子面对面”系列活动当日在清华大学新水利馆举行,孙光堂对此看作是“接地气”,让坐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用“高端的视角”检验基层官员的从业历程。

什么是生态庄园经济?用孙光堂的话说,就是让“老板进村、资本进村、产业进村”,使荒山增绿、荒地改良,使“空心村”变成“新庄园”,使闲置的资产变成“赚钱的机器”,“逼着”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生态庄园经济,这一起源于15世纪英国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近年来在山西省各地遍地开花,在左权县榆次区两地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城市化建设是两地生态庄园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也可以说,是县域城镇化催生了生态庄园经济。

孙光堂介绍说,生态庄园经济有三个“五”:休闲度假、科技示范、市场开拓、产业发展、综合开发五种类型;经济性质上属民营经济,组织形式上属规模经济,管理机制上属公司经济,产业形态上属多元经济,生产流程上属循环经济的五个特点;实现了农村经营体制、农业生产模式、农民身份、农村融资方式、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的五大创新。

孙光堂用带有“山西省味儿”的汉语将拗口的专有名词讲述得通俗易懂,常常将台下的学生笑得前仰后翻。而后者对此的感觉是:“这样的官员真诚,简单,肯吃苦、实干,与传统印象中的‘官员品味’大相径庭。”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的理解是,“县委书记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同时有较为丰富的人生经历。邀请县委书记走进清华校园,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享工作感悟和思考,以切身工作实践和人生经历与青年学生探讨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这对于清华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关注并投身基层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基层教授”再登清华讲台

——孙光堂再次受邀清华大学畅谈生态庄园经济

“特别高兴我再次来到清华……我是农民的儿子,与‘三农’有着很深的感情,长期以来都在关注研究‘三农’问题……”白衬衣、黑西裤,就像一名职业教师一般,没有架子、没有官气,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低调的开场,瞬间拉近了与在座师生之间的距离。继2011年走进我报与清华大学合办的“时事大讲堂”之后,8月30日,清华大学再次邀请山西晋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光堂登上“明德论坛”。

论坛上,孙光堂部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起源发展、开发类型、多重效益、显著特点、创新意义、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庄园经济这一模式。从革命老区左权县起源,到榆次区发展,再到众多地区的推广,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丰富的基层经历和生动的语言表述深深地吸引了众多师生的注意力,不少同学都认真记录着讲座的精彩内容。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迎来了师生们多次热烈的掌声。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党委书记孟庆国对此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孟庆国讲道,这次“明德论坛”是清华大学第102期论坛,也是为数不多的来自基层的领导干部主讲,孙光堂部长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让在座师生深入了解了我国“三农”发展现状和基层改革实践,为学子们的学习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2011年11月6日,时任榆次区区委书记孙光堂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向清华师生解读了发源于山西晋中的生态庄园经济。

孙光堂曾在左权县榆次区任职12年之久,他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探索实践,依托移民搬迁旧址遗留的“空壳村”“四荒”等资源资产,倡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进行现代农业开发,首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近年来,生态庄园经济在山西晋中得到积极推广,并被辽宁辽中区,山西大同市黎城县沁源县等地广泛复制,引起了各级专家、媒体和院校的高度关注。

最后,孙光堂部长向部分师生赠送了他的专著《左权之路》《媒体眼中的生态庄园经济》和《孙光堂走进百年清华》的光碟。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我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人民的微笑是我最大的欣慰,人民的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

8月14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孙光堂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手捧奖章和证书,孙光堂心潮澎湃,他如是表达了他的获奖感言。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情怀,他从2000年12月任左权县委副书记、县长,2005年5月至今任县委书记以来,近十载寒暑扎根基层,躬耕实践,默默奉献,引领左权这个“山区、老区、贫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左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被上级领导总结为“左权现象”。

“党派我来老区,不是来当官的,是来为人民做事的,要做事,就要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孙光堂刚到左权县,正是左权最为困难之时,百年不遇的洪灾后,农业产业元气未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工矿企业面临亏损,全县16万人口有8万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这一局面,孙光堂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连续一个多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常常是忘记休息,彻夜不眠。孙光堂认识到,左权要摆脱贫穷落后,实现赶超发展,必须从改革抓起。2001年,在尚无先例的情况下,一场触动“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的工商企业二次改制在左权县大地大张旗鼓地展开。当时企业职工思想阻力大,职工身份转换资金筹集难度大,职工妥善安置困难大。这些事情解决不好,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乃至丢掉“乌纱帽”。有人曾劝孙光堂,不要捅马蜂窝,稳妥点,等一等再说。孙光堂说:“党派我来老区,不是来当官的,是来为人民做事的,要做事,就要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为了安置好职工,他跑遍了全县所有工商企业,倾听群众意见,制定合理改制方案,改制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的努力,左权县成为山西省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最彻底而又最平稳的县份。二次改制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国有股置换、职工身份置换、股权集中三个“一步到位”,这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这是孙光堂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他的带领下,左权县在全省率先推开了乡村煤矿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和粮食系统改革,同样取得巨大成功;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城市集中供热,极大拉动了城市化进程。目前县城集中供热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省内外多个县市来左权县学习取经;在全省山区县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公交车、固定电话、移动信号,拓宽硬化公路总里程是“十五”前45年的10倍;在全省率先创办县城寄宿制学校,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率先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0%;在全省首创“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模式,被专家学者赞誉为“山区县份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伟大创造”。

发展生态庄园经济同样是孙光堂的开拓之作,创新之作。当时既无先例,更无成功经验,因为有关政策不明确甚至有人提出异议。

孙光堂认为,只要有利于山区开发,有利于农民致富,有利于生态绿化,就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2005年,孙光堂身体力行推进庄园经济开发,亲任生态庄园经济开发领导组组长,他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主、离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开发庄园经济。他无数次深入全县各庄园经济点调研视察,亲自执笔撰写庄园经济的调研文章。

几年过去了,生态庄园经济蓬勃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肯定。2009年4月18日,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意义重大,有利于山区综合开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今年7月,全省生态庄园经济现场会在左权县召开。左权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经验在全省山区县份全面推广。

“贫困山区要实现经济腾飞,必须锲而不舍抓项目,只争朝夕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2009年7月26日,左权县上半年经济工作会隆重召开。会上,孙光堂郑重宣布:华能左权大电厂项目、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批准立项。顿时,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没理由不激动,华能左权大电厂、西安水电站,老区人民望眼欲穿几十年,一朝梦想成真,能不激动吗?其中华能左权县大电厂一期发电工程静态投资就达48亿元,不仅是左权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而且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左权工业企业累计总投资还多10个亿!

人们知道,在这两个项目的背后,凝结县委书记孙光堂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他经常说,“贫困山区要实现经济腾飞,我们必须锲而不舍抓项目,只争朝夕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否则,我们就愧对党的培养,愧对人民的养育。”

左权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经济总量小是最大的梏。孙光堂认为,左权要摆脱贫困,必须实施项目战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而要上项目,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改革、创优环境。为此,他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企业家赴沿海发达地区和海外考察学习,挂职锻炼,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到左权县授课、讲学,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思想解放了,体制理顺了,环境优化了,发展提速了。这几年,孙光堂亲自抓项目,亲自抓招商引资左权县每年都有20-30个项目上马,先后引进了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香港俊安等六个全国知名的大企业集团到左权投资开发。形成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先后突破了1亿元、2亿元、3亿元大关,去年达到4.62亿元,8年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43.8%。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事情装在心里,桩桩件件抓落实,只要群众满意,我就高兴”

在工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的同时,孙光堂始终惦记着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他们不仅生活贫困,而且还面临着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让这些群众尽快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孙光堂主持制定了“一城34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以县城为龙头,同时确定基础好的34个行政村为中心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引导山区群众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现在,这个规划正在迅速稳健的实施当中,全县已有3万多群众走出大山,走进县城和中心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孙光堂关心教育,关心“山里娃”,现在左权县山里娃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样坐在同样宽敞明亮的县城寄宿制学校读书;从小学到初中上学不用从家里再拿一分钱,从2008年冬季开始,每位住校生还可享受到一杯热腾腾的豆浆;全县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就读高中,农村孩子上职业高中还可享有更多的资助。在孩子们眼里,孙光堂就是他们的“护花人”。在孙光堂的关心下,全县10个乡镇乡乡有了敬老院,五保户、孤寡老人全部得到敬养。在孤寡老人眼里,孙光堂是知冷知热的贴心人。现如今,全县新建、改建了县城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新建了65个村级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普及。在贫困特困人眼里,县委书记孙光堂是值得信赖的实心人。

孙光堂说:“我是县委书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事情装在心里,桩桩件件抓落实,只要群众满意,我就高兴。”

近年来,他先后被省市授予“大接访优秀县委书记”“教育书记”“信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一项项荣誉无不浸透着他孜孜以求的心血、默默奉献的汗水。在孙光堂的带领下,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5.5亿元,比2000年净增21亿元,家用轿车以每年1000辆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干部群众眼里,他是带领全县人民走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带头人。

参考资料

市委领导.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2022-09-18

孙光堂和他的“生态庄园”.山西新闻网.2012-06-09

没有官腔、不讲套话县委书记进清华“接地气”.中国新闻网.2014-03-20

为了老区人民的微笑——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左权县委.新浪.2014-03-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