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祠 :祭祀场所

更新时间:2023-09-25 11:50

聂氏宗祠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场所。中原地区的封建社会以忠孝礼仪为制度基础,宗祠作为家族的象征,自然在人们心目占里有极高的地位。宗祠祭典代表着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明代初年,流坑建起第一座祠堂,到万历年间,全村已有分祠26座。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家族,以儒家理学成分增进宗族的凝聚力,以心学的弘扬给宗族注入了存理去欲、修齐治平的生机,几百年来,祭祖活动相沿成俗,成为族人行为和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如今村中还散落着50多座旧祠。家家户户的厅堂里都设有神,每月的初一、十五早晨,村民燃放一小挂鞭炮,敲击小铜铃,给神龛上供,虔诚祈祷。是时,村内炮仗声此起彼伏,成为一道风景线。

简介

流坑村中原地区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董氏精英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持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宗教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聂氏宗祠,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石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背景

宗祠在人们的心中是神圣的,它与各房谱牒相配合,就是一套严厉的法制系统。古时候的流坑木业发达,村中对于树木森林的保护有加,在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修明房谱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套法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历史资料

修胤明房谱《樟木坑禁约》内称:“取地柴(按:即作为薪炭的矮灌木)外,如有盗取树木一枝一者,一经察获,立拘犯到祠,分别责罚。如敢再三害,及藐法欺尊,恃悍拒搞等情,定行从重惩罚,并即削黜,终身不许分取木子。若五十以上尊长,恃老故犯,除加等议罚外,并即摘其祭神情吉凶酒肉,终身不许入祠。众力同攻,断不宽纵。”

实例

民国年间的实例,人们见过因此在聂氏宗祠当场责打的,还有一例是在族房长公议后,最后决定觉悟塘淹死。如属罚款,首次三吊三,再犯33元,一次比一次重。宗族组织用了各种现实的族内法律、经济制裁手段,使奖、罚样样可以落实,具有相当强的制约力量。加外,流坑山产,主体部分在流坑村到招携银中之间三十余里的河道两侧。当时,乌江河中木排不断,排工沿流而下,对两岸山林的变化了如指掌,一旦发现盗伐或森林火灾,都可以时报警,马上处理。

流坑大宗祠是流坑村最为考究的建筑,尤其是其前院的三座牌坊不仅在景观上有不可忽视的标志作用,在村民心目中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2004年江西省对此大宗祠进行修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遵循“全面保护、尊重历史、还原风貌、突出重点”的总体保护和整治原则,对这一区域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人文景观、牌坊及影壁的复原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尽其所能地展现了流坑村的历史原貌。据称,规划实施结束后,流坑可能进一步成为今后研究江西乃至中国历史与民俗的重要基地。

流坑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流坑庞大的古建群体,布局井然有序,整个好似一座严整的城池,其房屋系统、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科学合理,独具匠心,显示出古代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