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吟 :莫应丰所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0

《将军吟》是当代作家莫应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0年。

《将军吟》是一部正面描写“文化大革命”全过程的小说,它以空军某兵团司令彭其受迫害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三位将军的不同命运,歌颂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原则性和斗争性,控诉了林彪“四人帮”的罪行。

《将军吟》通过刻画三位将军的不同命运,控诉林彪与“四人帮”的犯罪。彭其是跟毛主席爬雪山红军过草地、打日本打老蒋的老将军,他在各种困境中仍千方百计保护战友,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同志们不受困境的困扰。另一位将军陈镜泉与彭其是老同乡老战友,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却又忠心一片。另一位老革命胡连生,则是爱憎分明,火暴如雷。

《将军吟》以诗意化的理想表达了一位正直将军在特定年代的内心悲愤,而且通过立体化的人物群像塑造,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整本书尖锐而富有贯彻力,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尖锐的矛盾与斗争,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又坚强以及历史的残酷,颂扬了老一代革命家在生死考验下的原则性和斗争性。社会上一般认为,“伤痕文学”中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便是《将军吟》。1980年《将军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82年《将军吟》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成书背景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晦暗愚昧的一个时期,现代迷信、极左路线、极左思潮广阔的范围、在长久的时期内,侵蚀和毁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的思潮曾一度遮蔽了小说的创作。1977年11月,新时期小说和“伤痕文学”的发轫,在社会上引起了震动,自此伤痕文学开始流行,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揭露文化大革命创伤的小说。

莫应丰的《将军吟》是最早构思于1972年,莫应丰吸取了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思想探索的成果,从自己的悲喜剧交杂的经验中得到了实证和启发。他和当时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起初他也虔诚、狂热,但不同的是,他很快从混乱和困惑中恢复过来,站到了自己曾经过于崇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对立面。

1976年的“四五”运动,标志着中原地区的新时代,预示着这个时代劳动力将在绝望的斗争中分娩。同年2月,正在上海市修改草案的莫应丰在上海见证了“四人帮”余罪的逆转,胸中的愤慨溢于言表。在这个时期,《将军吟》的思想也日益成熟。

3月中旬,他从长沙市躲到文家市镇小镇,秘密从事《将军吟》的写作,展示着一个普通正值的中国人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判断和预测。到了“四五”,莫应丰已经完成了18万字。4月6日,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同时,他从“四人帮”的濒死斗争中看到了命运的巨大阴影,带着信念写出了《将军吟》。

出版历史

1976年4月7日,莫应丰决定继续写作,到6月底完成了近50万字的《将军吟》。再进行反复修改完善,6月26日《将军吟》的最后一个字创作完成。1979年,这部作品送到《当代》杂志社,名为《将军梦》,而后经主编建议改名为《沉思》或《将军的沉思》,莫应丰得知后致信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表示希望改名为《将军吟》。韦君宜读后,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力作,她力主发表。只是鉴于当时审稿的严格,出版社邀请莫应丰到京修改手稿。但是直到莫应丰离开北京,他都没有接受修改的建议。而《当代》在1979年第3期中发表了《将军吟》,到了1980年,韦君宜担起责任,将书稿《将军吟》原封不动地出版。

内容情节

彭其由于反对吴法宪受到了批判,这使得他身边的人们开始恐慌了起来。他的秘书邬中开始联合妻子投向当时的中央“红人”江醉章,他女儿的男友赵大明以为彭其是“坏人”而加入了革命家范子愚率领的反叛队,他的女儿在担心父亲安危和对男友的不舍和愤恨中艰难度日,他的战友陈镜泉在保护他和自保之中徘徊和思索。而另一面,范子愚则带领着队伍开始对彭其展开批斗,而他们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央“红人”兵团宣传部部长江醉章。

在江醉章和邬中夫妇的阴谋和算计之下,彭其在南隅遭到了劫持也在北京受到了批斗,并被撤了职。一次,彭其借酒消愁,在喝醉之后不慎摔下桥而摔断了腿,恰巧得到了老工人赵开发的帮助,原来这人是赵大明的父亲。赵大明跑回家里,看到这一幕,他又惊讶又兴奋。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彻底悔悟,越发感到了这场革命的破坏性与罪恶性,他决定保护彭其。失去了江醉章信任并被一脚踢开的“革命家”范子愚,只身进北京抢功,被拒之门外,流落街头。当他在北京看到一家大报纸时,意识到江醉章原来是个叛徒,他想在关键时刻要挟江醉章。彭其腿伤之后,被送回了南隅,这使江醉章起了“斩草除根”的想法,因此联合邬中夫妇将彭其关进了阴湿的小石屋,并不给予足够的食物和水,而这一“监督”任务则成为了考验赵大明的手段。

一次彭其的战友胡连生打猎撞见了彭其在小黑屋里舔石板的水珠解渴,便找到陈镜泉理论,被蒙在鼓里的陈镜泉立刻与胡连生前往小石屋,途中赵大明向他们交代了所有他所了解到的江醉章和邬中夫妇的阴谋诡计并申请了复员。正在得知所有阴谋的陈镜泉感到悔恨之时,北京的周总理打来了电话,表示要接彭其去北京,最终一众人送彭其上了飞机。

主要人物

彭其

彭其是一位职业军人。他因于“文化大革命”前夕给吴法宪提过意见,在北京受到批评后, “带着一个错误尾巴”回空四兵团主持工作。彭其的那个在会议上公开提出的意见,变成了“罢官”“夺权”“反党”的罪行,继而遭到了秘密绑架、挨批受斗、囚禁密室、撤销职务等人身迫害和残酷无情的组织处理。彭其从精神到肉体遭到林彪反党集团的严重摧残。但始终不向恶势力低头,无论怎样身处逆境,他总是仰头挺胸,奋然向前,珍视着军人的荣誉,守持着军人的职责,表现出他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

陈镜泉

陈镜泉也是职业军人,他曾任空军新编第四兵团政治委员。他一生坎坷,经历过很多挫折,但又忠于职守,在担任政治委员时,他的上司要求他与他的战友彭其作战,在经过思想斗争后。最终,他还是选择从工作职责出发,担任了反对彭其斗争的领导人。

赵大明

赵大明是空军新编第四兵团文工团成员之一。在文革的特殊背景下,赵大明也一样认为自己是有理想、忠于无产阶级的新一代革命家、会成为历史的英雄,为此他加入了造反派的行列。当革命进一步深入,他发现原来所谓的革命只是被少数派利用时,感知自己所坚持的崇高理想只是阴谋诡计时;他有挣扎、有犹豫,更多的还是审时度势,他并未为自己的理想坚持真理而献身,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为谋害推到别人,而是将阴谋材料备份,最终参与批斗陈镜泉。

江醉章

江醉章是南隅空军的宣传部部长,是笔杆子出政权的阴谋家,说着革命的道理,做着反动的言行。江醉章是文革的推动者,这也是受中央授意的,文中他说自己的一封私人信件比机关的正式文件还要有用,他是那场运动的推波助澜的人,说着别人听不懂但是却又看破红尘的话,五条理论三条纲领始终贯穿他的思想,他是革命家,是弄权者。

主题思想

{英雄形象的敢于斗争}

作品围绕主要人物彭其将军和江醉章之间的矛盾,描述三个老红军在运动中的不同遭遇,愤怒控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军的罪恶,将各色人物和他们的形象都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反映了那个时代惊心动魄的生活,也对人性进行了光明和黑暗两方面的深刻发掘和思考。艺术地讴歌了社会和历史光明前进的力量,热情歌颂了彭其等老一辈革命者坚持革命原则,敢于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革命精神,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尖锐的矛盾和斗争。鞭挞了丑恶、黑暗、虚伪、阴暗的各种势力。书中描绘的艺术天地,虽然是社会的一个侧面,却涉及了许多本质性的问题,很能启人深思,使人警觉。

{青年人的不断摸索}

小说写出了青年人在厄运、在逆境中磨练从而变得成熟,最终认清了敌人和盟友,分清了好坏。选择自己的正确的生活方式,掌握生活的能力,还运用了自己的能力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对文化大革命中普通人的历史真相,它具有巨大的觉醒效果,并提供了一面镜子,帮助读者看到他们的内心,从而不断地擦拭污垢,让心灵变得清晰明亮。

{普通劳动者的纯洁心灵}

小说还描绘了一些老年劳动者纯洁的心灵世界。在泰国人妖颠倒的日子里,他们温暖了受到迫害的将军和他们的家人,调整了小说的情绪和节奏,不仅展现了张弛有度的变化,也展现了我们人民美好性格的悠久传统,表现了党和军队代表了人民无法抹去的光辉形象。同时,它在将军的感慨中给了读者一个启示:不要在任何时候切断人民血肉间的联系,也不要在任何时候淡薄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情。

艺术特色

{立体刻画人物形象}

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把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各种境遇中,以此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此更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多样性,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例如彭其,小说在描写彭其时,是通过其所处场景和境遇来刻画的,如他身处顺境时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刚正不阿、坚持奋斗等等……又例如江醉章,小说通过写他与范子愚、彭其、胡连生等之间的矛盾,从而刻画出他阴险狠毒、老奸巨猾、不择手段的形象。

{明确的美丑观}

这部作品表现出作者鲜明的对美与丑的看法。不仅热情地讴歌了美,给今天的文学画廊留下了辉煌的美的典范,而且通过深刻生动地揭露丑、鞭策丑,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类型的丑形象,启发读者发现生活中的好事以及认识到生活中的坏事。

{线索繁复,结构精巧}

《将军吟》全书结构复杂,头绪纷繁,故事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虽然小说是从正面描述的军队的文化大革命,但它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汹涌浪潮、面临的矛盾斗争、历史、命运和命运为主线,围绕主要人物彭其将军和江醉章之间的矛盾等等纠葛构成的线索。从而全方位地呈现出文化大革命最初几年的样貌。

作品影响

1982年12月6日,《将军吟》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将军吟》严格按照现实主义原则,不加粉饰地描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荒谬现象,从一个侧面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瞬息万变的政治风云,揭露了林彪、“四人帮”的罪恶行径,歌颂了老一辈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让读者了解到更多当时的险恶环境。且一般认为,“伤痕文学”中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便是《将军吟》 。

作品评价

文学评论界对《将军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重要的原因是认为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只写出了社会性格,或社会的类型性格而缺少个性和典型化。但是公认它是一部具有强烈历史感的小说,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正义的坚持。

参考资料

将军吟.豆瓣读书 .2023-03-12

周恩来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态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3-12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政府网.2023-03-31

【共和国文学记忆】将军一梦醒其时——莫应丰《将军吟》.红星网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2023-05-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