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白辛树 :安息香科白辛树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9:30

小叶白辛树(学名: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 et Zucc.)属于安息香科白辛树属的灌木。

形态特征

小叶白辛树是一种乔木,高可达15米,胸径约45厘米;嫩枝密被星状短柔毛,老枝无毛,呈灰褐色。叶片为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4厘米,宽3.5-8厘米,顶端急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尖的锯齿。嫩叶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背面尤其密集,成熟后上面无毛,下面稍被星状柔毛。侧脉每边7-9条,和网脉在叶片两面均明显且稍隆起。叶柄长1-2厘米,上面具深槽,被星状柔毛。圆锥花序伞房状,长3-8厘米;花白色,长约10毫米;花梗极短,长1-2毫米。小苞片线形,长约3毫米,密被星状柔毛。花萼钟状,高约3毫米,5脉,顶端5齿;萼齿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3.5毫米,近基部合生,顶端短尖,两面均密被星状短柔毛,花蕾时作覆瓦状排列。雄蕊10枚,5长5短,花丝宽扁,膜质,中部以下联合成管,内面被白色星状柔毛,花药长圆形,纵裂。果实倒卵形,长1.2-2.2厘米,5翅,密被星状绒毛,顶端具长喙,喙圆锥状,长2-4毫米。花期3-4月,果期5-9月。

分布范围

小叶白辛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省浙江省遂昌县浙江天目山昌化镇)、江西省庐山安远县、井岗山、瑞金市、新建、石城县)、湖南省宜章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衡山南岳区永顺县)、福建省德化县、光泽)、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等地。此外,日本也有该植物的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栖息环境

小叶白辛树喜光,适生于酸性土壤。通常生长在海拔400~1600米的山区河边以及山坡低凹而湿润的地方。

栽培

种子收藏

小叶白辛树的种子在8月下旬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收方法是使用长芉剪将果穗剪落并装袋运回,然后将果穗放置于地下日晒1~2天,期间需翻动数次,直至内果皮干燥后敲打,筛选出种子。去除杂质后,应将种子存放于冷库中,贮藏温度以5℃左右为宜,发芽率约为22%。需要注意的是,小叶白辛树的种子不宜阴干或湿沙贮藏,这会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育苗选择

育苗圃地应选择土层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黄红壤土,最佳选择是海拔800米左右的肥沃熟山地。在初冬时对圃地进行深翻,深度至少40厘米,同时清除杂草、石块、树枝等杂物。春播前,应施用复合肥、钙镁磷肥作为基肥,并加施喃丹以防地下害虫。

种子处理

对贮藏的种子进行水选,将种子放入大容器中,加水至水面高于种子30厘米以上,及时捞去漂浮的种粒,反复多次,以获得优质种子。选出的种子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之后稍沥干,放入密封塑料袋中静置3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数次,晒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催芽。催芽时,可将种子浸泡在50℃的温水中,确保水面高出种子10厘米以上,每天换水1~2次。当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种子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中,并用湿麻袋覆盖,每天淘洗1~2次。当种子有10%以上破胸时,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管理

播种时间定在3月下旬,采用条播方式。在准备好的播种苗床上,开设行距20厘米、宽7厘米、深4厘米的播种沟,行向宜南北向,以便苗木受光均匀。播种量约为180kg/hm²。播种后,应耙平床面,并浇透水,种子大约40天后出土。

本种探讨

广西白辛树(Pterostyrax microcarpus Diels)是一种未正式发表的种,也未找到鉴定的标本。然而,陈嵘在《中国树木分类学》(1973年)中提及了这一种,并在检索表中将其与小叶白辛树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广西白辛树的果实较小,果长约1.2厘米,可能实际上就是小叶白辛树。

用途

小叶白辛树是一种散孔材,木材淡黄色,边材和心材无明显区别,材质轻软,适合制作一般器具。由于其生长迅速,可用于低湿河流两岸的造林。此外,由于其观叶和香花特性,以及叶形的奇特性和花香,常被用于庭园绿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