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 :2006年李启民执导的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4

《小巷总理》是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由李启民执导,2006年8月9日上映。本片取材于优秀社区干部谭竹青的真实事迹,展现了一位社区工作者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剧情简介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东北地区某市城郊一个叫苇上的社区,属于城市边缘地区,城市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刚刚达到温饱。在以棚户为主要居民构成的苇上,群众最怕的、也是最担心的就是天要下雨。因为天一旦下雨,苇上群众将重走“大雨滂沱走泥丸”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

又一个“大雨滂沱走泥丸”的上午,谭竹青主动申请离开工作多年的街道,用板车拉着从家里搬来的桌椅板凳,走马上任苇上社区居委会主任。为改变苇上社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方便棚户区居民群众,谭主任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就是筹建如意小吃部。小吃部开张那天,谭主任夸下“海口市”:不久的将来,如意小吃部将变成如意饭庄!小吃部在向大饭庄发展,谭主任注意到返乡回城的知青大多都没有落实工作。看着一帮学业荒废、整天游手好闲的回城知青,谭主任想到了开办社区服装加工厂。谭主任亲自出马,请出文革期间遭受不公正打击的高总工程师,领着知青,建起社区服装加工厂。

从走马上任居委会主任那一天起,谭竹青的心里就没有三个孩子的位置。儿子在外面打零工,想找当妈的帮忙解决工作,谭主任把大家伙谁都不敢接手的南湖公园娱乐开发项目,以收取四万块钱作为押金,交给儿子去闯荡;大女儿结婚等着用房,谭主任却合计把原本紧张的自家房子扒掉半边,腾出地来盖社区幼儿园。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是十年。十年后的小吃部果真发展壮大成如意饭庄,一再翻新的幼儿园不仅解决苇上上班一族的后顾之忧,还解决不少困难居民的就业;儿子的游乐场颇具规模,收入稳定丰厚,谭主任却做通儿子工作,让儿子把步入经营正轨的游乐场转让给困难户大牛叔,自己重新开辟南湖旅游船项目。

进入21世纪,关注老年人生活、棚户区改造、退市修路一个接着一个的大事摆在谭主任的面前。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谭主任已经是雪染双鬓的老人,但哪一件事也没难倒谭主任。当苇上社区一步步走上幸福生活康庄大道时,谭竹青积劳成疾,于2005年12月因病去世。送别路上,苇上居民把他们的“小巷总理”谭竹青送出好远好远。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获得荣誉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是以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的。

作品评价

影片编导对于作品纪实风格的把握十分清醒,观众不难感受到回荡在全片的质朴气息。作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纪实影片,《小巷总理》并未忽视以情感人,着意安排了几个抒情环节,强化了人物的情感交流。片中多次出现的君子兰特写,分明寄寓着对主人公的赞美,而片头片尾的南湖路上打伞母女及逐渐增多的行走人群,其缅怀和象征意义,更是令人心动。拆迁工地挖砖,表层是写实,然而导演处理得很有寓意和激情,让人想起新旧更替,新的生活正是开辟于旧的废墟。(《东亚经贸新闻》评)

影片截取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谭竹青的人生经历,以一条城边街道变迁为聚焦点,按泥泞路、红砖路、柏油路三个阶段,细腻感人地展示了她甘当人民公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情怀。影片的特色在于,突出改革开放背景下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描绘了主人公关注底层民生的扎实、贴近与忘我,从而赞颂了她精神品格的时代风采。(1905电影网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电影《小巷总理》观后感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浪.2021-03-26

小巷总理_详细资料_1905电影网.1905电影网.2021-04-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