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

更新时间:2024-09-20 17:58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于1906-1907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童话,也是作者拉格洛夫的重要代表作。此书是作为瑞典教育改革的教材诞生的,内含大量瑞典历史地理民俗知识,将爱国思想贯穿其中,又兼具童话的想象力。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讲述了一个叫尼尔斯的恶劣顽童因为得罪小精灵被变为拇指大的小人,与自家的雄鹅莫顿一起踏上历险旅途的故事。书中以尼尔斯与雁群的游历之旅为串联,借助尼尔斯的儿童视角,生动描绘了瑞典各地的人文风情,将瑞典的地理、动植物、文物古迹和人民的生活贯穿其中,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

1909年,拉格洛夫凭借《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为世界上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成为了首部也是截至2023年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诺贝尔奖评委在颁奖辞中写道:“这部作品中有着独特而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厚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被誉为“20世纪的安徒生童话”。迄今为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已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阅,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

写作缘起

1882年,拉格洛夫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室女子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当了十年中学的历史教师。十年任教经历为拉格洛夫参与瑞典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石。1891年,拉格洛夫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在瑞典国内文坛崭露头角。之后,她决定专职从事写作,为了收集素材,拉格洛夫多方游历。当时恰逢瑞典教育制度改革,瑞典小学教师协会联系到拉格洛夫,希望委托其为瑞典全体小学生编写一本全新的有关瑞典人文地理教科书,且该书需“具有教学意义,严肃认真,无一句假话,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拉格洛夫答应了下来,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书的出现拉开序幕。

在接下委托后,拉格洛夫一度无从下手。“当尼尔斯随雁群旅行的那一年,一个妇人(拉格洛夫)打算为学龄前的孩子们写一部关于瑞典的书。但是她长时间不知道怎样着手这项工作。”为了顺利开展写作,一方面,拉格洛夫亲自走访了瑞典多个区域,教师协会也提供了大量关于气候资料、植物志、动物志和瑞典各地区经济状况的真实资料。另一方面,拉格洛夫回到了她的家乡莫尔巴卡寻找灵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她决定套用自己处女作《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的主题,写尼尔斯的成长过程。

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后,西方工业化发展迅速,人与自然矛盾加深,“自然在审美中几乎消失尽,只剩下人的“目的性”与“道德”。随着生态理论逐渐得到重视,人们开始自觉地批判这种思想。《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展示了20世纪初瑞典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从对峙走向融合的过程。尼尔斯的成长经历正体现了拉格洛夫对人类过度消费自然的批判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展望。

出版历史

拉格洛夫最初于1904年开始准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编写工作,1906-1907年,此书以上下卷的形式出版,拉格洛夫为其取名为《尼尔斯·豪格尔森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简译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至2022年底,该书已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阅,成为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作品之一。在中国,也不断有出版社出版《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不同译本或版本。

内容情节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顽童尼尔斯骑在鹅背上历险的故事。尼尔斯调皮、贪玩、笨拙、懒惰,对动物毫无同理心,常常对动物恶作剧,认为“人自高于所有别的造物”。一天,他因捉弄小精灵被变成了拇指大的人,还拥有了能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恰逢一群大雁途径农场,家中的雄鹅想要跟随大雁一起飞走,尼尔斯骑到了鹅的脖子上,试图阻止但没能成功,还被鹅一同带上了天空,开启了他骑在鹅背上与雁群一起游历各地的奇幻经历。

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在祖国的山水人文风光中遨游,学习了大量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听了许多故事和传说:他见识了丘拉贝里山的地形地势,壮美风光;重温了斯摩兰“三级阶梯”地形的传说;见证了卡尔斯克罗纳军港的恢弘壮观,屋舍俨然;学习了瑞典军舰发展成熟的光辉历史,浓浓的民族自豪感萦绕于心。尼尔斯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和熊鼠一起战胜了贪婪残忍的沟鼠,救下了松鼠母子。在漫长的里程中,尼尔斯不断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学会了尊重他人,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有同情心、博闻强识、乐于助人的男孩。当雁群再次经过农场时,尼尔斯得以恢复原状,回到了父母身边。

书中以尼尔斯与雁群的游历之旅为串联,借助尼尔斯的儿童视角,生动描绘了瑞典各地的人文风情,将瑞典的地理、动植物、文物古迹和人民的生活贯穿其中,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此外,还展现了大量瑞典的自然人文景观,如:古利明城堡、伦勒比河、奥兰群岛、奥姆贝利山等。

角色介绍

尼尔斯

尼尔斯是童话的主角,也是一个成长的角色。一开始,尼尔斯是一个顽童的形象,他调皮、贪玩、懒惰、笨拙,毫无同情心,认为“人,自有高于所有别的造物的东西”。在得罪小精灵变成拇指大的人后,尼尔斯机缘巧合开启了在鹅背上历险的奇幻经历。通过旅行,尼尔斯经历了很多磨难,对孤独无助有了切身的体会,也认识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应彼此尊重、互相爱护。在大雁阿卡的引导下,尼尔斯与动物们互帮互助,渐渐赢得了动物们的喜爱,逐渐学会了什么是同情与爱,懂得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性格进一步完善。完成游历回到农家小院的尼尔斯再次看到父母,对父母产生了浓浓的爱和依恋,阻止了妈妈杀死雄鹅莫顿,最终得以恢复成人,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莫顿

牧鹅娃尼尔斯家的雄鹅,勇敢而富有挑战精神。在家鹅都劝阻的情况下,因为大雁的邀请,展翅追随雁群,将想要阻止他的尼尔斯带上了天空,开启了尼尔斯的历险旅程。在旅途中,它是尼尔斯的主要“座驾”,也是精神支柱。一开始莫顿体力不支,追赶不上雁群,但在阿卡的激将和尼尔斯的劝导下,他最终成功完成了旅途。在童话的结尾,莫顿还成为了小精灵给尼尔斯最后一个考验。当时尼尔斯的父母想要杀了莫顿卖钱,尼尔斯克服压力挺身而出,在救下莫顿后得以恢复原型。

阿卡

雁群的头雁,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她严苛又善良,因为对人类的戒备提防,她一开始不愿接纳尼尔斯。在尼尔斯因为勇敢保护雁群的举动赢得她的信任后,她领导雁群勇斗狐属,救下了尼尔斯。此后,她教导尼尔斯寻找食物,传授他生存经验,比如在森林要小心狐狸和貂,在湖边要小心水獭亚科,在石头上要小心鼹鼠等。她还指引尼尔斯与森林中的动物们和解,鼓励他战胜困难,为尼尔斯的成长保驾护航。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生态思想

20世纪初瑞典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从对峙走向融合,尼尔斯的成长经历体现了拉格洛夫对人类过度消费自然的批判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展望。从生态文学的角度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情节以小精灵和动物指代自然,以尼尔斯和人类代表人类社会,体现人类从过分掠夺自然(尼尔斯欺负动物,得罪小精灵)到被自然制裁(尼尔斯被变为拇指大),经过自我反省(尼尔斯见到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侵袭),自我救赎(尼尔斯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类和动物),最终得到自然的谅解,与自然和谐相处(尼尔斯恢复正常与父母团聚,与鸿雁告别)这一过程。童话通过26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场景,以尼尔斯的神奇历险为串联,给予儿童生态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教育,从而促使了儿童的成长。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揭示了作家的生态观:人类不能过度开发自然,毫无顾忌地破坏动物栖息地。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的一份子,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生。“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可能在自然界面前是自由的。”

教育思想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拉格洛夫应邀为瑞典小学生创作一部新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 “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可以说,这本书诞生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教育。拉格洛夫曾说,创作这本书“是为了教育瑞典儿童热爱自己的祖国”,从教育学观点出发,“只有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祖国的历史,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拉格洛夫除了以游记的形式向儿童介绍瑞典的历史地理,还通过尼尔斯的所见所闻对儿童进行道德和伦理教育。

尼尔斯一开始是顽童的形象,调皮、贪玩、懒惰,对人和动物行为恶劣,经过小精灵的惩罚和漫长的游历生活,尼尔斯经历了很多磨难,对孤独无助有了切身的体会, 认识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应彼此尊重、互相爱护。在大雁阿卡的引导下,尼尔斯与动物们互帮互助,渐渐赢得了动物们的喜爱,逐渐学会了什么是同情与爱,懂得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性格进一步完善。完成游历回到农家小院的尼尔斯再次看到父母,对父母产生了浓浓的爱和依恋,阻止了妈妈杀死雄鹅莫顿,最终得以恢复成人。这里的“成人”实际上也是尼尔斯精神上的“成人”,他完成了自我重生,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尼尔斯的经历正是拉格洛夫对小读者们的启迪。

艺术特色

叙述视角

拉格洛夫采用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通过平日少见的人物角色之口让读者对习以为常的平日生活产生不平凡的感受,从程式化的日常生活中产生新的发现,感受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也就是让作品产生一种“陌生化效果”。拉格洛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陌生化效果:

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的采用,能够简化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进展过程,使文章显得新颖别致。用孩子的感受记录生活会显得童话格外真实。如尼尔斯和狐属周旋一段,尼尔斯挂在狐狸尾巴上被狐狸带着旋转,一开始,尼尔斯对“这样疯狂的舞蹈甚至感到很快乐”。儿童视角总是喜欢游戏,乐于寻找快乐的,尼尔斯感受的变化正体现了儿童感受的真实性,让故事引人入胜。

动物视角

在童话中,尼尔斯有能听懂所有动物和鸟类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读者可以从动物的视野来观察平素普通的世界。例如雁群向公鸡打听方位时,他们并不使用人类常用的“xxxx家”,而是将简陋农家称为“没米”,将贫瘠农家称为“没吃没喝”,将富裕地主家称为“美好乐园”“繁殖地”。

剧中人视角

拉格洛夫在故事中间穿插了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童话和传说,使得各章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贯。在这些篇章里,拉格洛夫频繁地转换叙事视角,直接采用剧中人的口吻来讲故事。例如第14章雁群来到了斯摩兰,尼尔斯回忆起去年暑假听说的斯摩兰传说。拉格洛夫加入了一段插叙,让故事回到讲述者马特讲述历史传说的当场,直接以马特和姐姐奥萨的口说出了斯摩兰地理特点。

荒诞性

“荒诞”是一种美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幻想、奇异、怪诞、滑稽。童话故事中有两种对荒诞的解释:一种是通过新奇怪异的想象展现世界,一种是利用大胆夸张的想象挑战传统,突破人们的视线,接受荒诞的效果。拉格洛夫将荒诞运用到儿童文学作品中,让天真无邪的小读者用一种“信以为真”的心理进入童话世界。看似荒诞的情节恰恰符合儿童特殊的思维和无限的想象力。尼尔斯与动物们成为朋友的故事在大人看来是荒诞的,但拉格洛夫正以此告诉读者人只要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学会与动物协作,与自然相和谐相处,人将会和自然成为最亲密的伙伴。拉格洛夫依托于瑞典真实的历史地理背景,在无限的想象中将纳维亚民间传说和韵文故事结合,以“荒诞”的情节拉近了童话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为了一部老少咸宜的优秀童话。

叙述风格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作为教材诞生的,为了简明易懂,本书线索简单,剧情丰富,基本采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其中,既有对各地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相关介绍,还穿插有大量瑞典各地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这也大大增强了该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其成为了一本极具价值的教材书和童话书。

作品影响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经上市,即刻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教师和孩子的欢迎。很快风靡瑞典,接着就在全欧流传,被誉为“20世纪的安徒生童话”。至2022年底,该书已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阅,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作品之一,拉格洛夫也作为瑞典文学的代表人物而享誉全球。

1909年,拉格洛夫凭借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成为了首部也是至2023年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1994年12月7日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时公开宣告:“灾难性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一片森林里度过了孩童时代,那片森林位于日本列岛四国岛上,离这里有万里之遥。当时,有两本书占据了我的内心世界,那就是《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1991年,瑞典所发行的20克朗纸币以拉格洛夫为主题人物。纸币正面右侧印有拉格洛夫的肖像,背面生动再现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骑在鹅背上飞过平原、牧场和耕地的场面。

作品评价

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写道:“这部作品中有着独特而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厚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瑞典的报界称之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一场革命”。

中国多数评论者将这部小说看作是一部对儿童进行品格教育和知识传授的优秀教科书。宋兆霖认为该书“不愧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欣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少儿读物”;余凤高也将其归为“展示祖国的锦绣河山,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杨坤伦认为“小说中蕴含的大量自然知识与瑞典文化,正是生态批评所倡导的原则,即将文学与整个生态层密切联系起来”。

衍生作品

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出版以来,有多个国家将其改编为影视作品,如1962年瑞典拍摄的瑞典语95分钟电影《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 》、1982年日本拍摄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剧场版 》、2011年德国瑞典拍摄的两集德语片《Nils Holgerssons wunderbare Reise》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部动画片。

1955年,苏联导演亚历克桑德拉·斯内兹科·布洛特斯卡亚 ( Vladimir Polkovnikov)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改编为一部时长44分钟的动画片,取名为《Заколдованный мальчик》,中文译名《被施了魔法的男孩》。

1980年,日本将导演鳥海永行( Hisayuki Toriumi)案納正美( Masami Ano) 押井守 (Mamoru Oshii)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改编成了52集动画片,伴随着又一代人走过童年。1983年初,中国中央电视台引入这部动画片,由中央戏剧学院的一批表演艺术家组成配音团队。这部动画片也是第一部在内地完整播出的日本长篇电视动画片。

参考资料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 电影.豆瓣.2023-04-25

被施了魔法的男孩.豆瓣.2023-04-2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动画.豆瓣.2023-04-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