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嘴鸟属 :鴷形目巨嘴鸟科下的属

更新时间:2024-09-21 12:12

巨嘴鸟属(学名:Ramphastos),属于中型攀禽,共包含11种。其外形类似犀鸟,具有极大的喙,但重量相对较轻,边缘带有锯齿,且常伴有鲜艳的彩色装饰。羽毛色彩鲜艳,主要为黑色,脸部、喉咙及胸部带有柠檬黄,尾巴底部呈现鲜红色,喙上有多种颜色的斑点。这些鸟类通常群体活动,杂食性,主要食物来源为浆果。它们在树洞中产卵,每窝产2至4枚白色蛋,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期约为16天。雏鸟发育缓慢,在巢中停留约40至50天才离开。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尤其是亚马逊河下游区域。

形态特征

巨嘴鸟属是巨嘴鸟科中体型较大的成员之一,身长约达60厘米。其体羽主要为黑色或栗黑色,面部、喉咙和胸部带有柠檬黄色,尾巴底部则是鲜红色。喙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角质鞘,内部中空,含有细小的骨质支撑杆,虽有加固但仍易碎裂。巨嘴鸟的舌头较长,喙缘呈显著的锯齿状,喙基周围无口须。脸上和下巴裸露的部分通常有着鲜艳的颜色。一些品种的眼球颜色较浅,瞳孔前后的深色阴影使其眼睛看起来像一条水平线。巨嘴鸟的喙不仅用于觅食,还能帮助不同种类的巨嘴鸟彼此辨识。例如,中美洲森林中的黑嘴巨嘴鸟和厚嘴巨嘴鸟外观相似,但可通过喙的颜色来区分。厚嘴巨嘴鸟的喙几乎涵盖了所有彩虹色,而黑嘴巨嘴鸟的喙主要是栗色并带有黄色。此外,巨嘴鸟的喙也是其求偶时的一个重要特征,雄性的喙更为细长,而雌性的喙则较为粗短。尽管巨嘴鸟的喙巨大,但实际上重量不足30克。喙的骨骼结构特殊,外部是一层薄壳,内部填充了细纤维和多孔的海绵状组织,使得喙不会感到沉重。

栖息环境

巨嘴鸟属的主要栖息地亚热带的潮湿森林和低地雨林平均海拔在400至600米之间。偶尔也能在邻近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带发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海拔超过1700米的地区,巨嘴鸟的数量就比较少见了。

生活习性

巨嘴鸟通常是成对或小群活动,属于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还会侵袭其他鸟类的巢穴,吞食鸟卵早成雏。它们的声音多样,有的声音嘶哑低沉,而有的则能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例如,黑嘴巨嘴鸟的鸣声(“迪欧嘶,啼-哒,啼-哒”)在远处听起来十分动听,而红胸巨嘴鸟的鸣声(“迪欧嘶-啼-哒-哒”)也同样如此。这两种鞭笞巨嘴鸟都会反复鸣唱类似的音节

分布范围

巨嘴鸟属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地。

繁殖方式

巨嘴鸟属的鸟类会在树干上的腐朽洞穴中筑巢,如果繁殖成功,它们会年复一年地利用同一巢穴。然而,由于这类洞穴并不常见,这可能会限制繁殖配对的数量。一般来说,巨嘴鸟偏好的洞穴应具备良好的木材条件,入口大小适合成鸟进入,深度在17厘米至2米之间。当树干根部附近有合适的洞穴时,即使是通常在高处筑巢的种类也会选择在接近地面的位置筑巢。例如,鞭笞巨嘴鸟会选择在地上的白蚁穴或泥岸中筑巢。较小的巨嘴鸟种类经常占据啄木鸟的旧巢,有时甚至会驱赶原有的巢主。对于许多巨嘴鸟来说,一定程度的凿洞是其繁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巢内不需要任何衬垫物,一窝产卵数为1至5枚,产于木屑上或由回吐的种子形成的粗糙表面上。随着巢穴的不断建造,这一层会逐渐变厚。白色的卵直接放置在未经修饰的洞穴中,大约经过16天的孵化时间。刚出生的早成雏全身赤裸,至少需要三个星期才能睁开眼睛,孵化后的雏鸟还需要50天以上的成长时间,之后才会离开巢穴并在树叶丛中独自生活。

保护状况

巨嘴鸟属的所有物种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此外,它们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作为保育类动物。

参考资料

犀鸟.丁香实验.2024-08-2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道.2024-08-21

《华盛顿公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