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河狸 :IUCN灭绝物种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3

巨河狸属(学名:Castoroides)是啮齿目的巨型种,体长可达2.5米,估计重60-100公斤,有些估计甚至达220公斤。它们生存于更新世北美洲,于1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川时期末灭绝。巨河狸的牙齿较大及阔,可以生长至约15厘米长,尾巴较长及窄,后肢亦较短。其化石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近五大湖的州份。

形态特征

巨河狸的体型较大,平均体长约为1.9米,最长可达2.2米,体重则为90至125公斤。其后足较现存河狸来的大,但后肢较短。尾巴也较长但也较窄,然而因为软组织没有被保存下来,因此无法得知巨河狸的尾巴是否与现存河狸类似,后足也只能猜测可能与现存河狸一样有蹼。颅骨的结构显示巨河狸可能可以长时间于水面下活动。

巨河狸与现今河狸的最大分别不是在其体型,而是其牙齿。现今河狸有像凿子的门齿用来咬木。巨河狸的牙齿则更为宽大,长度可达15 cm。这样大小的门牙反而不利于咬断树木,因此巨河狸可能不会构筑如现存河狸那样的水坝。

生存年代

巨河狸生存于更新世北美洲,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的冰川时期末灭绝。巨河狸的灭绝可能是因更新世末的生态重组所致。人类到达美洲𩽾𩾌亦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就没有证据显示人类捕猎巨河狸。它们是丰富的更新世大型动物之一。

分类

目前已知有两种巨河狸:Castoroides leiseyorum,仅发现于佛罗里达州;Castoroides ohioensis(异名Castoroides nebrascensis),发现于美国加拿大各州。这两种巨河狸(属于巨河狸属 Castoroides)与现存的河狸(属于河狸属 Castor)并非近亲。

化石发现

河狸的化石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近五大湖的州份,尤其是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在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至科罗拉多州都有发现。从科罗拉多州发现的标本被分类为巨河狸的亚种学名为Castoroides ohioensis dilophidus,原因是其前臼齿及臼齿的特征。

首个巨河狸的化石是于1837年在俄亥俄州发现的,故其种名为ohioensis。

生活习性

巨河狸会否像现今的河狸般建造小屋则不得而知。在俄亥俄州,有指发现像巨河狸建造的小屋,高4尺及直径长8尺,以小树为材料。最近发现更明确的证据显示接近的假河狸属会建造小屋,可见巨河狸亦有可能会同样的建造小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