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山 :浙江镇海巾子山

更新时间:2023-09-20 14:55

巾子山,位于镇海城区东北角,招宝山向西50米。它的海拔仅有24.5米,说穿了就是一个矮小症土丘。它的得名源于“山形卓立,形如巾帻”。

人文历史

明初时,当地扩建邑城,以巾子山巅为古城东北守口,称为“贼嘴”,设置戍所。现城角和哨所都不复存在了。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巾子山北临大海,与候涛山(即现在的招宝山)形势相控,“为潮水出入之障蔽”。因此,“邑无水患者,两山之力。非两山障蔽,不可为邑矣”。

唐宋时期修筑城、塘,都以巾子山麓为起点,凭借山基巩固城、塘。山上旧有八面楼,是官宦之流吟诗饮酒的场所。1987年,在山顶八面楼原址新建一座仿明石亭,内置南宋名将张世杰纪念碑,碑上刻着清代文学家全祖望所写的《张太傅祠堂碑记》。现在,巾子山已被列为招宝山风景区景点之一。

后人感慨此事,写诗歌颂,如明朝文人林时跃写下《蹬山吊越公》诗:“孤臣一旅捍危城,巾子山前白浪盈。今日田张昔日卞,越公遗恨定难平。”字句之间,直抒胸襟。

从巾子山山脚下拾阶而上,触目一片萧条。抬头稍转,巾子山东省南方,开有一道小门,锁住的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城楼,上题三个镏金大字“钩金楼”。

城塘砥柱

巾子山是一座海拔仅有24.5米、面积只有3800平方米的小山头,因其“山形卓立,形如巾帻”而得名。

古代镇海修筑城墙和海塘,都是以巾子山麓为起点,借山基以固城塘,此山就成了镇海著名的“两塘一城”的中流砥柱。这“两塘一城”就是后海塘、钩金塘及镇海城墙。

巾子山之西,是后海塘与其相接。这条始建于唐朝具有“城塘合一”功能的千年古城塘,不管其由泥塘改造成石塘,再由单层石塘改造成双层石塘,还是由“内城外塘”改造成“上城下塘”,都始终以巾子山为根基不变。

巾子山之南,是镇海城墙与其相衔。镇海城墙初建于唐乾宁年间,拆毁于元朝初期,重建在明洪武年间,在经历“建—拆—建”的历史演变中,不变的却是始终选择巾子山作为城墙的根基。

巾子山之东,由钩金塘与招宝山山形连成一体。对此两山的巨大作用,宋宝庆《四明志》作了明确的肯定,“邑无水患者,两山之力,非两山障蔽,不可为邑矣”。

军事战场

到了南宋时期,巾子山头也就变成了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抗元战场。

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在南宋德佑二年(1276),元军迫近临安区,宋将张世杰(?—1279)移军驻守定海(即镇海),元都统卞彪奉命前来说降。张世杰起初以为卞彪是来归顺自己的,便在山楼摆宴,盛情款待。席间,卞彪陈说降词,张世杰大怒,“断其舌、裂其尸”。

明朝初期,始于元朝大德年间的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日益猖。兴国公汤和受朝廷委派督办闽浙抗倭军务,在镇海拓城建卫,以巾子山巅为古城东北守口,置戍所,驻兵勇,警戒海上倭寇贼船动向,时称“暸贼嘴”,与对面招宝山形成犄角之势。明朝邑人谢泰宗赋有《登巾子山》一诗曰:“鼓角楼头星斗横,寒江渐急月三更,吹笳人散凭清啸,威远风生万里城。”生动地描绘了巾子山在当时镇海乃至浙东沿海抗倭中的紧张情景和重要地位。

时过境迁,巾子山上的古代军事设施早已不见。在1991年重筑后海城塘时,人们循山坡铺设了石阶坪台,重建了环山城垣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