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义 :常永义

更新时间:2024-09-21 01:35

常永义,男,1951年出生于甘肃敦煌,现年57岁。他是甘肃农业大学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园艺学会葡萄葡萄酒分会的副会长以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常务理事。

简介

该同志在教学中注重教书育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2001年以来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为甘肃省园艺科技人才培养和园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成绩。

科研

科研工作方面,多年来,在葡萄产业化生产、新品种引种、选育、优质丰产栽培和生理生化、抗性等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2000年以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十多项,多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美国红提葡萄日光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针对西北高海拔冷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和我国鲜食葡萄产期集中等问题。常永义教授通过“逆向思维”,将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做为一种“冷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十年研究和技术创新,在高海拔葡萄种植“禁区”,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解决了在高寒冷凉区葡萄的高成活率栽植技术;设施内红提葡萄早结果、优质、丰产无公害综合栽培技术;日光温室红提葡萄鲜果成熟和采收延后到元旦春节的综合调控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葡萄抗逆境栽培与生理研究,提出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大力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建立“将阳光转化成生物能,将生物能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循环体系”。在科学管理下,设施葡萄均可达到一年栽苗、二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亩收入达到2-3万元,经济效益是高海拔冷凉地区相同面积传统农业收入的80-100倍。

科技推广工作方面,先后在敦煌市酒泉市临泽县张掖市、高台、山丹县金昌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青海贵德、宁夏红寺堡、内蒙乌海市等地指导建成葡萄产业化基地6万多亩和日光温室设施延后葡萄6000多亩;进入盛果期后年增收可达4亿多元。为高寒冷凉地区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元旦春节采收上市的优质、高效葡萄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结合政府的扶贫开发和种植结构调整,可使冷凉地区贫困农民在3-4年内实现一次性脱贫。常永义教授认为:河西走廊荒漠区的“干旱、高温”同样是一种资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发展耐旱、节水的药用和经济作物,研发相应的节水、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可大幅度的提高传统农业区的农民收入。2000年以来,在常永义教授的技术指导下,通过在敦煌市地区实施“万亩红地球葡萄产业化基地建设”等项目,推动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大发展。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敦煌高温旱区葡萄生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2008年敦煌产区葡萄年收入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葡萄收入1300多元;其中阳关镇、七里镇秦家湾等一批葡萄专业乡镇、村,涌现出了一大批人均收入过万元和亩收入过万元的高效园;通过发展葡萄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乡一品”整体致富的典范。目前,敦煌市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优质葡萄新兴产区,敦煌葡萄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于“中华名果”的称号。

荣誉

常永义教授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十分注重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进行科技培训。2000年以来,举办各种形式农民培训班18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800余人。编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培训教材3.5万本。由于为地方科技服务工作突出,2001年被酒泉市行署授于“农业科技交流先进个人”; 2004年被评为甘肃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2005年被评为甘肃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并被甘肃农业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