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 :隋朝宇文恺规划建设的运河

更新时间:2023-09-25 14:30

广通渠(又名永通渠),是由隋朝宇文恺在公元584年主持开凿,杨坚时期长安的主要运河粮道。

隋朝开皇四年(公元584),为了解决漕粮运输问题,杨坚任命宇文恺负责并由郭衍辅助,开凿从大兴城到潼关的广通渠,工程于六月动工,三个月后完工。宇文恺充分利用西汉漕渠故道,并引渭河为源开通了长约150千米的广通渠。广通渠因其下游通过华州(陕西华阴)广通仓前而得名。仁寿四年(604年),广通渠改名为永通渠。在隋炀帝将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后,广通渠失修,逐渐淤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广通渠重新开始修建。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

广通渠开通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既解决了隋朝廷的漕运问题,又解决了民间舟楫往来的问题,而且漕渠两侧的农田也得到了灌溉。彻底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粮饷供应,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历史背景

西汉时,因渭河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富民渠虽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

开皇三年(583),随着新都大兴城建成,都城人口骤增,为防止水旱灾害发生出现粮食供应困难,开始考虑从关东及河东向大兴城漕运粮食作为贮备。但与前代一样,面临黄河三门峡砥柱之险,漕舟上下极为艰难。且渭河水道曲折,蜿蜓近八百里,又多泥沙,深浅不一 ,致使漕舟往来十分不易。

为解决运粮难题,杨坚听取郭衍的建议,决定开凿漕渠。好在汉代漕渠虽然早已废弃不用,但经过勘察,发现渠道遗迹尚存,只需对汉代旧渠加以整治,即可使用。

历史沿革

隋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动工,加以改建。这次改建,要求凿得深宽顺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种两舟相并的船,体积大,容量多。《战国策·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要通航这样大型重载的舫,渠道必须又深又宽。改建工程由宇文恺主持。动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河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广通渠的运量大大超过旧渠,对缓和关中粮食的紧张情况,有重要作用。

隋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关中大旱,但是无灾。当时所以旱而无饥荒之灾,与发放300多万石广通仓的粮食有关。广通仓在广通渠旁的华州(今华县),这里的粮食,就是沿广通渠从东方运来的。从潼关以东运粮入关,广通渠以下一段水路是黄河。黄河有三门砥柱之险,砥柱为两个石岛,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门、鬼门、人门三条险道,神、鬼二门无法通舟,人门虽可勉强航行,但风险很大,经常船沉人亡。三门砥柱是当时东粮西运的“瓶颈”。于是,又有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下令“凿砥柱”。不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凿砥柱”的工程很少进展,只好半途而废。

仁寿四年(604年),广通渠改名为永通渠。“永通”二字寓有漕渠永久通畅之意。但由于永通渠与汉代的漕渠同样是以渭河为主要水源,也就同样难以解决泥沙淤塞及从秦岭(秦岭)流下的一系列河流对其冲淤的问题,故永通渠注定不会永久畅通。尤其是杨广营建东都洛阳后,不重视对永通渠的养护,因而,至隋朝末年,永通渠已淤塞不行。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广通渠重新开始修建。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后世又多受泥沙淤塞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该渠废弃。

名称演变

广通渠之名,是因该漕渠的下游在华州广通仓前通过而得名。后被褒称为富民渠,杨广即位后因其名为杨广为避“广”字之讳改称为永通渠。

价值意义

开通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既解决了朝廷的漕运问题,又解决了民间舟楫往来的问题,而且漕渠两侧的农田也得到了灌溉,因此又被褒称为富民渠。彻底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粮饷供应,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古籍记载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其后以渭河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开皇)四年诏曰……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泛舟之役,人亦劳止……故东发潼关,西引渭水,因藉人力,开通漕渠……于是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赖之。”(《隋书》卷四六《苏孝慈传》,《通典》卷一〇略同)可是广通渠的转运之利并不长久,它在唐初已不便航运,故永丰仓的米须用牛车运往长安。

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永通渠”条载:“起县西北渭水兴城堰。”史念海先生云:兴城堰是“汉代漕渠的起点。其地在唐咸阳县西十八里。唐咸阳县故城在今咸阳市东,兴城堰当为今咸阳市的钓鱼台。”

《隋书.宇文恺传》载,新都大兴城建成后,杨坚决定“决渭水,达河(黄河),以通漕运,诏恺总督其事。”

据《隋书.郭衍传》载,开皇元年(581),“以衍为行军总管,领兵屯于平凉。数岁虏(指突厥)不入,征为开漕渠大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