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孔韶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02:44

庄孔韶现任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46年12月生于北京市,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后研究,访问教授和访问学者(1990-1994)。台湾研究院访问研究员(1997—1998)。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国际伦理道德委员会委员、美国摄影师学会终身会员。

人物简介

庄孔韶教授是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的大弟子,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0-92美国华盛顿大学佛里茨博士后基金研究。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还担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以及《人类学研究》主编。

参加组织和主持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电影节。主要研究领域为汉族社会、游耕少数民族、教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代表作有林耀华金翼》的学术续本《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桂冠,1996)、《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2004)、自选论集《行旅悟道》(2009);主编《来自中国的影视视角:方法论、分析与电影呈现》(2012);主编大学教材《人类学通论》、《人类学概论》、《人类学经典导读》等;以及《端午节》(1992年米德电影节入围,UWPress出版)、《我妻我女》、《虎日》(论文电影组合)、《回声》等十余部人类学纪录片。(2013年5月最新介绍)

1988年成为中国解放后培养的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

人物履历

首届香港霍英东教育研究基金赴美,1989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弗里茨博士后研究基金,在该校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和人类学系完成博士后(1990-92)。

1994-1998,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98-200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实验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

2009,耶鲁大学和美国社区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

2003-2011,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2011至今,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特聘资深教授(2000-);台湾CCK国际学术研究基金得主(1995-98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人类学系访问教授(1997);台湾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7-98);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0);法国远东学院讲座(2002);2008年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筹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来大纳学社会医学系摄制项目、合作与培训项目(2003-2004);新疆大学兼职教授(200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美国摄影师学会终身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族社会、影视人类学理论与摄制、教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撰写的多元实践、应用人类学(公共卫生等)和文化遗产保护。

教授课程

*近两年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人类学概论》旨在提供大学生清晰的人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提供重要的学术理念和概念;田野工作的选点和寻找调研的切入点、理论诠释和产出;讨论人类学应用的条件与可能性。

《汉人社会》旨在提供研究生汉人社会研究的脉络、方法,以及现有相关理论的使用,启发学生扩大汉人社会研究的地理范围,尝试发现不同地区汉人社会的组织特征与运作机制。

《应用人类学》旨在提供研究生对人类学四个基本分支理论应用性延伸的条件与可能性;以及众多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应用性的条件与可能性。

《影视人类学》和《人类学影视评论》经常安排为连续性课程,提供研究生影视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特定的镜头语言与影视表现方法,以及提供影视片选题、人类学理论运用、寻找研究论文文本与影片互补的契机,讨论国内外经典影片并加以评论,参与本所影视摄制课题的选题、拍摄、后期制作工作,人类学评论是影视和文本检视的基本评论之一。

*指定课程以外的师生交流座谈课(一对一,或小型专本所拍摄题沙龙):近年来涉及的专题有“山东省河北省甘肃省关中川西等地的乡镇社会”、“流动人口的组织”、“人类学整体论的内涵与应用”、“影视人类学的摄制与文本”、“信仰、族群、科学与临终关怀”、“发展人类学检视”、“人类学的诗学与创作”等。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和指导范围:1、汉族社会的基层组织与运转:中国境内的宗族与非宗族社区、跨族群跨文化的汉人社会;2、游猎、游耕、游牧和农耕社会的当下走向研究;3、应用人类学的公共卫生领域:性病艾滋病等流行病防治行为的文化观察、戒毒行为的民间文化观察、临终关怀的科学-宗教-族群文化观察等;4、中国正规教育批判与民俗教化;5、文化撰写的多元形式综合实践(论文、民族志、民俗志、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照片和电影等);6、影视人类学的摄制与文本互补研究。

主要专著

●《教育人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中国大陆第一部教育人类学著作)。

●国务院《长江三峡库区及迁建区民族民俗文物保护规划报告》(主持人),1996。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林耀华著(英文版),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三联,1989/香港三联,1991。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台湾桂冠书局,1996/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自我与临摹》(人类学诗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远山与近土》(人类学田野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文化与性灵》(人类学主题对话),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家族与人生》(美国白人家族史与民族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表现与重构》(北美印第安人摄影民族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中国教育部颁大学重点教科书,2003年国家图书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获2004年度“中国学术年鉴奖”同时获中国学术2004年“年度学人奖”。

●《人类学名著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出),2005。

部分论文(中文、英文日语):

●《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3期。

●《民族民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与实践》,《中国都市人类学》,2000年第3期。

●《今日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民族艺术》,1999年第二期。

●《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中国都市人类学》,2000年第3期。

●《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林耀华早期学术作品之思想转换》,载林耀华《义序宗族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长江三峡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建校50周年专号。

●《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寻觅-从明代“公安派”的文论引起》(与PatriceFava(法国)合作),《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文物的珍爱》,载《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民族出版社,2002年。

●《基金项目过程评估报告》,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年。

●《临终关怀需求调查报告》,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年。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临终关怀实用手册》,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3年。

●《艾滋病防治最佳实践文献综述》,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3年。

●《毒品与艾滋病民间防范模式——人类学的发现与应用性推广》,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年12月.2003年获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国地区最佳实践褒奖。

●《乡村人类学》特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26卷第1期,2004年1月,其中《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一文被转载至《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CUAA)2004年第二期。

●《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专题述评——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专题述评——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

●《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

●ZhuangKongshao1998RoadtoReformtheTeachingofAnthropologyinChinesemainland,inOntheSouthTrack,PerspectivesonAnthropologicalResearchandTeaching,editedbySidneyC.H.Cheung,HongKonginstituteofAsia-PacificStudies,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ZhuangKongshao2002TheDevelopmentofEthnicCuisineinBeijing:OntheXingjiangRoad,inTheGlobalizationofChineseFood,editedbyDavidY.H.WuandSidneyC.H.Cheung,CurzonPress,UK.

●ZhuangKongshao2004AnthropologyandtheProgressofChineseEducation:CulturalContinuity,CulturalComparison,andtheRoleofScholars,inTheMakingofAnthropologyinEastandSoutheastAsia,EditedbyShinjiYamashita,JosephBosco,andJ.S.Eades,BergbabnBooks,纽约Oxford.

●《金翼黄村的风水实践》,载西泽治彦等主编的《中国的风水研究》(日文版),2000年。

纪录片作品(含部分合作):

●ZhuangKongshao1992TheDragonBoatFestival(videoproduction,30mit),

directedandproducedbyZhuangKongshao,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

SeattleandLondon,ÜSA

●《端午节》(编导和制片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92(英文版)/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中文版)。

●《水漫三峡》,CCK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1997。

●《新疆街怀想》,德国莱比锡市/柏林电影节“20世纪中国纪录片精选收藏”殊荣,1999(英文版)。

●《我妻我女》,北京电视台,2000。即将出版。

●《虎日——小凉山民间戒毒的人类学实践》,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2004年。获2005年第16届降低毒品危害会议暨电影节特别提名奖(英国贝尔法斯特)。

●《回声——中国艾滋病防治及其社会态度》(公共卫生教育专题),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拍摄、培训项目,2003-2005年。

●《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实践》(公共卫生教育专题),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4-2005年。

研究项目

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务院三建委,1995-1998年。

●中越边境经济文化发展项目,福特基金会,2001年。

●小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01年。

●毒品与艾滋病民间防范模式的纪录片教育示范活动(云南小凉山为例),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1-2002年。

●四川云南子项目中期评估项目,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年。

●临终关怀需求调查报告及手册撰写,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2-2003年。

●2008年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申办报告撰写及宣传片拍摄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03年。

●艾滋病防治最佳实践文献检索综述项目,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3年。

●中国艾滋病防治及其社会态度,与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合作拍摄、培训项目,2003-2004年。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政策倡导与应对策略研究,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3-2004年。

●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切入临终关怀研究的综合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4-2006年。

获得奖励

●主持的《影视手段带动大学课堂革新》荣获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鼓励奖。

●主编的《人类学通论》获国家图书奖(2003),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人类学纪录片《虎日——小凉山民间戒毒实践》获2005年第16届降低毒品危害国际会议暨电影节特别提名奖

●主持的“人类学概论”课程已经获准进入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人类学概论》获得教育部的确定为《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见人类学概论百科条目)

参考资料

庄孔韶-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2022-02-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