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20:00

张建民,男,1959年7月生。198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6月获云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简介

男,1959年7月生。198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6月获云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2月到2002年9月先后在法国国家高等工业技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s et Métiers,ENSAM)和特鲁瓦工程技术大学(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Troyes,UTT)作访问学者。2008年1月到2008年6月在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巴黎Sud 11)作访问学者。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和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分委员会委员。

讲授课程

《 大学物理》、《 现代技术与方法》、《科技文献检索、利用与写作》、《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EAM及应用》 、《 真空科学与技术》 、

《 材料科学基础》、《 表面物理》、《VASP理论及应用》、《 材料建模及可视化》、《 计算材料学》 、《 薄膜物理》

研究方向

1. 原子与分子物理

2. 凝聚态物理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教学业绩

1.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9月

2.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壹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1995年08月

3.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陕西师范大学,1999年09月

4. 陕西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06月

主要科研业绩

1. 固体薄膜的微结构及强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重点项目,2002年1月-2003年12月

2.金属薄膜材料的织构及相关性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年1月-2005年12月

3. 纳米光催化中央空调进回风杀菌净化技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重点项目,2003年1月-2004年12月

4.纳米光催化协同静电捕集空气净化技术开发,西安市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04年4月-2006年6月

5.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带隙可调的Al、Mg、Mn掺杂ZnO薄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9年6月-2010年6月

6.半导体光电掺杂材料的表面效应,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0年1月-2012年12月

7.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铜互连线的微结构及尺寸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年1月-2013年12月

8.铁纳米线填充氮化硼纳米管的结构,电子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2011年6月-2012年6月

9. FCC金属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半经验势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和模拟,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1年6月-2012年6月

10.表面效应对半导体掺杂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年1月-2013年12月

11. 金属薄膜的强度及微结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2. Ab initio modeling of CaTiO3 (110) polar surfaces,Physical Review B,76(11)(2007)115426

13. Calculation of the surface 能量 of 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 metals with modified embedded-atom method,Applied Surface Science,229(1-4)(2004)34-42

14.Atomistic study of self-diffusion in Ag immiscible alloy system,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25(1-2)(2006)169-175

15. Anisotropic elasticity in hexagonal crystals,Thin Solid Films,515(17)(2007)7020-7024

16. Self-diffusion of Ni in B2 typ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Ni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30(1-2)(2007)102-106

17.Atomistic simulation of point defects in L12-type Au3Cu ordered allo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36(1-2)(2007)23-29

18. Ab initio calculation of Ag monolayer adhesion on BaTiO3 (100) surfaces,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2(14)(2008)3284-3289

19. Atomic-scale calculation of the 能量 for Cu/Ni interface,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3(28)(2009)12272-12276

20.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t monolayer adsorption on PbTiO3(100) surface,Thin Solid Films,517(24)(2009)6817-6823

21. Self-adsorption on Pt (111) surface,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3(36)(2009)16031-16035

22.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the relaxed structur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u nanowir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3(41)(2009)17678-17684

23. Comparison of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 Co and Ni nanowires encapsulated in boron nitride nanotub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3(41)(2009)17745-17750

24. Adsorption of Ge nanowire with 3d transition metals: A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study,Materials 化学 and Physics,124(2-3)(2010)1113-1120

25.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N nanotubes filled with iron nanowires,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10(2)(2010)840-846

26.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erfect and defected nanoribbons,Materials 化学 and Physics,130(1-2)(2011)140-146

27. Ab initio calculation of Co2MnSi/semiconductor (SC,=GaAs, Ge) heterostructures,Thin Solid Films,519(13)(2011)4400-4408

28.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 doped GaN nanoribb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09(10)(2011)104313

29.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ristine and chemically functionalized germanene nanoribbons,Nanoscale,3(10)(2011)4330-4338

30.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ristine and adsorbed LiF nanotub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6(2)(2012)1650-1657

31.陕西师范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奖,陕西师范大学,1991年07月

32.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奖,陕西师范大学,1992年01月

33. 西安交通大学校级三好博士研究生奖,西安交通大学,1999年12月

34. 西安交通大学“505”壹等奖,西安交通大学,1999年12月

35. 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西安交通大学,2003年01月

36. 陕西师范大学第九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奖,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09月

37.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年10月

38.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壹等奖,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06月

39. 延安市科学技术贰等奖,延安市人民政府,2005年09月

40. 陕西省科学技术贰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2006年06月

4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06月

42. 教育部自然科学壹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01月

43.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陕西省学位委员会,2008年01月

44.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壹等奖,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06月

其他荣誉、社会兼职等

陕西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学科负责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

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分委员会委员。

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固体薄膜的制备、微观结构分析、性能测量及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属薄膜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属薄膜的屈服强度及塑性行为研究”,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材料的表面工程学基础研究”,中法合作项目“多层电子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工艺调控”,西安市科技攻关项目“纳米光催化协同静电捕集空气净化技术开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属薄膜材料的织构及相关性能的研究”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材料若干介观性能的表征及其尺寸效应”之第二子项目“材料介观性能基本参量的实验表征”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教材各1部。1991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奖,1992年获陕西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奖,200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陕西师范大学第九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奖,2004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5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壹等奖和延安市科学技术贰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贰等奖和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壹等奖。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