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6:28

张强,汉族,中国国籍,1984年出生,黑龙江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等荣誉。2018年8月,张强教授入选“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5月4日荣获北京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8月30日,人选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2022年9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

人物经历

学士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国 2004。

博士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国 2009。

博士后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 2010。

2011年9月,张强毅然辞去德国马普协会弗里茨 - 哈伯(Fritz Haber)研究所的职位,回到母校清华任教。

博士后 德国马普协会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研究所,德国 201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中国 2011。

清华大学化工系长聘教授,中国 2017。

研究方向

锂电池能源化学:锂键化学、离子溶剂复合结构、能源化学、电解液化学。

金属锂负极领域: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的复合金属锂负极,固态金属锂电池。

锂硫电池:长循环,低成本,高比能的锂硫电池。

能源电催化锌空气电池、氧还原/氧析出催化剂、三相电催化。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指导能源材料设计与开发。

科研成果

清华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锂硫电池、金属锂负极形核和无枝晶生长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张强团队提出亲锂性设计准则,并研制出复合金属锂,能够构筑高比能二次电池。此外,张强团队还提出了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二维(2D)形核与生长机制。2018年4月18日,张强教授课题组在能源领域知名期刊《焦耳》(焦耳)上发表了论文《用于金属锂电池的珊瑚状碳纤维基复合锂金属负极》,报道了课题组在高安全高容量的复合锂金属负极领域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该研究被《焦耳》选为本期封面文章,并刊登了封面图片。

主要成就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2015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5年,英国皇家学会“艾萨克·牛顿高级学者基金”(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

2018年8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20年5月4日,荣获北京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8月,入选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名单。

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2年9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

2022年11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2022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23年7月17日,获得第5届“科学探索奖”。

2023年11月11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获得“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

2024年1月,入选2023“年度科技人物”榜单“年度科技新锐”。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4日,荣获第三十四届“北京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8月30日,人选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

2022年9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

2023年7月17日,获得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人才 关于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的公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08-31

首位90后获奖人诞生!2022年“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澎湃新闻.2022-09-15

科学探索奖今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 5年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今日头条.2023-07-17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