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 :国家一级美术师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7

徐冬冬(1959.5—),男,汉族,原名徐超,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又号三作先生,祖籍浙江省宁波市,1959年5月14日生于北京,创立了具有中原地区哲学思想的绘画流派——中国抽象绘画。

代表作品有《寄人篱下人图轴》、《寿图轴》、《红河谷》、《听闻残雪话春曲》、《距离二十三》、《围与不围》、《无根的神韵》、《太极》、《四季》系列组画等。《吉祥贵寿》、《写松》、《秋风吹下红雨来》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徐冬冬诗画集》、《徐冬冬画集》。

人物经历

徐冬冬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醉心于丹青绘事,性 善好隐,喜藏山卧水,人入中年后长期隐居云归处。少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摹宋、元、明、清各代艺术珍品,深得名家刘海粟吴作人刘开渠王森然等前辈先生的教导。青年时即著书立说提出“心造境”,在思想上尊儒并包,逐步形成其宇宙观,在绘画上以“心”入画。他的创作是经历了中原地区传统意象绘画、西方印象绘画并将其中国化后再进入到抽象绘画领域的,同时又涉猎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他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形成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艺术思想及艺术流派。

代表作品

《寄人篱下人图轴》、《寿图轴》、《红河谷》、《听闻残雪话春曲》、《距离二十三》、《围与不围》、《无根的神韵》、《太极》、《四季》系列组画。

创作特点

徐冬冬的山水、人物及花卉既富有笔势飞动的狂放性格,又极注意物像形体和整个画面的塑造。他讲究“心造境”,也注重“师造化”。他挖掘和探索大自然的美来体现自己的审美情趣,他画的花卉苍老浑朴,淡而淋漓;人物善用湿漓的泼墨来表现那广阔的襟怀;山水则讲究博大的心胸和那冷逸的意境。

徐冬冬的诗和他的画一样,有独特味道,不泥古,更有一种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精神。

艺术年表

徐冬冬,是中国第一个29岁就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1988年) 、30岁就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的画家,第一个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大型巡回展的画家(1990年~1991年) ,第一个由中国美术馆在主大厅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展并收藏其作品的青年画家(1987年),也是 第一个由联合国主办个人画展并收藏其作品的中原地区画家(2001年)。他所创作的旨在推动21世纪中国进入世界的名为“阳光与和谐的梦想”的行为艺术(1997年~2001年),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170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均参与其中,是迄今为止参与者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国际性大型行为艺术,也是由个人推动的最大规模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艺术思想

徐冬冬的艺术思想是以他的宇宙观为基础的,主张站在宇宙的高度来审视人类所关怀的问题,并由此生发其艺术创作。他率先提出并一生遵循“作画不是目的,问道才是根本”的理念。提出“心造境”学说,追求悟得超越伦理道德的天地境界,遵从古老的天人合一理论,吸取西方的自然观,并与中原地区意象的诗境相结合,再融入中国哲学中的抽象概念,汇通而成为其抽象艺术理论。强调人类自身灵魂在宇宙间跳动的轨迹,讲求人与万物气韵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神韵是其抽象艺术理论的最高境界。他探讨生命的往复和生命之初的善与恶,并将人之善恶推至万物,在“有”和“无”中重视生命的初始,讲究宇宙间的万物气韵平衡。他提倡用世界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认为艺术思想需有反思的过程,当因世、顺时而变,强调21世纪中国文化进入世界是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资料

刘开渠:画家徐冬冬.艺术中国.2024-06-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