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观象台 :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

更新时间:2023-11-06 11:18

徐家汇观象台,坐落于上海市,成立于1872年,是一座集气象、天文、地磁等于一体的观象台,曾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中国大陆第一座百年气候站,是中国近代气象发展历史的见证,其中包括1879年7月31日发布的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在国际气象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作为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

建设背景

徐家汇观象台是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并设有准确报时的时政部、研究天文现象的天文部、观测和研究地磁要素变化的物理部,尤因其对航海船舶气象的报告而深受航海人员感谢。

早期关于飓风的警告都从信号台发出,后来改由法租界无线电台发出。

世纪气候站

观测业务持续百年以上的气象站,即为“世纪气候站”。徐家汇观象台140年的观测资料从无间断。徐家汇观象台资料被应用于全球地表温度序列重建,如东英吉利大学ClimaticResearchUnit重建的全球气温序列中就使用了徐家汇观象台的资料,该序列被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所引用。徐家汇观象台作为中国推荐的唯一的世纪气候站,获得了WMO雅罗秘书长颁发的证书。

观象台

[解释]观测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现象的机构,按其任务不同,现已分别采用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称。

观象台(Ziggurat)又称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当地居民崇拜天体,但从东部山区来的居民带来了崇拜山岳的信仰,他们认为山岳支承着天地,山里蕴藏着生命的源泉,天上的神住在山里,山是人与神之间交通的道路。他们把庙宇叫做“山的住宅”,造在高高的台面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加深了认识,终于形成了叫做山岳台的宗教建筑物。后来,当地居民的天体崇拜也采用了这种高台建筑物,它的型制同天体崇拜的宗教观念也是适合的。

历史沿革

建立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提出在南京市上海市建立天文台的计划,并得到法国经度局的支持。19世纪60年代,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已在上海开展一些气象观测活动。1865年,耶稣会派传教士刘德耀(Henri Le Lec)携带气象观测仪器来到上海。他偕同罗礼思(Louis Helot)、伊宗尹(CharLes de Argy)两神父向监会铎戴元英(Michel Fessard)递交建立科研机构的报告。经会议研究,认为建立科研机构为时尚早,但不反对以个人名义参与科研。于是刘德耀被任命为董家渡修道院的科学教授,用所携带的仪器进行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及有关天气现象等观测。每日5时、9时、12时、16时、21时各观测一次。

1869年1月,耶稣会派遣传教士高龙(Augustin Colombel)来到上海市,以实现在江南教区建立观象台的计划。随后刘德耀与高龙鞶被派往南京市考察观象台的选址。然而他们发现南京并不具备设立观象台的条件。且他们抵达南京时,正值该地发生教案。两人不得不离开南京,返回上海。

1872年8月,江南教区郎怀仁(Languillat)主教与耶稣会江南传教会会长谷振声(A.Della Corte)在徐家汇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一座“与耶稣会相称”的观象台。筹建观象台的工作交由高龙鞶完成。同年12月1日起,观象台正式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

最初的观测工作是在徐家汇天主教堂教士住所东面的平台上进行的。1873年2月,于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7月建成后,作为正式的观察场地。

发展

1873年9月,能恩斯(M. Dechevrsns)神父被派往上海市,负责在徐家汇观象台建立地磁业务。他于11月29日抵达上海。1874年,观象台设立地磁部,利用佩里(Perry)神父寄来的仪器,开始进行简单的地磁观测。同年,能恩斯接替高龙鞶管理观象台的工作。1876年,能恩斯成为观象台第一任台长。

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受强台风的袭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此前,能恩斯已通过分析沿海各灯塔站及周边各站的气象数据,撰写论文《1879年7月31日的台风》,分析并预报了这次台风。这是首次较为准确地作出的台风预报,拉开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序幕。事后,在法租界公董局和外商轮船公司一致要求下,观象台筹设了航海服务部,并于翌年扩建成三层平台的八开间二层楼房。1881年,上海总商会会长来信建议观象台开设航海警报服务,得到了批准。气象服务随即展开。1882年1月1日起,观象台利用这些数据在中、西文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

1883年4月19日,能恩斯向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写信,希望能够设置信号台,以报告天气和校准时刻。公董局经会议商量,决定出资在法兰西外滩建立信号台。信号台隶属市政总理处领导,业务工作则交由徐家汇观象台管理。1884年5月底,外滩信号台老台建成,它依据徐家汇观象台的电报传来的气象信息,为往来船只悬挂气象信号,并在江海关大楼对面的布告栏中逐日公布相关重要港口的天气实况。

观象台自1884年起开展授时业务。最初每周周一、周五于正午十二点鸣炮示意,外滩信号台落成后,改为悬挂电动球。

1895年,观象台绘制了中国首张东亚地面天气图。

1897年,时任徐家汇观象台台长的劳积勋神父(Aloysius Fros)致信海关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希望沿海各港口城市统一采用徐台的气象代码。这一代码于1898年1月1日起正式采用。

至19世纪末,观象台的联络网络已经北及西伯利亚,南至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并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舶发布气象消息,是当时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此外,观象台还发表了大量关于热带风暴、季风和气压的研究论文。

迁址

参见: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文台

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1900年,观象台在原址西侧100米处,今蒲西路166号处动工建造新楼。翌年1月1日,观象台迁入新址工作。1901年,为扩展其天文业务,观象台在佘山山顶,原天主教圣母堂东侧建立一座圆顶的天文台,开始对天文星象、太阳的观测、计算、研究等工作,即为佘山观象台。

190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拟开通一条直达徐家汇的电车路线。由于电车行驶会对地磁仪产生影响,时任观象台台长的马德神父(Josephus de moidrey)多次与工部局交涉,最终于1906年达成共识,由工部局出资5000两白银,作为搬迁地磁台的补偿。新台选址于江苏菉葭浜,1908年建成。之后经批准,在该台与徐台之间架设电线,以便互换数据。1904年起,观象台进行地震测量工作。自此,徐家汇观象台先后建成外滩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菉葭浜三个功能各异的附属台,由徐家汇观象台总台长统一领导。

1909年,观象台增设夜间报时服务。1914年5月18日起,观象台利用法租界公董局设在顾家宅村一带的电台收集天气报告,每日2次向海船播发时间信号和海洋气象预报。自1920年3月1日起,又增加了每天11时和17时高空气流情况的广播预报,以提供航空服务。

20世纪20年代,徐台的科研工作达到鼎盛。为验证大陆漂移学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进行国际经度联测。这需要选取同一纬度线上经度彼此相距120度的三个基准点,而徐家汇、阿尔及尔和圣地亚哥符合这一条件。徐家汇观象台先后于1926年、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1933年,徐台与北平研究院合作,测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208个重力点,徐家汇观象台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点。

1937年,日本对华宣战。1940年,日军占领徐家汇周边地区,观象台的预报业务被迫中止,原有的刊物也停止出版,但观象台的观测工作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

接管

上海解放后,徐家汇观象台由上海军管会接管,其气象部分并入上海气象台,天文部分划归紫金山天文台。1951年1月,上海气象台迁入徐家汇观象台原址至今。1962年,其天文观测部分与佘山观象台合并,成立上海天文台,迁入南丹路80号。

世纪气候站

徐家汇观象台自1872年12月开展气象观测以来,其观测资料从未间断。2012年11月12日,适逢徐家汇观象台建站140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授予其国际“世纪气候站”证书,以表彰其对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系统和计划做出的突出贡献。

保护措施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内的历史建筑建于1902年,占地面积0.3公顷,为三层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建筑立面结构对称,材质为清水砖。建筑拥有圆拱形的窗户,窗框则饰以红砖。平台和室外楼梯配有古典式宝瓶状栏杆。该建筑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入选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作为徐家汇天主教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上海市气象局出资修缮该建筑,将其打造为气象博物馆。博物馆展现了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2013年起,博物馆作为徐家汇源景区的一部分,限时对游客免费开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