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下机器人专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16:11

徐玉如(1942年7月29日 -2012年2月17日),泰兴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院士,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后,先后在哈尔滨市军事工程学院、湖北江山机械厂、哈尔滨电子仪器厂、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工作,历任技术员、助教会计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至1999年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玉如曾担任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2007年担任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12年2月17日,徐玉如逝世,享年70岁。

个人简历

徐玉如 ,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学习,196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7日上午11时53分不幸逝世,享年70岁。

曾任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人物经历

1961年,19岁的徐玉如走进赫赫有名的“哈军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潜艇专业的学员,从此他走进了浩瀚水下世界。1971年,他接到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究任务,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获得水动力系数最多的试验项目等;所主持的“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科研任务,成为我国“潜器”动力定位技术的起点;为初创我国智能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智水”AUV),建立从无到有、从军用到民用的丰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作为人类发展的四大战略空间之一,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和金属资源等战略开发基地。智能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与合理使用的重要工具,既是海洋学研究、水文地理研究和海底地形测绘学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无人作战体系中的重要装备组成。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是徐院士生命的一部分。我国“八五”期间启动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涉及系统仿真、局部环境定位、水下目标的声探测与识别、智能决策与规划、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徐玉如担任总体组副组长时负责总体规划和系统集成,重点研究浮游式智能水下机器人的智能体系结构技术、潜器的操纵性等,从“智水I”到“智水Ⅴ”型,成功研制出8台智能水下机器人,应用于国防建设,此后还承担了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条件改造项目等。2011年10月,“智水Ⅴ”首次在渤海亮相,夺得多项第一,其中包括第一次应用于海洋工程、第一个安装地形测量声纳、第一次将智能水下机器人从工程母船上放到海里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徐玉如,为此荣获了多项奖励及“智水”院士的美誉。

徐院士常用三个“非常”评价他的团体:这是一群水平、素质非常高的人;是一群业务、人品都非常优秀的人;是做事非常主动、自觉的人。

徐院士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与教学40余年,在“潜器”总体、船舶操纵与动力定位、智能水下机器人、微小型水下无人航行器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

社会职务

徐玉如担任过《智能系统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船舶工程学会理事、哈尔滨市科协主席、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军预研专家组潜艇总体组成员、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海洋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人才培养

讲座

2010年12月12日下午,徐玉如院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0级新生开展了以“发展海洋装备技术与我们的责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教学理念

徐玉如认为,每一节课都是新课,尽管教学内容讲述了多次,但学生听课总是第一次。所以他每一节课他都按照新课来准备。

成就及荣誉

1973年,他在深潜救生艇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比如,利用平面运动机构在水平型循环水槽中的试验,以及理论推算共获得67个重要的水动力系数,这是国内首次获得水动力系数最多的试验项目;在主持“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项目的研制工作中,他领导了包括水动力计算、试验模型设计、自动控制、水声等多学科在内的任务组,研制的样机系统成功地在水池和松花江中实现了四自由度动力定位,这是我国动力定位技术的起点与基础,获得1991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这个项目中,作为技术骨干,他在潜器系统建模和动态仿真等关键技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军预研专家组潜艇总体组成员、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海洋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从1972年开始从事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究工作;1987年开始作为水下机器人专家组成员,是"探索者"号水下机器人主要研究成员。曾获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劳动模范、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

潜器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研究浮游式智能水下机器人,负责总体规划和系统集成技术、智能体系结构技术;潜器的操纵性能研究:主要研究运动稳定性和机动性、水动力系数的试验获取及分析、舵的设计和特殊情况下的操纵性分析等。科研获奖:"水下机器人技术",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水下机器人集成技术"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探索者号无缆水下自治式机器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光华科技基金贰等奖。曾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在研项目: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条件改造项目,项目负责人;水下机器人技术,项目负责人;基础研究项目,水下多机器人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基础研究项目,微小型水下无人探测器基础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人物评价

在潜器操纵性与动力定位技术方面,领导课题组成功研制了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样机系统,奠定了我国动力定位的技术基础,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玉如教授儒雅、睿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研究型教学,他看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不仅会把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摘下来读给学生听,以广大知识面;也会分享诸如:“科学无止境,不懂就问,答案不比问题少”的观点;还会分享他所痴迷的音乐与茶。

参考资料

《小川谈大师》之徐玉如:中国“智能水下机器人”初创者_腾讯新闻.腾讯新闻.2021-12-16

《智能系统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水下机器人奠基人徐玉如院士病逝.智能系统学报.2024-08-31

徐玉如院士为船院新生开展专题讲座.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新闻.2024-08-31

名人传记.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1

【临大人物】徐玉如——春风化雨,冰心奉杏坛.浙江大学文学院.2024-09-02

徐玉如.中国工程院.2021-09-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