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赤生 :徐赤生

更新时间:2024-09-20 22:52

徐赤生(1910-1934),原名徐玉琅,字太景,小名马木子,福建省宁化县曹坊镇根竹村人。历任中共宁化县特区委书记,宁化县赤卫大队政委,五纵队三支队政委。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作为宁化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简介

出身于地主家庭,1925年毕业于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后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在校期间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共青团,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受命回宁化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以宁化连岗中学(现宁化县第一中学)为基础,利用自已与校长的亲戚关系作掩护,建立党团组织,是宁化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1930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来到宁化县后,徐赤生积极组织和领导宁化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红四军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发动“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暴动”并组建宁化苏维埃政权。1930年7月起,历任中共宁化县特别区委书记兼县赤卫大队政委、宁化县红军游击大队政委,打击反动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1932年调红21军第五纵队任支队政委,不久再调苏区中央局工作。1934年4月,徐赤生带领中央工作团5人小分队在建宁县黄泥铺村开辟新区,夜里突遭中国国民党匪特袭击,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人物经历

徐赤生出生于地主家庭,赤生是他入党后从事地下活动的化名。1925年毕业于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同年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很快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受汀州县委的委派回宁化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他机敏灵活,待人诚恳,善于辞令,以宁化连岗中学(现宁化县第一中学)为基础,利用自己与校长的亲戚关系作掩护,在学生中开展活动,介绍进步书刊,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在他的启发教育帮助下,张志农、王子谦等6人先后由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组建了连岗中学党团混合小组,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利用暑假农村学生回乡的机会,发动组织农会,从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团组织,扩大充实党团队伍。这一期间,徐赤生多是在长汀县宁化县间奔走。开学后,在校园里的活动更为隐蔽,经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武圣庙、朱子祠等偏僻处集会,传达国内外形势,回顾总结活动情况,布置发展党员建立支部等工作。同时,经常深入各乡指导建党工作,至1929年8月,曹坊、禾口、石碧、方田等地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

1930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来到宁化,徐赤生向红四军政治部汇报宁化党的活动情况,听取指示。随后,他积极奔走西乡县和南乡领导各党小组和农会,作暴动准备。同年6月在红四军的支持下,徐赤生领导宁化地下党组织在曹坊镇、淮土、城关、李七坑等地举行了武装大暴动,他率先把自家的田契当众烧毁,并开仓出谷,要求其他地主也交粮分谷,对较大的地主还罚现金,这就是闽西著名的"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暴动"。

1930年7月,中共宁化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成立宁化县特区委,徐赤生当选为特区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宁化后,将所有武装编成赤卫大队,由他兼任大队政委。随后,组织赤卫大队开往长汀新桥与红军第五纵队汇合,改编为宁化游击大队,他仍兼政委。由于他指挥有方,善于鼓舞士气,在配合红五纵队作战中,屡建战功。不久,徐赤生调任福建省军区二十一军第五纵队某支队政委,再调往苏区中央局工作。

1934年4月,徐赤生带领中央工作团5人在建宁县黄泥铺村开展工作,夜里突遭中国国民党匪特袭击,经激烈战斗后中央工作团5人全部牺牲。徐赤生牺牲时年仅24岁。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还曾组织“同福社”秘密农会,发展成员40多人,并在曹坊镇三黄村建立宁化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他还曾在禾口石壁、淮土、水东、凤山、方田、城关、李七坑等乡建立党组织和秘密农会,推动了宁化西南半县地区革命活动的普遍开展。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途经宁化期间,他与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共同筹划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取得了显著成就。后因罗世耀叛变,他力挽狂澜,率领宁化县赤卫大队与福建省军区二十一军五纵队汇合,宁化游击大队在他的领导下屡次取得战斗胜利,他因此升任五纵队三支队政委。1933年,他回宁化帮助组建宁南游击队,完成任务后调至中央工作团,直至1934年英勇牺牲。

参考资料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宁化第一个共产党员徐赤生.宁化县人民政府.2024-04-07

七·一忆先烈 深情颂英魂 ——追忆宁化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徐赤生.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4-04-07

【八闽丰碑】创立宁化首个党组织 ——徐赤生烈士.文明风.2024-04-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