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禅师 :唐朝时期僧人

更新时间:2023-07-04 12:09

悟空禅师(731年-812年),俗家原名车奉朝,青年时在唐朝为官,后落发为僧,唐朝京兆府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鲜卑族

李隆基天宝九年(公元750年),车奉朝随内侍省内寺伯张韬光出使西域宾国,因身染重疾,而留在健陀罗国,后落发为僧,法号法界,此后修习梵语,专研佛法。因思念故国及亲人,李适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法界踏上回归大唐之路,临行前,他的师傅舍利越魔赠给他《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佛说十力经》及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一枚,在回大唐的途中,法界协助莲花精进、尸罗达摩等高僧将这三本经书翻译完成,但经过回鹘时,因为回鹘可汗不信奉佛教,法界只能将经书的梵本藏在龙兴寺,而只带译本回了唐朝,觐见皇帝后,获赐法号“悟空”,赐住“章敬寺”。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高僧圆照将悟空禅师在西域的见闻写成《悟空入竺记》,李纯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悟空圆寂于长安护法寺,归葬嵯峨山,享年82岁。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悟空禅师,李隆基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出生,俗家原名车奉朝,唐朝京兆府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鲜卑族北魏拓跋姓贵族后裔,青年时在唐朝为官。

出使罽宾

唐玄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西域罽宾国大首领萨婆达干与本国三藏法师舍利越魔,率人朝拜依附唐朝

因为罽宾国的请求,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命内侍省内寺伯张韬光为使臣,率领包括车奉朝在内的40余人,巡按罽宾国,途经疏勒国、播蜜川、五赤匿国、护密国、拘纬国、葛蓝国、蓝婆国、孽和国、乌仗那国、茫峨勃国、摩但国等地方和国家,历经二年左右,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二月二十一日,到达健陀罗国(罽宾国的东都城),张韬光完成任务后,就回天宝复命了,但车奉朝因为身染重疾,不得不留在健陀罗国。

落发为僧

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车奉朝正式拜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正式成为僧人,法号法界(梵名:达摩驮都),此后修习梵语,游历天竺,遍寻高僧,专研佛法。

回到大唐

李适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法界已经在西域游历了二十多年,思念故国,思念亲人,遂禀明舍利越魔,想要回归大唐,舍利越魔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临行前,亲赠他梵本《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佛说十力经》及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一枚,在回大唐的途中,法界恳请龟兹僧人莲花精进,将《佛说十力经》翻译成汉语,到于阗国时,又恳请于国尸罗达摩、大震、法超、善信等高僧,将《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翻译成汉语。

遗憾的是,法界到达回鹘时,因为回鹘可汗信奉的是摩尼教,而不是佛教,法界不敢将梵本《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佛说十力经》带在身上,遂藏在龙兴寺,只带了译本继续上路。

李适贞元六年二月(公元790年),60岁的法界,终于到达唐朝长安,将经文及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进献给皇帝,赐法号名“悟空”,赐住“章敬寺”,当他回到故乡时,却发现父母皆已经去世,其他亲人,要么就是找不到,要么就是不认识。

悟空入竺记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高僧圆照奉命编撰收录佛教经典的著作《贞元释教录》,为了了解悟空及悟空带来《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佛说十力经》的经过,圆照专门采访悟空,将悟空在西域的见闻写成《悟空入竺记》。

李纯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悟空圆寂于长安护法寺,归葬嵯峨山,享年82岁。

人物成就

悟空禅师从西域带来《佛说十力经》《佛说十地经》《回向轮经》,传播了佛教文化,后来高僧圆照将他在西域的见闻写成了《悟空入竺记》,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对研究当时西域与唐朝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线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