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寿寺塔 :北京市海淀区的文化宗教类塔

更新时间:2024-09-20 14:11

慈寿寺塔位于海淀区玉渊潭公园八里庄。慈寿寺塔名永安万寿塔,因建于慈寿寺内,故俗称慈寿寺塔,当地人又称玲珑塔。

慈寿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慈圣皇太后出资修建,历时两年竣工,赐名慈寿寺。史载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10岁,内外政事均由慈圣皇太后执掌。皇太后平生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佛寺。最初皇太后修建慈寿寺是为了给丈夫隆庆祈求冥祉,给儿子万历皇帝祈求子嗣和祝福长寿。这里原是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故地。据说在寺院修建期间,慈圣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并蒂莲盛开,并梦中遇见九首莲花菩萨,向她传授九莲经文,皇太后也因此号称九莲菩萨转生。因此,万历皇帝还封其母为九莲菩萨,在修建的慈寿寺中,还建了一座九莲阁,阁中供奉九莲菩萨。殿中所奉九莲菩萨像,是按照慈圣皇太后的模样塑造的,用以象征太后的前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爱新觉罗·弘历曾下旨修慈寿寺和永安万寿塔,并为慈寿寺题联:“智珠朗映光明藏,意蕊爱新觉罗·常舒欢喜园。”清代末期,慈寿寺开始逐渐衰落。特别是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残存的建筑全部烧毁,只留永安万寿塔和塔前的两座石碑。慈寿寺原有五进院落,建筑规模很大。全寺的主要建筑都建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前而后分布有山门、天王殿、玲珑公园、延寿殿、宁安阁等,主殿的两侧建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整个慈寿寺庙宇壮丽,殿堂整齐,气势非凡,曾是京郊巨刹。

1957年,慈寿寺塔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慈寿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况

慈寿寺及寺内塔为朱翊钧之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两年后建成,是慈寿寺的一部分,基址原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太监谷大用墓地,是仿照天宁寺塔修建的。

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均由李太后执掌。

李太后平生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佛寺,慈寿寺即为其中之一。

简介

慈寿寺塔为密檐式八边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

塔基为3层,上为双层须弥座,呈八角形,下面一层须弥座束腰,每面开壶门形6个,每龛中各雕狮首1尊,已无存。

龛与龛之间雕有轮、螺、伞、盖、盘长、双鱼、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宝物的浮雕

转角处雕瓶状角柱,上雕仰、俯莲花瓣图案。

上面一层须弥座束腰上各面均开有7个长方形龛,龛中雕有佛教故事图案,描述善财童子拜师修身成佛的故事,53幅画面,刻有200多个人物像。

各幅画面之间,各雕有立势金刚力士像1尊。在须弥座的转角处,雕有蟠龙角柱。

塔基上面是3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为八角形,南向,东、西、北三面有砖雕拱券式假门,其余四面为券窗,门窗两侧原有木胎泥身金刚力士神像,已残破。

南面券匾额书“永安万寿塔”,西面券门额书“辉腾日月”,北面券门额书“真慈洪范”,东面券门额书“镇静皇图”。

塔身八面转角处立浮雕盘龙圆柱,上为十三级塔檐,每层檐下以砖雕斗拱承托,

拱眼壁上开有佛龛,每面3龛,每龛均供有佛像,佛像内藏佛教经典,共供奉佛像312尊。檐角悬铜铃,共3304枚。

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下有覆莲承托,自刹顶垂铁链8条,与刹座下垂脊相连,用于加固。塔后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东侧为万历十五年立,正面刻紫竹观音和赞词,背面刻并蒂莲赋;西侧为万历二十九年立,正面刻鱼篮观音和赞词,背面刻关圣像和赞词。

密檐上每根檐都挂有铁制风铎,共3000多个;每层檐下均有24个佛龛,内供铜佛。

塔刹为铜质鎏金宝瓶。为明代密檐塔的代表作。塔的两侧立有石碑,左刻紫竹观音像,右刻鱼篮观音像及关圣帝像并赞。塔前不远处,还有两株古银杏树

慈寿寺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

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

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玩具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慈寿寺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

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曾对慈寿寺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佛塔可以矗立至今。因为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文峰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慈寿寺塔北立有两块万历年间的石碑。公园里的玲珑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大事记

慈寿寺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原为明正德太监谷大用墓地。两年后建成,是慈寿寺的一部分。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乾隆皇帝曾下旨修葺慈寿寺和永安万寿塔,并为慈寿寺题联:“智珠朗映光明藏;意蕊爱新觉罗·常舒欢喜园。”但遗憾的是到了清朝末期,慈寿寺就逐渐衰落了。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又将寺内残存的建筑尽数烧毁,只留下一座佛塔和塔前的两座石碑。史料中还记载有永安万寿塔四面拱券门上有匾额,南面额为“永安万寿塔”,东面额为“镇静皇图”,北面额为“真慈洪范”,西面额为“辉腾日月”。

光绪年间,慈寿寺院毁于一场大火,最后仅残留下一座孤立砖塔。

1957年10月,慈寿寺塔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尽存塔和两通石碑。

1987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至现状围墙。

1990年海淀区政府以慈寿寺塔为中心,建成玲珑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免费向市民开放。玲珑公园中除慈寿寺塔外,还有一座全有石料建成的往来亭颇具特色。亭子门柱上刻有两幅对联,一曰:寺塔废存遗古韵,流水鱼跃颂新风;又一曰:新亭夕照留伊倩影,古塔朝霞寄我诗情。在公园的最北边有一段废弃的铁轨,与一座废弃的铁路桥相联,上面放置了一节报废的东风蒸汽式机车和两节车厢。

历史

“草根”皇后为自保而建塔 明朝万历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朱载垕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遂母以子贵,被加封为贵妃。隆庆皇帝在位6年后驾崩,死时只有36岁。李姓虽早年丧夫,但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所以内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执掌,但因她出身微贱,表面上虽贵为太后,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着。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于是她声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并在她主政其间在全国各地、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这就是现在位于京西八里庄玲珑公园内的玲珑宝塔。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赵顼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肃皇太后之宝”几处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无疑。

慈寿寺塔塔北立有两块万历年间的石碑,左侧为紫竹观音像(也有九莲菩萨像一说),右侧为鱼篮观音像和关帝像。鱼篮观音取材于佛教经典《感应传》及《法华持验》。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玲珑塔所存的一幅《鱼篮观音图》是全国仅存的两幅之一,十分珍贵。(文字部分由网上下载)昆玉河畔西八里庄,有个玲珑公园,公园里的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相关词条

慈寿寺 明朝 乾隆 昆玉河

参考资料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政府网.2024-03-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