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安德鲁斯 :托马斯·安德鲁斯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8

托马斯·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是一位爱尔兰物理化学家,生于1813年12月19日,逝于1885年11月26日,享年72岁。安德鲁斯的研究范围主要为气体和液体,专门研究物体的状态(phase)。他的研究成果对物理化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物经历

托马斯·安德鲁斯出生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他的父亲是一名亚麻商人。他曾就读于贝尔法斯特学院和皇家贝尔法斯特学术机构,在后者学习数学时师从詹姆斯·汤姆森。1828年,他前往格拉斯哥大学,在那里在托马斯·汤姆森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化学,然后在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学习,并在古典学科和科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最终,他于183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45年,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副校长。

1849年任该校化学教授。他还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49),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

安德鲁斯主要从事物质临界状态的研究,1869年首先发现了“超临界液体”,并在《哲学学报》上发表了《论物质气态与液态的连续性》一文。

他于1885年去世,并被埋葬在贝尔法斯特的博罗公墓。

个人生活

1842年,安德鲁斯与简·哈迪·沃克(Jane Hardy Walker)结婚。他们育有六个子女,包括地质学家玛丽·安德鲁斯(Mary Andrews)。

科研

安德鲁斯主要从事物质临界状态的研究。他是在1861年开始这一工作的。当时D.L.凯纳已经发现“乙醚乙醇和水能在相当于该液体原有2~4倍的空间内全部化成汽”;迈克尔·法拉第已单凭压强之助,把过去只认为是气体的氯及其他几种气体,成功地化为“液体”。他们的这些工作,成为安德鲁斯研究的基础。他选用碳酸作为研究对象,使它加压和降温,到一定数值时发现:“液体与气体之间的分界线就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分界线也消逝了。后来这个空间完全被一种均匀的流体占有”。他又对氨、一氧化二氮盐酸等进行研究,发现无论当它们由液态变为气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都得出同样的结论:“物质的气态与液态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变化而相互转化”。并对它作出理论上的解释,进而建立了物质的临界点、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强的概念。他的研究成果,以《论物质气态与液态的连续性》为题,发表在1869年的《哲学学报》上。

同时,安德鲁斯指出了当时所谓的“永久气体”不能液化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临界温度,比迄今所能得到的温度要低得多。这给以后的研究者以很大的启示。安德鲁斯还提出了固态和液态之间互相转化的问题,这为以后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对物态方程和相平衡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超临界液体

这一现象是在1869年首先由爱尔兰化学家托马斯·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发现的。“超临界液体”,现在科学家正在学会如何很好地应用它。

在通常情况下,液体与气体全然不一样。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可以在一个容器中注入一半的液体。但是,气体却没有固定的体积;它总是会充满整个容器。

液体能够溶解固体和其他液体,但气体却不能。液体的密度远比气体大,液态水的密度约是气态水(水蒸气)的1250倍。换句话说,1夸脱(译者注:夸脱,英美制液量单位。1夸脱约合1.136升(英)或0.946升(美))水的重量约是1夸脱水蒸气的1250倍。

通过加热,你可以把液体变为气体。当你把水不断加热,最终会使它达到沸点,并且化为蒸气蒸发掉。在海平面的正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

如果想不让水在100℃沸腾的话,必须对它加压,目的是压住水分子——姑且这么说吧!当温度继续上升时,为了使水不沸腾,你必须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最后,当温度足够高时,再高的压力也不能阻止它沸腾了。无论压力多大,只要达到某个温度以上,液体就会沸腾,这个温度被称作“临界温度”。水的临界温度是374.2℃。当在临界温度时,恰好还能使水保持液态的那个压力,被称作水的“临界压力”。它大约是标准大气压的218.3倍。

当温度与压力高于上述数值时,就能得到“超临界水”。与水蒸气相似,它没有固定体积并能充满任何容器。然而,它的密度远比水蒸气高,事实上是液态水密度的三分之一。而它最令人惊奇的性质是,它能像液态水一样溶解物质。

每一种液体都有它自己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其中有比水高的,也有比水低的。例如,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是31℃,临界压力是72.85标准大气压。氢的临界温度是-204℃,临界压力是12.8标准大气压。在地球表面的普通情况下,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超临界液体。但是,超临界液体会在行星中心存在,那里的温度与压力已经足够高。例如,气态巨行星木星的内层是由大量超临界氢所组成的,其温度高达几万摄氏度。有些物质比另一些物质更加容易在超临界液体中溶解,这跟普通液体是类似的。因而,可以利用超临界液体把一种复杂混合物中的某部分物质提炼出来,而把其余的物质留下。不过,如果超临界液体太热,它所溶解的物质的分子就会遭到破坏,甚至留下的物质的分子也会被破坏。

超临界水肯定太热,不能用它提取物质而又不破坏那些物质,特别是那些“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巨大并且很不牢固。这样说来,为什么不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呢?它的临界温度低得多,而且达到超临界状态所需的压力也比较小。当把超临界二氧化碳(里面溶有咖啡因)去掉后,不再留下任何东西。最后,当把压力解除后,任何留下的超临界液体都会转化为气体消失掉。这样制成的脱去咖啡因的咖啡就会保持原味。

可以预计,超临界液体可被用来完成其他提炼过程,而且高效无害。或许可以把土豆片中的油提炼出来,留下低热量的土豆,并且不损害它的味道。鱼的腥味可能是由鱼油引起的,也可以把这种油去掉,而不改变它的营养成分。超临界液体还可望用于药品提纯,以及应用于对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复杂分子的研究工作。

纪念

托马斯·安德鲁斯因其在物理化学领域的贡献而被广泛记忆。他的研究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物态方程和相平衡理论的发展上。他的工作为后来的科学家,包括路易·保罗·卡耶特等液化氧气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