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椋鸟 :雀形目椋鸟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4

斑鸟(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turnus contra):是中等体型的黑白色椋鸟,体长24厘米。头顶、头侧、翼斑、腰及腹部白色,喉、胸及上体余部黑色,亚成鸟褐色。虹膜灰色;眼周裸露皮肤日落黄;嘴黄色,嘴基红色;脚黄色。

活动于高大的高山榕上或村寨附近的乔木上或田边,营巢于高树上。食性以昆虫为主。鸟胃中有蚱蜢叶甲金虫等害虫。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泰国老挝、缅甸、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等地,多生活于高大的大青树上或村寨附近的乔木上或田边以及营巢于高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形态特征

斑椋鸟雄性成鸟:头顶、后颈和颈侧黑色,各羽均为矛状,前额杂以白羽。背、肩、腰和翅上内侧覆羽灰土褐色;外侧覆羽和飞羽黑褐,飞羽外具白色狭缘,内侧飞羽白色变宽。尾上覆羽前方白色,其后和中央尾羽均与背同色。颊和耳羽污白色,杂以黑纹;颏白色;喉和上胸灰褐,有灰色矛状细纹;下胸和两胁褐灰,下体余部白色。

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上体灰褐部分均浅而多褐色,下体土褐色。

幼鸟:较雌鸟体色更淡,头部不呈黑色;胸为浅褐色。

虹膜褐色而具白圈;嘴橙红色,先端较暗,下嘴基部沾绿;跗及趾橙红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80-92.5g,♀74-85g;体长♂186-225mm,♀194-230mm;嘴峰♂24.5-27.9mm,♀25-26.5mm;翅♂123-133mm,♀126-130mm;尾♂63-73mm,♀62-73mm;跗蹠♂24.5-29.5mm,♀27.4-30.1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活动于高大的高山榕上或村寨附近的乔木上或田边,营巢于高树上。平原地区常结群活动,在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段,接近农田、水田的林缘。

生活习性

斑椋鸟结小群活动,栖于开阔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动物。夜群栖。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低微而单调。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

食性以昆虫为主。鸟胃中有蚱蜢叶甲金虫等害虫。1966年6月在中国辽宁本溪林场,对早成雏束颈13小时,亲鸟喂雏92次,取出92头昆虫,其中直翅亚目34头,占36.9%,鳞翅目幼虫12头,占12.9 %,蟋蟀科18头,占19.6 %,蝼蛄15头,占16.1 %,蝉3头,占3.7%,蜥10头,占10.8 %。

分布范围

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

引进: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游荡: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繁殖期间成对活动。营巢在树洞、水泥柱上的空洞和人工巢箱中。巢以禾本科杂草、残羽等所成,置于树洞中,距地面约3-10m。每窝产卵3-5枚,卵淡蓝色。卵重5.5-5.8g,4枚卵平均大小为27.3(26.2-28.5)mm×22.9(22.4-23.4)mm。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