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央镇 :云南省富宁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15:55

木央镇位于富宁县西南部。距县城56千米。东接里达镇,南连田蓬镇,西邻麻栗坡县董干、新寨两乡镇,北接广南县黑支果乡。面积566.66平方千米,人口52383人(2017年),有汉、壮、苗、瑶、彝、仡佬族六种民族。辖木央、木贵、大坪、木杠、普阳、木令、上寨、木树、木思、木寒、木匠、睦伦、中寨、寒洞、下木树、下者梅、田坝镇、木兄平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木央。

地理环境

木央镇位于富宁县西南部,处在东经105°30′-105°39′,北纬23°23′-23°35′之间,地处中越边境,国境线长17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漂富公路、富田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麻栗坡县广南省的交通要道。全镇国土面积577.8平方公里(86.67万亩),辖18个村委会396个村小组11612户56246人,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族6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2.61%。全镇有林地16.76万亩,森林面积6.25万亩,有耕地面积4.4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境内最高海拔1851米(木洪大山),最低海拔600米(南利河谷),平均气温15.6℃,年日照1804.1小时,年均降雨量1212.2毫米。宜种核桃、花椒、板栗等经济林果,现有核桃种植面积17.2万亩,油茶示范基地规范化种植5.1万亩,境内普阳煤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煤储存量最大的煤矿区和能源生产区。

经济

富宁县木央镇辖木央、木贵、大坪、木杠、普阳、木令、上寨、木树、木思、木寒、木匠、睦伦、中寨、下木树、寒洞、下者梅、木兄坪、田坝镇18个村委会396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族六种民族,是富宁县的边境民族贫困乡。2008年末,全镇总人口50106人,其中:农业人口48985人,非农业人口112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6%。2008年财政税收达4917万元,财政支出1598万元;农业总产值13374万元,肉类总产量3834吨,年末大牲畜存栏39159头;全镇已通公路285个村小组,已通电392个村小组,农民人均产粮320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09公斤,农民人均收入1891元。

文化

风土人情

木央镇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族六种民族,是富宁县六种民族均具备的乡镇。地势起伏连绵,人口居住分散是木央镇的一大特点,从而有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民族风俗,特别是苗、彝两种民族人口较多,较具特色。民族节日繁多,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服饰琳琅满目,特别是民族服饰较具开发价值。同时,苗、彝族有着不同的待客之道,如彝族人家头餐饭菜主人家故意做得简陋随便,如你不嫌弃,此后彝家就会将你视为贵客而盛情款待等等。

人口民族

人口卫生

2008年末,全镇居住有汉、壮、苗、瑶、彝、仡佬族六种民族,现有总人口50106人(其中:农业人口4898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6%。

社会

全镇共有2所卫生院、19所乡村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共有4280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镇农业人口比例的88%,新农合个人筹集资金达856160元,加上中央每人补助的20元,省上每人补助的20元,共计新农合资金达2568480元,有效解决了新农合资金不足的问题。到2008年12月31日,按照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减免比例要求,全镇共有就医人数7065人次,其中门诊6691人(次),减免资金为92815.26元,住院374人次,减免资金为244631.75元,减免总费用资金合计为7152.83元。

文化教育

全镇共有33所学校,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村中心小学16所,教学点17个。有教师351人,其中:小学244人,中学107人。有学生7743人,其中:小学5682人,中学2061人。

2008年有7-12周岁适龄入学儿童5320人,已入学5266人,小学适龄入学率99%;有13-15周岁少年2183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2061人,中学适龄少年入学率97%。

按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合格率:全辖区18所完小按要求开设课程,合格率100%,2所中学按计划开设课程,合格率100%。

新农村建设

木央镇实施了木央村委会老街、老寨村小组,大坪村委会大坪村小组,上寨村委会中寨村小组,下者梅村委会下者梅一、二村小组,普阳村委会昆安洲、花地坪村小组等8个整村推进重点扶持村项目建设。其中:大坪村委会大坪村小组,木央村委会老街、老寨村小组为小康示范村,其余为温饱示范村。

项目启动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州、县、镇扶贫工作队认真负责,项目村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2014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共完成建设投资174.94万元。其中,整村推进专项补助资金90万元,财政转移支付19.3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6.5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折资54.14万元。建成水泥路、科技活动室、沼气池、小水窖、自来水、圈舍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项目。通过建设,各示范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各套组织、规章制度得到建立健全,群众科技文化活动日渐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逐渐向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环境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的目标迈进,为示范村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