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岸狭河 :木岸狭河

更新时间:2024-09-21 15:32

木岸狭河是古代治理隋唐大运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用木料做成木岸,使河床束窄,水深加大,以改善航运状况。

简介

隋炀帝开凿的隋唐大运河,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雄伟的人工运河,也是隋、唐、宋三代运输的大动脉,它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人工运河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012年3月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段二次发掘,沉睡上千年的数千件文物重见天日,古代治理河道的“木岸狭河”技艺在此次考古中得到印证。

名称由来

隋唐大运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黄河自古以来泥沙较大,因为水流缓和,年长日久,宽阔的河道被泥沙淤塞。为解决这种状况,从宋代开始,“水利专家”就对河道进行治理,方法是将宽阔的河道变窄,让水流变急。同时为保护河堤,会用成排的木桩护岸,这就是古代“木岸狭河”的由来。

历史

通济渠是中国古代运输大动脉。

大中祥符八年(1015)曾经整治开封市到泗州入淮河的一段。

嘉六年(1061)都水监建议,将应天府(今商丘市)西至汴河入黄河口的一段河道,“宜限以六十步。阔于此则为木岸狭河,扼束水势,令深驶”。即将汴河超过30丈的地方,用木料做成木岸,使河床束窄,水深加大,以改善航运状况。

对这项建议也有反对的意见,但由于汴河航运地位特别重要,也不能不立即实行。治平三年(1066)木岸狭河工程完工。结果“旧曲滩漫流,多稽留覆溺处,悉为驶直平夷。操舟往来便之”。

木岸狭河是人工运河渠化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元丰三年(1080)又再次修整河木岸狭,并将木岸一直延伸到泗州的通济渠淮河口处。在河道通过相同流量的条件下,断面宽度缩窄后,水深必然加大,对改善航道是有益的,对减轻淤积也有好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