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吟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3:02

李咏吟,男,1963年4月生于浠水县。他在杭州大学获得文学硕士(文艺学专业,1992年)和哲学博士西方哲学专业,1998年)学位。曾任杭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7-2001年)和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1-2018年),其中2009-201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以及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李咏吟在经典解释学、文艺美学和诗歌与哲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

人物经历

李咏吟1963年4月生于湖北浠水县的一个小山村,享受并体验过贫穷而野性的乡村生活,未曾料想终生的理想与情操萦系于此。李咏吟虽不喜欢故乡的贫穷与闭塞,野蛮与争斗,但特热爱并思念四季常绿、只闻狗吠鸟鸣的安宁家园。1992年,获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文学硕士,以伊曼努尔·康德与马克思的美学革命为题,亲近了朝思暮想的德意志。1998,获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哲学博士,以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为题,追思到诗思的故乡希腊。自此,以先秦、希腊与德意志之诗与思为终生志业。2001年破格晋升浙江大学教授,2002年起为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有《诗学解释学》、《创作解释学》、《解释与真理》等几部称心的专著,梦想今生能有全集问世。自2002年始游历过东亚与欧美之后,最渴望能有机缘多多亲近异邦之文明。深知官僚制度阻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故时时以诗思建构理想的城邦。自由、平等、正义是李咏吟终生的信仰,坚信未来中国必有真正的诗人登场。

研究领域

(一)经典解释学;(二)文艺美学;(三)诗歌与哲学。乡村生活培育了我的野性,故研究领域自由而散漫。初喜欢诗(1980),继而转向文学评论,出入诗、小说、散文、音乐史、美术史(1986),后深知无哲学训练难有理论成就,于是,专心于中外哲学宗教伦理法律(1992),自此,在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与法学之间流连忘返(1996至今)。三十六岁(1999),学问趋于成熟,三十八岁后(2001),著书有自信,四十岁始(2003),终生研究领域确定。其一为文艺解释学,此领域能满足我对文学与艺术的思想兴趣;其二是生命哲学,此领域能满足我对人生价值的求证,合乎我的目的论和知识论之探究;其三是文化解释学,此领域能满足对中国文化命运之关切,亦能满足我对外邦文明之好奇;其四是法律正义论,此领域能满足我对自由理想社会的要求。毕生所学,不出四者,故戏名自己“游牧”、“李四方”。而今,极痴迷于诗,试作“荷马史诗学述论”、“诗歌解释学导论”、“诗歌与文明”等等,人生又进入多梦期。

学术成就

李咏吟教授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美学。经历二十余年的准备,先后著有“美学五书”,即《文艺美学》、《美学解释学》(待出)、《价值论美学》、《审美与道德的本源》和《审美目的论》(待出)。其美学研究,注重美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力图寻求中外思想的理论综合;基于“美是生命与文明跃动的力量”这一立场,李教授对美学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既强调美学理论自身的逻辑证明与开放性建构,更强调美学自由意识对文明生活与艺术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美学与伦理学政治学之关系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审美道德和谐论”、“大艺术(建筑、园林、城市)的创造与小艺术(文学、雕塑、绘画)的创造应形成自由互动”、“审美意志是生命与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审美自由即政治正义与诗性正义的实现”等观点,并将文明生活的保护与现实生活的雅化视作美学的基本价值追求。二是诗学与解释学。与在美学与西洋古典学之外,他著有“诗学解释学六书”,即《诗学解释学》、《创作解释学》、《文学批评学》、《通往本文解释学》、《形象叙述学》和《西方诗学通论》。在诗学创建上,他既注重诗学思想史传统的重新建构,又注重从具体的文学批评出发,以文学本文为中心,通过本文构建“本文诗学”和“文化诗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李教授强调理论诗学与本文诗学的相互作用,并强调诗学思想与人文科学概论之间的跨学科沟通。在方法论上,他创建了“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理论并自觉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在价值论上,他则坚守从政治哲学出发反思文学价值,从文学本文出发建构民族文化的自由精神形象。李教授的诗学理论的核心论述在于:通过审美体验与价值体验,确证文学艺术生命创造的美学意义与存在意义。三是希腊思想史。在美学与诗学之外,主要致力于希腊思想史研究,著有“古典学二书”,即,《希腊思想的道路》、《诗歌与文明:从古典学出发》。在西洋古典学研究中,李教授注重诗歌与神话和哲学之关系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神话与哲学的关联分析,重建了希腊思想的新型认知道路;通过荷马史诗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解读,致力于古典希腊文明的重新理解;另一方面,从诗与思的关系入手,特别探讨了荷马史诗与希腊政治伦理之关系,希腊戏剧与城邦公民社会之关系,自觉地运用口头诗学理论与表演诗学理论,分析了上古文学经典的文明传承价值。按照文明价值论的观点,作者试图系统考察荷马与希腊文明、公民与戏剧艺术、灵魂与正义秩序的建构以及存在的解释学探源诸问题,形成对希腊文明的基本把握,探究希腊文明的价值观念的现代意义。李咏吟教授的西洋古典学研究的追求是:关注古典思想与诗歌的人文意义,强调经典解释学的现代文明导向。

学术经历

1980年9月—1982年7月,湖北江汉石油师范学校,中文科。

1982年7月—1989年8月,湖北潜江市江汉油田向阳一中语文教员。

1989年9月—1992年7月,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生,获文学硕士,导师为王元骧教授。

1993年8月—1997年8月,杭州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

1995年9月—1998年6月,杭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获西方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陈村富教授。

1997年8月,破格晋升杭州大学副教授。

2001年10月,破格晋升浙江大学教授。

2002年7月起,任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02年9月起,任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2年2月开始,担任浙江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4年4月至10月,德国基尔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导师为迈亚教授(Albert Meier)。

2005年7月至10月,多伦多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导师为乔纳孙教授(H. Jonathan)。

2006年5月至6月,在中共中央党校“重点大学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

2008年4月至10月,德国蒂宾根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导师为赫费教授(Otfriead Höffe)。

1998年—2009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担任文学理论、西方诗学、西洋古典学与诗学、德国美学史、西方诗歌史、美学等课程。

2010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任教,担任西方哲学史、哲学解释学、古典学与诗学、美学等课程。

学位论文

文学硕士(1992,杭州大学),硕士学位论题:《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及其根源》。

哲学博士(1998,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题:《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

著述编年

1、《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智慧文丛》(五卷),沈阳出版社,1999年。

3、《走向比较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诗学解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创作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解释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通往本文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价值论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形象叙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审美价值体验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3、《文学批评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本文解释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论文编年

1991年

1、《\u003c南词叙录\u003e与徐渭的戏曲本色论》,《戏文》第5 期,1991年。

1992年

2、《意象派诗歌:从经验走向超验》,参见《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存在主义文学:对人类生存境遇的透视》,参见《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4、《美感与快感的立体观照》,《文艺评论》第3 期,1992年。

1993年

5、《生命体验:张承志与凡高的艺术关系》,《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1993年。

6、《风俗文学与生命阐释》,《文艺评论》第4期,1993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7、《论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杭州研究》第3期,1993年。

8、《存在的勇气:杨与宗璞的散文艺术》,《当代作家评论》第6 期,1993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994年

9、《文学的民间方式重估》,《当代作家评论》第4期,1994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0、《长篇小说的深度模式》,《文艺评论》第4期,1994年。

11、《交流语境与中国美学》,《学术论坛》第4期,1994年。

12、《马克思美学新论二题》,《南京社会科学》第12期,1994年。

13、《再论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杭州研究》第1期,1994年。

14、《论康德的美学革命》,《杭州研究》第4 期,1994年。

15、《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内在契合》,《儿童文学研究》第4 期,1994年。

16、《体验类型与创作取向》,《文艺理论研究》第6期,1994年。

1995年

17、《神圣价值独白:张承志的散文》,《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1995年。

18、《学者散文的命脉: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精神》,《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1995年。(新华文摘摘要)

19、《现代比较美学观的建立》,《社会科学》第6期,1995年。

20、《文艺的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 期,1995年。

21、《哲合忍耶与人道主义绝唱》,参见《无援的思想》,华艺出版社,1995年。

22、《莫言与贾平凹的原始故乡》,《小说评论》第3 期,1995年。

23、《红楼幻境与顾城的生死哲学》,《江苏社会科学》第5 期,1995年。

24、《故事的颠覆与重建》,《文艺评论》第5 期,1995年。

25、《建构儿童文艺学的方法论》,《儿童文学研究》第1 期,1995年。

1996年

26、《马克思美学与康德美学革命的根本差异》,《学术论丛》第3 期,1996年。

27、《寻求比较诗学的深度模式》,《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期,1996年。

28、《小说体诗与张承志的文体创造》,《当代作家评论》第4期,1996年。

29、《智者的背影:冯牧阎纲雷达的文学批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第6期,1996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0、《魏晋美学与魏晋文化》,《杭州大学学报》第4期,1996年。

31、《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及其根源》,《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1996年。

32、《中西诗学会通的可能性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第2 期,1996年。

33、《当代中国文学的审美辉煌》,《云南社会科学》第6 期,1996年。

34、《当代中国文学的地缘性特征》,《文学世界》第4期,1996年。

1997年

35、《文学解释的创造性转换》,参见《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36、《金庸小说叙事与民间文化理想》,《杭州大学学报》第5 期,1997年。

37、《生命体验与张承志的话语激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1997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8、《一个人与世纪文学》,《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1997年。

39、《先锋叙事的现代文化立场》,《文艺评论》第3期,1997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998年

40、《吴越文化的精灵》,《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 期,1998年。

1999年

41、《体验流与话语流的审美关联》,《文艺评论》第4期,1999年。

42、《个人的声音与批评的智慧》,《南方文坛》第3 期,1999年。

43、《中篇小说的叙事智慧》,《浙江文坛》,1999年。

2000年

44、《文化还原与创作取向》,《文艺评论》第1期,2000年。

45、《文学解释的价值判断与理性反思》,《浙江学刊》第2期,2000年。

46、《茶的隐喻与王旭烽的形象化解释》,《南方文坛》第3期,2000年。

47、《解释即对话与沟通》,《浙江文坛》,2000年。

48、《海涅诗学与民间歌诗传统》,《国外文学》第3期,2000年。

49、《写作或灵魂还乡》,《青年文学》第9期,2000年。

50、《经典细读与思想综合》,《浙江自学考试》第7 期,2000年。

2001年

51、《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浙江自学考试》第2期,2001年。

52、《文化诗学重建的西方视点》,《东方丛刊》第2期,2001年。

53、《解释在思想层面滑动》,《浙江文坛》,2001年。

54、《重建文学与道德的新型美学关系》,《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1年。

55、《小说解释向作家的挑战》,《文艺评论》第1 期,2001年。

56、《尼采诗学中的希腊主义探源》,《国外文学》第2期,2001年。

57、《奥古斯丁与忏悔体文学的兴起》,《国外文学》第4 期,2001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002年

58、《综合创造与文学价值证明》,《社会科学战线》第1 期,2002年。

59、《穿越叙事文本的反思性解释》,《浙江文坛》,2002年。

60、《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第3 期,2002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61、《道德创建与道德的文化话语权力》,参见《新经济条件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62、《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与现代意识》,《东疆学刊》第2期,2002年。

63、《现代人神话解释的文化诗学旨趣》,《东疆学刊》第3 期,2002年。

64、《文化的经济基础与经济的文化目的》,《浙江大学学报》第5 期,2002年。

65、《文学批评解释的本质及其诗学归依》,《文艺评论》第6期,2002年。(获2003年中国文艺网第三届文学评论一等奖,与谢冕于润洋刘锡诚等六人同获一等奖,文学类为谢冕与李咏吟)

2003年

66、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 Fukui , university, Japan ,2003.

67、《创作自由与实践理性之关系》,《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A),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8、《批评家的责任与正义意愿》,《当代作家评论》第4 期,2003年。

69、《现代中国诗学三大派别之得失论衡》,《东方丛刊》第2 期,2003年。

70、《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的理论价值》,《东疆学刊》第4 期,2003年。(《高校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71、《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的调适性》,《国际信息资料》第3期,2003年。

72、《托马斯阿奎那的\u003c神学大全\u003e》,参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第139-160页。

73、《普罗提诺的\u003c九章集\u003e》,参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9-106页。

74、《奥古斯丁的\u003c忏悔录\u003e与\u003c上帝之城\u003e》,参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7-138页。

2004年

75、《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中国儿童文学》第1辑,2004年。

76、《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2004年。

77、《审美道德解释与文学批评的立场》,《创作与批评》,第4期,2004年。

78、《寻求那飘逝的文化诗魂》,《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2004年。

79、《文体意识与想象定势》,《文艺评论》,第3期,2004年。

80、《亚里士多德与诗学解释学的创建》,《吉首大学学报》,第2期,2004年。

81、《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向艺术生成》,《东疆学刊》第3期,2004年。

2005年

82、《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东疆丛刊》第3期,2005年。

83、《形象创制与审美道德意识的呈现》《吉首大学学报》第3期,2005。

84、《审美认知与自由意志》《文艺评论》第6期,2005年。

85、《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不完全归纳问题》,《国外文学》第4期,2005。

86、《光明的期待与黑暗的沉思》(上)《中外论坛》(美国),第6期,2005年。

87、《本文诗学与理性诗学之间》《东方丛刊》,第4期,2005年。

2006年

88、《道德革命与文学的革命道德探源》《文艺评论》第4期,2006年。

89、《道德归类与道德价值分析》《东疆学刊》,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摘目)

90、《光明的期待与黑暗的沉思》(下)《中外论坛》(美国),2006年第1期。

91、《文学形象谱系与审美道德价值判断》《吉首大学学报》第3期,2006。

92、《国学与西学:中西古典学的人文价值反思》《厦门大学学报》第5期,2006年。

93、《寻求审美目的与人生目的之内在统一》,《东方丛刊》,第2期,2006年。

2007年

93、《国学与西学应在交融中求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12日

94、《诗与哲学:重建诗思的内在和谐》,《文艺评论》第5期,2007年。

95、《想象中国与亲历中国:汉学与国学的内在差异》,《东南学术》,第2期,2007年。(《高校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

96、《诗言志与诗言神及文明的价值信念》,《文学评论》,第5期,2007年。

97、《守护经典与解释经典》,《江汉大学学报》,第4期,2007年。

98、《实践美学与超越实践美学》,《求索》,第8期,2007年。

99、《反抗道德虚假与道德虚无化》,《伦理学研究》,第5期,2007年。

100、《诗言志与诗人的生命理想》,《文艺百家》第2期,2007年。

2008年

101、《语言中心论与钱书诗学》《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2008年。

102、《在诗史互证中呈现文明的美丽》,《东疆学刊》第3期,2008年。

103、《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文艺评论》,第4期,2008年。

104、《圣人理想与老子的审美价值理想》,《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第3期,2008年。

105、《创作迷狂与生命美学的体验意志》,《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论文选》,2008年。

2009年

106、《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价值与使命》,《文学评论》,第2期,2009年。

107、《普世价值的寻求与文学反本质主义的困境》,《文艺评论》,第4期,2009年。

108、《神话入诗与济慈诗歌的唯美主义》,《东疆学刊》,第4期,2009年。

学术论文代表作

1、《美感与快感的立体观照》,《文艺评论》第3 期,1992年。

2、《生命体验:张承志与凡高的艺术关系》,《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1993年。

3、《体验类型与创作取向》,《文艺理论研究》第6期,1994年。

4、《神圣价值独白:张承志的散文》,《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1995年。

5、《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及其根源》,《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1996年。

6、《先锋叙事的现代文化立场》,《文艺评论》第3期,1997年。

7、《体验流与话语流的审美关联》,《文艺评论》第4期,1999年。

8、《尼采诗学中的希腊主义探源》,《国外文学》第2期,2001年。

9、《奥古斯丁与忏悔体文学的兴起》,《国外文学》第4 期,2001年。

10、《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第3 期,2002年。

11、《文学批评解释的本质及其诗学归依》,《文艺评论》第6期,2002年。

12、《现代中国诗学三大派别之得失论衡》,《东方丛刊》第2 期,2003年。

13、《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的理论价值》,《东疆学刊》第4 期,2003年。

14、《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2004年。

15、《文体意识与想象定势》,《文艺评论》,第3期,2004年。

16、《亚里士多德与诗学解释学的创建》,《吉首大学学报》,第2期,2004年。

17、《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不完全归纳问题》,《国外文学》第4期,2005。

18、《审美认知与自由意志》《文艺评论》第6期,2005年。

19、《本文诗学与理性诗学之间》《东方丛刊》,第4期,2005年。

20、《国学与西学:中西古典学的人文价值反思》《厦门大学学报》第5期,2006年。

21、《道德革命与文学的革命道德探源》《文艺评论》第4期,2006年。

22、《诗与哲学:重建诗思的内在和谐》,《文艺评论》第5期,2007年。

23、《诗言志与诗言神及文明的价值信念》,《文学评论》,第5期,2007年。

24、《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文艺评论》,第4期,2008年。

25、《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价值与使命》,《文学评论》,第2期,2009年。

课题与获奖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的审美道德主义研究”,2000年——2003年。

2、教育部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艺术与文明——在跨学科语境中寻求中西思想的精神融合”,2005年——2012年。

3、教育部一般项目:《古希腊戏剧文化史研究》,2009年——2012年

4、《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获浙江社联青年学术著作一等奖

5、《文学批评解释的本质及其诗学归依》,《文艺评论》第6期,2002年。(获2003年中国文艺网第三届文学评论一等奖,与谢冕、于润洋刘锡诚、余大喜等六人同获一等奖,文学类为谢冕与李咏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